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 > 正文 返回 打印

星辰文库系列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粹-毛边本

  2020-05-11 00:00:00  

星辰文库系列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粹-毛边本 本书特色

《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粹》是一部汪曾祺散文精选集,由梁由之编选完成。完整收录了《故乡的野菜》《昆明的雨》《人间草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经典名篇。同时新增《多年父子成兄弟》《四川杂忆》《淡淡秋光》《西南联大中文系》等篇目。从乡情民俗、旅途见闻、花鸟鱼虫、凡人小事、师辈情谊等多主题出发。详尽展现了一代“生活家”汪曾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志趣。

星辰文库系列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粹-毛边本 内容简介

《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粹》是一部汪曾祺散文精选集,由梁由之编选完成。完整收录了《故乡的野菜》《昆明的雨》《人间草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经典名篇。同时新增《多年父子成兄弟》《四川杂忆》《淡淡秋光》《西南联大中文系》等篇目。从乡情民俗、旅途见闻、花鸟鱼虫、凡人小事、师辈情谊等多主题出发。详尽展现了一代“生活家”汪曾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志趣。

星辰文库系列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粹-毛边本 目录

自报家门
多年父子成兄弟
随遇而安
自得其乐
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
小说的散文化
谈读杂书
读廉价书
湘行二记
隆中游记
滇游新记
皖南一到
初访福建
四川杂忆
斑鸠
鳜鱼
豆腐
手把肉
葡萄月令
淡淡秋光
故乡的野菜
昆明的果品
泡茶馆
跑警报
昆明的雨
玉渊潭的传说
国子监
林肯的鼻子
贾似道之死
杨慎在保山
徐文长的婚事
纪姚安的议论
西南联大中文系
闻一多先生上课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老舍先生
裘盛戎二三事

星辰文库系列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粹-毛边本 节选

小说的散文化

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趋势。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有些篇近似散文。《白静草原》尤其是这样。都德的《磨坊文札》也如此。他们有意用“日记”“文札”来作为文集的标题,表示这里面所收的各篇,不是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契诃夫有些小说写得很轻松随便。《恐惧》实在不大像小说,像一篇杂记。阿左林的许多小说称之为散文也未尝不可,但他自己是认为那是小说的。——有些完全不能称为小说的东西,则命之为“小品”,比如《阿左林先生是古怪的》。萨洛扬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具有文学性的回忆录。鲁迅的《故乡》写得很不集中。《社戏》是小说么?但是鲁迅并没有把它收在专收散文的《朝花夕拾》里,而是收在小说集里的。废名的《竹林的故事》可以说是具有连续性的散文诗。萧红的《呼兰河传》全无故事。沈从文的《长河》是一部很奇怪的长篇小说。它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流水一样。这是一部散文化的长篇小说。大概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有一点像山,而散文化的小说则像水。
散文化的小说一般不写重大题材。在散文化小说作者的眼里,题材无所谓大小。他们所关注的往往是小事,生活的一角落,一片段。即使有重大题材,他们也会把它大事化小。散文化的小说不大能容纳过于严肃的,严峻的思想。这一类小说的作者大都是性情温和的人。他们不想对这个世界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拷问和卡夫卡式的阴冷的怀疑。许多严酷的现实,经过散文化的处理,就会失去原有的硬度。鲁迅是个性格复杂的人。一方面,他是一个孤独、悲愤的斗士,同时又极富柔情。《故乡》《社戏》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凄凉,如同秋水黄昏。沈从文企图在《长河》里“把*近二十年来当地农民性格灵魂被时代大力压扁扭曲失去了原有的素朴所表现的式样,加以解剖及描绘”,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使人痛苦的思想。他“唯恐作品和读者对面,给读者也只是一个痛苦印象”,所以“特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事实上《长河》的抒情成分大大冲淡了那种痛苦思想。散文化小说的作者大都是抒情诗人。散文化小说是抒情诗,不是史诗。散文化小说的美是阴柔之美,不是阳刚之美。是喜剧的美,不是悲剧的美。散文化小说是清澈的矿泉,不是苦药。它的作用是滋润,不是治疗。这样说,当然是相对的。
散文化的小说不过分地刻画人物。他们不大理解,也不大理会典型论。海明威说:不存在典型,典型是说谎。这话听起来也许有点刺耳,但是在解释得不准确的典型论的影响之下,确实有些作家造出了一批鲜明、突出,然而虚假的人物形象。要求一个人物像一团海绵一样吸进那样多的社会内容,是很困难的。透过一个人物看出一个时代,这只是评论家分析出来的,小说作者事前是没有想到的。事前想到,大概这篇小说也就写不出来了,小说作者只是看到一个人,觉得怪有意思,想写写他,就写了。如此而已。散文化小说作者通常不对人物进行概括。看过一千个医生,才能写出一个医生,这种创作方法恐怕谁也没有当真实行过。散文化小说作者只是画一朵两朵玫瑰花,不想把一堆玫瑰花,放进蒸锅,提出玫瑰香精。当然,他画的玫瑰是经过选择的,要能入画。散文化小说的人物不具有雕塑性,特别不具有米开朗基罗那样的把精神扩及到肌肉的力度。它也不是伦布朗的油画。它只是一些sketch,*多是列宾的钢笔淡彩。散文化小说的人像要求神似。轻轻几笔,神全气足。《世说新语》,堪称范本。散文化的小说大都不是心理小说。这样的小说不去挖掘人的心理深层结构,散文化小说的作者不喜欢“挖掘”这个词。人有什么权利去挖掘人的心呢?人心是封闭的。那就让它封闭着吧。
散文化小说的*明显的外部特征是结构松散。只要比较一下莫泊桑和契诃夫的小说,就可以看出两者在结构上的异趣。莫泊桑,还有欧·亨利,耍了一辈子结构,但是他们显得很笨,他们实际上是被结构耍了。他们的小说人为的痕迹很重。倒是契诃夫,他好像完全不考虑结构,写得轻轻松松,随随便便,潇潇洒洒。他超出了结构,于是结构更多样。章太炎论汪中的骈文“起止自在,无首尾呼应之式”。打破定式,是散文化小说结构的特点。魏叔子论文云:“人知所谓伏应而不知无所谓伏应者,伏应之至也;人知所谓断续而不知无所谓断续者,断续之至也。”(《陆悬圃文序》)古今中外作品的结构,不外是伏应和断续。超出伏应、断续,便
在结构上得到大解放。苏东坡所说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散文化小说作者自觉遵循的结构原则。
喔,还有情节。情节,那没有什么。
有一些散文化的小说所写的常常只是一种意境。《白静草原》写了多少事呢?《竹林的故事》写的只是几个孩子对于他们的小天地的感受,是一篇他们的富有诗意的生活的“流水”(中国的往日的店铺把逐日随手所记账目叫做“流水”,这是一个很好的词汇)。《长河》的《秋(动中有静)》写的只是一群过渡人无目的、无条理的闲话,但是那么亲切,那么富有生活气息。沈从文创造了一种寂寞和凄凉的意境,一片秋光。某些散文化小说也许可称之为“安静的艺术”。《白静草原》《秋(动中有静)》,这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阿左林所写的修道院是静静的。声音、颜色、气味,都是静静的。日光和影子是静静的。人的动作、神情是静静的。墙上的常春藤也是静静的。散文化小说往往都有点怀旧的调子,甚至有点隐逸的意味。这有什么不好呢?我不认为这样一些小说所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这样的小说的作者是爱生活的,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是执着的。他们没有忘记窗外的喧嚣而躁动的尘世。
散文化小说的作者十分潜心于语言。他们深知,除了语言,小说就不存在。他们希望自己的语言雅致、精确、平易。他们让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于字里行间自自然然地流出,照现在西方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注意语言对于主题的暗示性。他们不把倾向性“特别地说出”。散文化小说的作者不是先知,不是圣哲,不是无所不知的上帝,不是富于煽动性的演说家。他们是读者的朋友。因此,他们自己不拘束,也希望读者不受拘束。
散文化的小说会给小说的观念带来一点新的变化。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载一九八七年第五辑《八方》丛刊

星辰文库系列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粹-毛边本 相关资料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著名文学家 沈从文

读大陆的作品,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著名武侠作家 金庸

像曾祺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没有了。他的语言炉火纯青,已臻化境。——民国才女 张兆和

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他是文章圣手。——著名当代作家 贾平凹

汪老的文章*好读,他已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好读往往*不易读,犹如武侠的*境界,“看似无招,实为至招。” ——著名当代作家 王安忆

(汪曾祺) 呈现出大家的风范,其风格似九曲流水,空谷清音,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块闪亮的瑰宝。——著名当代作家 苏童

每次到北京作协开会,内中有一双眼睛*聪明,那便是汪曾祺。——已故著名诗人
顾城

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笼统地说,美,应该是所有作家创作的品质,但是我觉得在汪曾祺的笔下,美有不可多得的特质,它是健康的、快乐的、平和的、向上的,但同时又蕴含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感动、不动声色的幽默,这是汪曾祺小说总能够带给我们的感受。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当代作家 铁凝

好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腔调。汪曾褀的腔调就是业已灭绝的文人气,就是业已灭绝的士大夫气,这种气息在当今的中国极为稀有。汪曾褀的背后站立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陶渊明。——著名作家
毕飞宇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著名当代作家 冯唐

汪曾祺的作品洋溢着这样的道德观的迷人气氛。他的小说也自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并未达到震聋发聩、令人心情激荡的程度,但却会使人在心灵深处持久地颤动。——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著名儿童文学家
曹文轩

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汪曾祺美食文化的影响。他的话语体系可以高大上,也可以特别特别接地气,我们做《舌尖》努力地想往汪老这个方向靠。——《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导演 陈晓卿

星辰文库系列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粹-毛边本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生于江南,居于京城,遍历战乱,饱尝荣辱。却用一生的沉淀,写出至淡至浓的优雅与情致。
代表作品丨《受戒》《沙家浜》《大淖记事》《葡萄月令》等。

梁由之
湖南人,现居深圳。文史学者,作家,策划人,出版人。
著有《大汉开国谋士群》《百年五牛图》《从凤凰到长汀》《天海楼随笔》《锦瑟无端:十年自选集》《孤独者鲁迅》等。多套大型书系总策划兼主编。

星辰文库系列让画眉自由地唱它自己的歌:汪曾祺散文随笔选粹-毛边本

http://book.00-edu.com/tushu/hx1/202005/199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