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认知与升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2020-06-19 00:00:00  

认知与升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本书特色

  刘长军创作的《认知与升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考察)》讲述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即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酝酿形成、艰辛发展、不断成熟的历史,其发展进程由四个前后衔接的阶段体现出来,每一阶段都蕴含了彼时的特点和内容,其间既有掌握真理的欢愉收获,也有违背规律的曲折迂回。这个“ 痛并快乐”的理论创造过程,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的思想发展史和实践探索史,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必将随着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健康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营养和质料。

认知与升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概念    一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内涵    二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外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章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分期  **节  关于思想史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分期    一  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    二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5年中共七大    三  从中共七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出场和初步运用(1919—1927)  **节  马克思主义观的出场    一  出场背景:困局中的抉择    二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初步运用    一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是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的初识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  第三节  党内马克思主义观的初步分歧    一  在工人阶级历史地位问题上的分歧    二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领导权等问题上的分歧  第四节  小结第三章  两种马克思主义观的纠结与竞争(1927—1945)  **节  貌合神离: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  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观产生的根源    二  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观的表现    三  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观的危害  第二节  形神合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  关于“化”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的使命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一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    三  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评析  第四节  走向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一毛泽东思想    一  集体智慧绘就伟大思想    二  延安整风:水到渠成    三  七大的“分娩”之功  第五节  小结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与重挫(1945—1978)  **节  正确马克思主义观主导的发展(1945—1956)    一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    二  关于“过渡”的思想    三  以苏为鉴的中国式建设理论和实践  第二节  两种倾向马克思主义观的并行消长(1957一1966)    一  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上的两种思想倾向    二  马克思主义“两大关系”理论上的两种思想倾向    三  在国情判断上,出现了并行消长的两种倾向    四  在党的指导思想实践中,出现并行消长的两种倾向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重挫(1966—1978)    一  在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问题上,出现了重大错误    二  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问题上,出现了严重错误    三  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问题上,出现了严重错误    四  “凡是论”与“实践论”的思想交锋  第四节  小结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新进展(1978年至今)  **节  在“问题域”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四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第二节  在“结合”问题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    一  从一元结合到多元结合    二  从“结合”中国到“结合”时代  第三节  在“规律”问题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规律学    一  共产党执政规律  一一    二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三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第四节  在理论成果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  邓小平理论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第五节  小结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节  根基性经验: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对待不同的“合”    一  关于“契合”    二  关于“结合”    三  关于“切合”  第二节  思想战线经验: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观,反对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  正确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的阻力    二  在两条战线开展斗争    三  切实把握中共马克思主义观“双重趋向”的特点  第三节  群众路线经验:在实践中加强党的建设。掌握群众和武装群众    一  党的建设是中共马克思主义观健康发展的主体条件    二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是中共马克思主义观的活水之源  第四节  时代经验:立足中国本色,坚持马克思主义宽广视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一  牢牢立足中国实际,是中共形成正确马克思主义观的实践经验    二  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中共形成正确马克思主义观的外在条件结语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认知与升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600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