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公文写作及范例全书-(最新版)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党的机关的通用公文,包括党的机关法定公文、党的机关规章制度公文、党的机关会议公文、党的机关事务性公文、党的机关公务礼仪公文;下篇介绍党的机关的专用公文,包括党的组织工作公文、党的纪检监察工作文书、党的文稿文书。
党务公文写作及范例全书-(最新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党的机关的通用公文,下篇介绍党的机关的专用公文。上篇共分五章,分别从党的机关的法定公文、规章制度公文、会议公文、事务公文、公务礼仪公文五个方面,介绍各类公文的概念、特点、写法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常用的*新实例,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党的各类通用公文的写作,且能方便快捷地灵活套用。
下篇共分三章,分别从党的组织工作公文、党的纪检监察公文、党的文稿文书等方面,介绍各类公文的概念、特点,列举大量翔实的实例或模板,使读者能够按己所需,方便套用。
党务公文写作及范例全书-(最新版) 目录
上篇 党的机关通用公文
**章 党的机关法定公文
**节决议
一、决议的概
二、决议的特点
三、决议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四、范例
事项性决
问题性决议
第二节 决定
一、决定的概
二、决定的特点
三、决定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四、范例月
工作性决定
政策性决定
表彰性决定
第三节 指示
一、指示的概念
二、指示的特点
三、指示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四、范例
一般性指示
特殊性指示
第四节 意见
一、意见的概念
二、意见的特点
三、意见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四、范例
直发性意见
指导性意见
第五节 通知
一、通知的概念
二、通知的特点
三、通知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四、范例
转发性通知
直发性通知
第六节 通报
一、通报的概
二、通报的特点
三、通报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四、范例
批评通报
表彰通报
要闻通报
第七节 公报
一、公报的概
二、公报的特点
三、公报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四、范例
会议公报
统计公报
第八节 报告
一、报告的概念
二、报告的特点
三、报告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四、范例
综合性报告
专题性报告
……
第二章 党的机关规章制度公文
第三章 党的机关会议公文
第四章 党的机关事务性公文
第五章 党的机关公务礼仪公文
下篇 党的专用公文
**章 党的组织工作公文
第二章 党的纪检监察工作文书
第三章 党的文稿文书
附录:《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党务公文写作及范例全书-(最新版) 节选
党务工作是党的工作和党的事务的总称,是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党的建设的理论、原则的实现,党的领导活动,都离不开党务工作。它是党的领导
活动和党的建设正确有效进行的保证,在党的一切活动中,都贯穿着党务工作。做好
党务工作至关重要。
党务公文是进行党务工作的工具,是联系不同党务工作的纽带。准确合理的制发党
务公文,可以很好地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
议;可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
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可以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
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发
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可
以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
制度;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制发和使用党务工作公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党性原则。制发和使用党务工作公文,必须在党性和党的政策指导下进行,必
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的完成。
2.服务原则。党务工作公文要为党的领导、决策和工作服务。
3.准确原则。党务工作公文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因而要求准确,不能有误。
4.制度化原则。只有建立良好的制度才能保证各项事务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
行,因此制发和使用党的工作公文要遵循一定制度。
5.效率原则。党务工作公文的制发和使用要强调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6.检查督促原则。相应的党务工作公文,对有关党务工作的决定、指示进行检查
督促,确保党务工作任务的实现和完成。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党的机关的通用公文,下篇介绍党的机关的专用公文。上
篇共分五章,分别从党的机关的法定公文、规章制度公文、会议公文、事务性公文、公务礼仪
公文五个方面介绍各类公文的概念、特点、写法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常用的*新实例,使读
者能够快速掌握党的各类通用公文的写作,且能够方便快捷的灵活套用。下篇共分三
章,分别从党的组织工作公文、党的纪检监察公文、党的文稿文书公文三个方面,介绍
各类公文的概念、特点、种类,列举大量翔实的实例或模板,使读者能够按己所需,方便
套用。
分类细致、讲解清晰、范围广泛、实例*新,是本书的优势所在,本书参考大量相关
资料和法律文献,对党务公文系统整理,力求成为党务公文写作*权威的一本工具书。
第五节大事记
不用公文的形式来传送。
1.标题。
2.正文。
撰写大事记要注意,要做到大事突HJ、要事不漏;记述要真实准确;文字要简练、语言要流
四、范例
综合大事记
【内容要件】标题、制文单位、事件内容、事件发生时间。
××学校××级本科生党支部大事记
××学院××级本科生党支部
2006—2007整理**学期大事记
2006—12—10 发展××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2()06一12—20组织××级本科生为学院图书馆捐书活动
20()7一l一6 ××和××同志转为正式党员
2007—1—6发展××、××和××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2007一l一7 发展××、××和××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专题大事记
【内容要件】标题、制文单位、事件内容、事件发生时间。
1949--2005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此之前,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文件,选举了中央
乙民政府委员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和国旗、国徽、首都等,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吏国的一系列工作。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各
族人民和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
起来,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新中国的成
立,使领导和组织中国人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担负起了领导全国各族人
民建设新国家、新生活的重任,党的历史也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有步骤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
变。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按照总路线的要求,到1956年底,党采取了一系列适合中国
特点的过渡形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的时间里,实
观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消灭了剥削制度,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国民经济
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我国国内
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
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
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社会总产值和国
民收入实现了很大增长,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经济体系,科学技术特别是“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国防尖端技术成果显著。这些成就为我国后来
改革开放的起步准备了物质基础。
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以夺取
党和国家*高权力为目的,既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在篡党夺权和谋害毛泽东
的阴谋败露后,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
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彻底覆灭。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
集团。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依法对林彪、江青两个反
革命集团的10名主犯进行了公开审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
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彻底否
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
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着重点转移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
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拔乱反正的*重要成果;恢复党的
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
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
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
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
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由于一系列的根本性转变,这次全会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
开放的序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的起点,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
时期的标志。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指
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在北京召开。这次大
会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奋斗目标和全
面开创新局面的纲领,由此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二大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
同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在
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在大
会开幕词中**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这不仅是这次大会的指导
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十二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全面展开。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与香港、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它首先是针对台
湾问题提出来的,是党中央经过长期酝酿,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
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其中包括:建议举
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
治权,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并可保留军队等等。此后不久,邓小平把上述方针明确概括为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接着,邓小平又提出“一国两
制”的方式同样适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1995年l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
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
主张,进一步阐明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成功地运用
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