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的细节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需要史料基础,无史料基础则一切研究难免空疏。史料基础中尤其要注意细节。一般来说细节很难编造,所以好的历史研究一定有丰富的细节,从细节中观察真实的历史,从细节中分析历史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切没有细节的历史都不可信。
现代文学的细节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需要史料基础,无史料基础则一切研究难免空疏。史料基础中尤其要注意细节。一般来说细节很难编造,所以好的历史研究一定有丰富的细节,从细节中观察真实的历史,从细节中分析历史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切没有细节的历史都不可信。
现代文学的细节 目录
王瑶学术转向的学术史意义
王瑶学术道路中的“陈寅恪影响”
王瑶学术道路中的“林庚记忆”
王瑶1956年的山西行和一篇演讲
《中国新文学史稿》的版本变迁
“批判者继承现象”
——从1958年对林庚的批判说起
百年中国文学中的“赵树理悲剧”
——从《小二黑结婚》的一个细节说起
现代文学研究的夏志清时代
钱锺书与周氏兄弟
《围城》的五个索隐问题
细读钱锺书九题
刘盛亚《再生记》事件
陈寅恪与《儿女英雄传》
陈寅恪与中国小说
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构想
现代文学的细节 节选
两年以来,随教随写,粗成现在规模。一九五〇年五月教育部召集的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其中规定‘中国新文学史’是各大学中国语文系的主要课程之一。”从王瑶的叙述感觉他对于新文学的选择,有一定的被动性。上世纪50年代初,王瑶曾想过要离开清华,而去江西的南昌大学,其中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南昌大学“教的课是中国文学史”。1950年,教育部对中国新文学史教学的主要求是“运用新观点、新方法讲述从五四时代到现在的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史,着重在各阶段的文艺思想斗争和其发展状况,以及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著名作家和作品的评述”。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就是顺应这个要求完成的,上册的写作早于这个时期,所以个人色彩较下册非常明显。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起源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虽然与杨振声、朱自清、闻一多、李广田等学者的重视相关,但一门学科的*终建立和完成,也是各种机缘相合的结果。其实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关于大学中文系课程的改革,已成为一种当时学者经常议论的话题。
浦江清1948年12月22日的日记中记载,当时清华中文系正酝酿课程的改订工作,中外文系合并为文学系是一个方案,闻一多、朱自清都曾提出过,浦江清也有相关文章发表,吕叔湘、杨振声、徐中玉也基本持这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