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哈尔科夫1942-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

  2020-06-19 00:00:00  

哈尔科夫1942-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 本书特色

★哈尔科夫战役:东线德国走向失败的*后胜利 ·谈起东线战场,人们的焦点总在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上,1942年的哈尔科夫战役却较少提及。 ·1942年哈尔科夫战役让苏联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惨重代价,东线局势更加复杂。 ·苏联刻意淡化了这一不光彩的战役,很久以后档案得到公开。作者根据档案资料分析了哈尔科夫战役的前前后后。 ★哈尔科夫战役全纪实 ·本书共分七个章节,分别从序幕、部署、作战区域、双方部队、战役过程、结局、结论等方面全面还原这一重要战役。 ·西方史学家大多从德国视角出发分析二战,作者从苏军视角另辟蹊径,对哈尔科夫战役做出独到的解读。 ·本书资料来源于苏联公开的档案资料,同时融入了大量德国档案中的内容,试图使其更加公正客观。 ★原版引进、格兰茨二战史力作 ·英文原版引进中译本,绝非其他抄袭拼凑图书可比 ·本书大卫?格兰茨是国际著名的二战史学家,曾著《斯大林格勒》三部曲,具有深远影响,军迷中享有盛誉。 ·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地图,详细展示了哈尔科夫战役的全过程。 ·专业的军事翻译,严谨校对,流畅的军事历史阅读享受。

哈尔科夫1942-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 内容简介

  《哈尔科夫1942 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主要是从苏军角度对哈尔科夫战役进行叙述。许多德国军官和历史学家也对这场战役进行了记录,作者大卫·M.格兰茨在研究中融入了大量德国档案中的新资料。为增强研究的可信度,满足专家和专业军事学者的求知需要,作者加入了战役的日常地图和一些附录,其中包括所有关键战役文献的完整英译文字、苏军的详细战争指示,以及生还者去向的简单说明。  除了作者对《哈尔科夫1942 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的付出以外,在面对历史时,还应该对战斗中以及被俘后牺牲的官兵致意,特别是向苏联军士致意,对于上万个逝去的英灵,他们的政府*近才追认他们的名字以及所作出的牺牲,兹以《哈尔科夫1942 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作为对这些英灵的纪念。

哈尔科夫1942-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 目录


引子
Ⅰ 序幕

Ⅱ 部署
战略选择
苏联方面的总体估计
1942年4月1日西南方向的兵力状况
1942年4月1日与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对峙的敌军
部队的集结
德军防御概况
战役准备
部队和参谋的准备
控制和通讯的组织
炮兵火力准备的方案与实施准备
坦克部队部署和准备
空军部署及准备
后方的装备支持及准备
党政工作
西南方面军的改编

Ⅲ 作战区域
战略方面
战役和战术方面

Ⅳ 交战部队
苏军作战部署
南方方面军1942年5月11日的编组
苏军部队结构
西南方向总指挥部将领
西南方向总指挥部部队
第28集团军
第38集团军
第21集团军
第6集团军
博布金集团军级战役集群
预备队
将领
第57集团军
第9集团军
预备队
德军作战部署(作战序列)
德军部队结构
德军主要将领
德军官兵综述
力量对比

Ⅴ 战役过程
**阶段:西南方面军进攻战(1942年5月12—16日)
1.突破敌军主要防御带(5月12—14日)
北部突破集群的进攻战役
南部突破集群的进攻
2.进攻战的进展以及对敌军战役预备
队的作战(5月15—16日)
北部突破集群的战斗
南部突破集群的讲攻
第二阶段:西南方面军、南方方面军
在巴尔文科沃要塞的防御战(1942年5月17—28日)
1.对抗敌军在伊久姆一巴尔文科沃轴线
的反攻,西南方面军南部集群继续
展开进攻(5月17—19日)
A.1942年5月17日南方方面军在巴尔文科沃桥头堡的集结
B.5月1 7日德军沿巴尔文科沃桥头堡南面的行动计划和部队情况
C.1942年5月17—19日南方方面军的防御战以及西南方面军的继续进攻
2.巴尔文科沃阵地防御战(1942年5月20—24日)
3.南部集群在包围圈内的战役(1942年5月25—28日)
Ⅵ 代价和结局
战争的代价
结局
1942年春季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战事记
录,时间不早于1942年11月5日(具体日期不详)
结果和结论概要
Ⅶ 结论
章节注释
附录
参考文献

哈尔科夫1942-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 节选

  《哈尔科夫1942 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   战略选择   1942年早春,德军统帅部和苏联*高统帅部大本营都在积极备战,准备实现1941年和1942年初未实现的目标。面对冬季的诸多失利,包括希特勒在内的许多人都用目标过大、战线过长、冬季恶劣气候为由加以掩饰,并不气馁。德军研究了自己的战略选择,尽力确定1942年可行的战略目标。他们仍然固执地得出和1941年“巴巴罗萨”战役前同样的结论。他们相信有机会在军事上击败苏联,若要实现此目的,则必须摧毁红军,占领苏联主要的经济和政治地区。和1941年一样,希特勒认为若要占领这些地区,*好是将德军力量集中于俄罗斯南部。   德军军事领导层内部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讨论往往很激烈,*终,希特勒确定了德军的战略目标、战役决心和作战部署。他指出:德军在冬季艰苦而沉重的战斗之后,一旦休整完毕,就要在夏初恢复攻势。1942年的战略与1941年不同的是,1941年德军沿着三条战略轴线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罗斯托夫挺进,而1942年德军将在南部集中,通过顿涅茨盆地这个经济命脉,挺进到斯大林格勒以西的顿河河湾,然后向南进入石油资源丰富的高加索地区。对于装甲部队而言,集中穿过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进入这个开阔地区的路线非常合适,可以再一次像1941年的大包围那样,将兵力庞大、机动能力弱的苏联军队一举包围,等苏军防御力量削弱,经济基础崩溃后,德军或许还可以放松对列宁格勒的围困,挥师北上,取得莫斯科这个丰厚战果。   这就是“蓝色”(Blau)作战方案的雏形,德军的这项野心勃勃的战略计划在1942年春完全占据了德军指挥者的注意力,德军统帅部再一次充斥了过分乐观的气氛,而恰恰是这项战略,*终给德军带来比“巴巴罗萨”作战行动更惨痛的失败。希特勒于4月5日批准了“蓝色”作战方案(见地图2),计划的执行文件是41号指令,指令中的夏季战役包含两个目标:“斩草除根”地摧毁苏军的防御力量,尽可能剥夺其继续战斗的必要资源。希特勒特别指出,要占领列宁格勒,通过顿巴斯进入顿河河湾和高加索地区,获取宝贵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德军将重心放在南部的突击。   接下来,德军的部署者开始琢磨如何完成这些宏大的目标,他们准备了一系列计划,根据战役阶段分别命名为“蓝色”作战方案1、2、3、4。   ……

哈尔科夫1942-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 作者简介

大卫·M.格兰茨,1942年出生,美国陆军退役上校,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陆军指挥和总参学院以及国防语言学院等。曾作为野战炮兵军官在越南服役,后从事苏联陆军研究工作,在多所美国陆军学校中教学。1993年以美国陆军外国陆军研究办公室主任身份退役,并继续担任《斯拉夫军事研究杂志》的编辑和俄罗斯联邦科学院成员。   格兰茨对苏联和俄罗斯军队和历史有着观点独到的研究,是军事界普遍公认的二战东线史绝对的专业者,而且是西方史学界少有的十分肯定苏军贡献的作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二战史的高产作家,著有几十种有关二战史的著作,如《巨人的碰撞》、《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等。

哈尔科夫1942-苏军视角下的哈尔科夫战役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9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