沙乡年鉴 本书特色
把一天的时间,分配一些给自然、诗意与哲思。能稀释、驱除日常生活的疲乏。缓解压力,暂时脱离琐碎和纷争。
投身于花草溪水之乐。
于静谧间抒发灵性。
这是值得崇尚的生活。
生活很累。
却有大把的时间被浪费。
精力,仿佛是身体里流淌的无形力量。以前总以为它是无穷无尽的,很快,就发现,不是那样了。开始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越来越短,能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越来越少。
每个人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填补时间。但却很少去想: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有取有舍。
大多数被用来打发时间的事情,如觥筹交错,点歌唱歌,哪怕是躺着玩手游,站起来的瞬间都会觉得头重胸闷莫名烦躁,看似是放松的事情,实际上,时间被耽误,心智被消磨,整个人越来越懈怠。
一个人,要对自己好,他真的要学会“取舍”。要学会把注意力从琐碎且没有意义的事上拉回来。如果必须要迷上点什么,不如迷上点自然,诗意与哲思。
如果你是爱好自然与自由的人。你一定会喜欢黎明的风,喜欢天空还没有隐退的星星,喜欢鞋底与草地的接触,喜欢拨开濡湿的树枝。还有:断崖,泉水,青苔,蘑菇,飞鸟,薄雾,溪谷……
在这本书里,有以上所有你喜欢的东西,而且绝对没有无病呻吟的文字。
一本书,小巧的身材,舒服的手感,适合你在任何地方翻开它。行进中的地铁,弥漫着香气的咖啡馆,放松筋骨的沙发,公园被晒得微微发热的长椅……阅读它是一件绝妙的事情。一切都新鲜,愉快而可爱。呼吸顺畅自由。阳光倾注在大地之上,灵魂也在此刻吸收热量。一切都觉醒了,然而一切都默不作声。
沙乡年鉴 内容简介
20世纪40年代,作者买下了一座废弃的农场,进行自然环保工作。在与自然亲近的日子里,他用诗意的文字和哲学性思考记录下了那里四季的景致。
对于人来说,能看一眼天鹅,比看电视重要。能看到一朵白色的花慢慢绽放,是我们的权利。
沙乡年鉴 目录
**部分 沙乡年鉴
1月/2
2月/5
3月/11
4月/17
5月/29
6月/32
7月/36
8月/46
9月/49
10月/51
11月/62
12月/73
第二部分 随笔——这儿和那儿
威斯康星/90
伊利诺伊和爱荷华/116
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122
奇瓦瓦和索诺拉/137
俄勒冈和犹他/156
曼尼托巴/161
第三部分 结论
结论/234
环境保护主义美学/166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植物/179
关于荒原/192
土地伦理/208
附录:专有名词对照表/239
沙乡年鉴 节选
4月
空中舞蹈
在我和我的家人拥有这座农场的两年里,每到4月和5月的傍晚,树林上方都会表演空中舞蹈。偶尔看过一次后,我们就再没有错过一场表演。
4月**个温暖的傍晚,表演从18点50分开演,此后每一天开演时间都要错后一分钟。到了6月1日,开场时间正好是19时50分。表演者力求完美,按它们的要求,光线必须精准到0.05英尺长的蜡烛的光所能达到的亮度。观众不能迟到,要保持安静,不然它们将气冲冲地飞掉。
舞台的布置也相当严苛,一定要选在树林或者灌木丛中的一块呈半圆形的宽阔地作为露天剧场,中央还要长满苔藓,或是不毛的沙地,或是凸露地面的石头上。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雄性丘鹬会执意将舞池设在空地上;现在才明白,是因为丘鹬的腿很短,它们昂扬的步伐不能在茂密的杂草里表演出来,无法吸引雌性丘鹬的关注。而我的农场里,有很多长着苔藓甚至寸草不生的沙地,因此丘鹬总是愿意来这里演出。
夕阳西下,我们坐在舞池东边的灌木丛下等待丘鹬入场。丘鹬准时飞落在苔藓上,刚一落地,就马上开始演出:每隔两秒钟就会发出一串嘶哑的“嘭嚓”声,就像盛夏里古怪的夜鹰叫声。
叫声突然停止,丘鹬展开翅膀,发出一阵悦耳的鸣叫,盘旋着冲向天空,越来越高,直至成为天空中的一个白点。忽然间,它们就像失控的战斗机直坠下来,伴着一阵阵婉转柔和的鸣叫。这声音柔美得就连3月的蓝色知更鸟都会忌妒。它们在距地面几英尺高的地方改为水平飞行,精准地落到舞台的位置,重新弹奏起“嘭嚓”的乐声。
它们的表演一般会持续一个小时的时间。天色暗下来后,只能借着微光看完它们的表演。在月明之夜,它们会一直表演到月光暗淡为止。
天快亮的时候,还会再来一次晨间表演。4月初,演出结束的时间是在清晨5时15分。自此到6月份,演出的时间每天会提前2分钟,*后一场演出是在清晨3时15分。为什么丘鹬的演出时间会有差异呢?应该是因为黎明时的亮度仅是日落时的五分之一吧。不过,依我看,浪漫终究有疲倦的时候呀。
尽管人类认真研究了森林和草原上的数百种戏剧,但人类仍无法完全解读这些演出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至于空中舞蹈,我们想问:雌丘鹬在哪里?它们在戏中扮演什么角色?舞台上是否有雌性一同演出?两只丘鹬在同一地面上“嘭嚓”,有时还会一起飞,但从来不发出相同的声音。那么其中一只是雌性,还是雄丘鹬的竞争对手?
另外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嘭嚓”声是从丘鹬的嘴里发出的吗?我的朋友比尔·菲尼曾捕到一只丘鹬,拔掉它翅膀边缘的羽毛,它还会发出“嘭嚓”声,也能发出柔美的颤音,可它从此不再鸣叫。当然,仅凭一个单独的实验很难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我还有一件不明白的事:雄丘鹬在筑巢发展到哪个阶段,才会停止它的空中舞蹈?我的女儿曾看到过一只丘鹬在离鸟巢20码远的地方发着“嘭嚓”声,鸟巢里有孵化过的蛋壳。这是它妻子的窝吗?还是这个神秘的家伙已经犯了重婚罪?
数以百计的农场上空夜夜上演类似的好戏,而农场主们却埋怨缺少娱乐。他们错误地认为只有在戏剧院才能得到娱乐。他们还不了解身处的这片土地。
对于那些将鸟儿当作枪靶子甚至是美味食物的人来说,丘鹬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反例。以前我热衷于在10月里去猎捕丘鹬。但自从观看了空中舞蹈后,我觉得只要捕猎一两只就足够了。我保证,在4月的黄昏,不再有舞蹈者因我而丧命。
沙乡年鉴 作者简介
李奥伯德,1887年出生于美国爱荷华州。美国环保运动先驱。被誉为“现代环保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