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气侯与人类社会发展 内容简介
应用气象气候学是一门利用气象气候学理论,解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具体气象气候应用问题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近几十年已经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重视。相信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气象气候学的理论应用和实践,会越来越广泛的被社会所重视。 但是应用气象气候学目前正式出版的书籍不多,特别是系统的全面的论述这门科学的著作就更少。相信本书的出版定会推动应用气象气候学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本书也会对应用气象气候学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践起到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本书以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气象气候学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践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气象气候与农牧业、气象气候与林业、气象气候与交通运输业、气象气候与人类健康、气象气候与商业、气象气候与旅游等部门的实践应用,以及气候变化与国际公约、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及人类应采取的对策等多方面的内容,共计十章。
气象气侯与人类社会发展 目录
前言绪论一、气象气候与人类社会:简短的历史回顾二、应用气象气候学对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第1章 气象学基础知识第1节 大气的组成第2节 大气污染第3节 大气的结构第4节 大气的重要物理特性第5节 大气的热量和温度第6节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第7节 大气温度的变化及分布状况第8节 大气中的水分第9节 大气的运动第2章 气候学基础知识第1节 气候学发展简史与研究内容第2节 气候系统及其形成因素第3节 小气候第4节 我国气候资源概况第3章 农作物生长发育与气象气候的关系第1节 农业气象学概念及研究内容第2节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3节 温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4节 水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5节 风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6节 农业天气灾害及防治第7节 农作物气象与病虫害气象第8节 农业气候资源与作物气候生态性第9节 养殖业与天气气候的关系第4章 交通运输与气象气候的关系第1节 航空运输与气象第2节 航海与气象第3节 交通安全与气象第5章 人类健康与气象气候第1节 主要气象要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2节 气象因素与人类生理第3节 疾病与气象因子第4节 未来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生物病原体和媒介的影响第5节 紫外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第6节 疗养与气候节 第6章 旅游与气象气候第1节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第2节 气象和气候要素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第3节 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气候第7章 商业与气象气候第1节 气象经济学与气象服务第2节 气象与商品营销宏观环境第3节 天气与商业经营管理第4节 我国加快气象信息服务商业化措施第8章 气候变化与国际公约第1节 气候变化第2节 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第3节 气候变化与国际公约第4节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思考第9章 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影响及对策第1节 全球气候变暖第2节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策第3节 气候变暖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第4节 气候变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第10章 2008年初中国南方异常天气及影响第1节 中国南方异常夭气及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第2节 南方天气异常变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第3节 2008年初雪灾带来的反思和对策主要参考文献
气象气侯与人类社会发展 节选
应用气象气候学是一门利用气象气候学理论,解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具体气象气候应用问题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近几十年已经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重视。相信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气象气候学的理论应用和实践,会越来越广泛的被社会所重视。但是应用气象气候学目前正式出版的书籍不多,特别是系统的全面的论述这门科学的著作就更少。相信《气象气候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出版定会推动应用气象气候学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气象气候与人类社会发展》也会对应用气象气候学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践起到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气象气候与人类社会发展》以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气象气候学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践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气象气候与农牧业、气象气候与林业、气象气候与交通运输业、气象气候与人类健康、气象气候与商业、气象气候与旅游等部门的实践应用,以及气候变化与国际公约、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及人类应采取的对策等多方面的内容,共计十章。
气象气侯与人类社会发展 相关资料
第1章气象学基础知识第1节大气的组成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这些现象和过程的发生与发展,是与大气本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有这些现象和过程的发生,才有天气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刮风、下雨、雷电、冰雹、天晴等过程的发生,这些都和大气的物理性质有重要关系。大气是由多种气体和悬浮在空气中各种固态和液态杂质所组成,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中主要成分是氮(N2)、氧(O2)和氩(Ar)这三种气体,其体积大约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CO2)、甲烷(CH4)、臭氧(O3)、二氧化硫(SO2)、水汽(H2O)等,含量甚微。除水汽外,这些气体在自然界的温度和压力下总呈气体状态,而且在标准状况下(纬度是北纬45°,温度是0℃的海平面上),气压值是1013.25百帕,大气密度是1293克/立方米。大气中的氧是_切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动物和植物都需要呼吸,都要进行氧化过程,生命才能得以维持。同时氧也是决定有机体的燃烧、腐败等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氧在大气中的含量多少还取决于大气中氮的含量,因为氮和氧能起反应,氧大约占干洁空气质量的23%。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大约占干洁空气质量的75%。它是地球上生命体的基本成分,也是合成氨的基本原料。大气中的氮能够冲淡氧,使氧不致太浓,氧化作用不过于激烈。空气中的氮在自然条件下,通过豆科植物根瘤菌的作用,把大气中的氮固定到土壤中,改造为被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化合物。因此民间常有说法:豆茬地是肥茬田,下季作物不用施肥,也能获高产,原因就在于此。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海及潮湿物体表面水分的蒸发,以及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把地表水分蒸发蒸腾到大气当中,并且通过对流运动和大气环流的作用,把水汽输送到不同高度和不同纬度地区,是天气变化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来源。空气中水汽含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一般情况是夏季多于冬季,低纬度地区多于高纬度地区。就垂直方向而言,空气中水汽含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根据观测证明,在离地面2千米高度,水汽含量减少为地面的一半,在5千米高空,减少为地面的1/10。再向上就更少了。因此飞机飞行一般都在10千米左右,就是为了克服云层对飞机飞行的干扰。大气中的臭氧,是在太阳短波辐射下,通过光化学作用,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后再和另外氧分子结合而形成。另外有机物的氧化和雷电的作用也能形成臭氧。
气象气侯与人类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
陈良,男,1954年10月生,教授,硕士,淮阴师范学院洪泽湖研究所所长、院重点建设学科《人文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向负责人,民盟淮阴师范学院总支副主委,江苏省淮安市政协委员。2003年以来,主持省市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6项,在《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家级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科学研究论文40多篇,获省、市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