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调控研究

  2020-06-21 00:00:00  

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调控研究 本书特色

  淮河流域水系复杂,湖泊众多。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干预活动改变了淮河流域湿地景观格局:由多样化、复杂性转为单一化、破碎性,湿地系统组分减少、过渡带大量消失,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或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胡巍巍所著的《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调控研究》以淮河流域中游为研究区,分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水利工程建设概况及其生态影响,深入研究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及其驱动力,并提出科学管理水利工程和优化调控湿地景观格局的有力措施,对恢复、保护湿地,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调控研究》可供流域管理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决策参考,亦可作为高校地理、环境类专业师生及有关科技人员的参考书目。

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调控研究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人类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河流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干预活动,包括防洪措施、修建水库、大坝、为航运目的而实施的河道标准化、截弯取直等。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水文条件的改变;二是河流自然地貌特征的改变。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流域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淮河流域中游受人类活动干预强烈,各种水利工程设施遍布整个区域,而淮河中游的水旱灾害、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胡巍巍所著的《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调控研究》以淮河流域中游为研究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概况及其生态影响;50年代以来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优化调控等。在分析过程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  

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调控研究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片段化对流域湿地生态影响研究进展
1.2.2 基于生态调控的环境流量方法研究进展
1.2.3 水利工程与湿地生态恢复之间协同关系研究进展
1.2.4 可持续流域管理研究进展
1.2.5 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进展
1.2.6 湿地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1.2.7 研究区工作进展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河流连续体概念
2.2 河流生态系统的四维模型
2.3 洪水脉冲理论
2.4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
2.5 生态水工学理论
2.5.1 水工学的不足
2.5.2 生态水工学的涵
2.5.3 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
2.6 流域可持续管理理论
2.6.1 影响流域的主要人类活动
2.6.2 河流管理的问与经验
2.6.3 可持续流域管理申的新方法和新手段
2.6.4 可持续流域管理理论框架
2.7 景观生态学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条件
3.1.1 地形地貌
3.1.2 水文地质
3.1.3 气候
3.1.4 土壤
3.1.5 植被
3.2 流域湿地概况
3.3 淮河水系概况
3.4 淮河水系变迁
3.4.1 淮河干流演变
3.4.2 淮河支流演变
3.4.3 湖泊的形成与演变
3.5 淮河畸形水系的危害
3.6 改善河湖关系的各种设想
3.7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3.8 生态灾害
3.8.1 洪涝频发
3.8.2 旱涝交替
3.8.3 污染严重
4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概况及其生态影响
4.1 堤防工程建设
4.1.1 淮河流域堤防工程概况
4.1.2 淮河中游堤防
4.2 闸坝及其影响
4.2.1 水闸
4.2.2 水库大坝
4.2.3 闸坝对淮河流域河流自然水文情势的影响
4.3 水利工程对淮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4.3.1 淮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4.3.2 淮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 20世纪50年代以来淮河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5.1 20世纪50年代以来淮河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
5.1.1 数据源处理及湿地景观信息获取
5.1.2 不同时期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
5.2 淮河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6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
6.1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
6.2 正确看待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
6.2.1 两种对立的理论
6.2.2 西方国家的河流恢复行动对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启示
6.3 水利工程生态管理的基本原则
6.3.1 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6.3.2 保持和恢复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6.3.3 生态系统自组织原则
6.3.4 流域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6.3.5 反馈调整式设计原
6.4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
6.4.1 河流自然水文条件的恢复
6.4.2 河流自然地貌的恢复
7 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优化调控
7.1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概况
7.2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空间格局优化
7.3 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行蓄洪区功能 

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调控研究 作者简介

胡巍巍,男,博士,1970年生,安徽省怀宁县人,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流域及河流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还参与了西藏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西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等横向项目。已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源刊收录一篇。  

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调控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7/261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