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解读恐怖主义:恐怖组织、恐怖策略及其应对

  2020-06-19 00:00:00  

解读恐怖主义:恐怖组织、恐怖策略及其应对 本书特色

恐怖主义威胁是一个杂糅了真实和想象的多面体,每一种恐怖威胁都有着不同的来源,每一种恐怖威胁所采取的战术和所造成的政治问题也大相径庭。伯兰德在书中系统地梳理了各种国际恐怖组织、恐怖策略的起源、演变、特征和发生机理,以及相应的反恐策略。无论是对于专业研究人员,还是实务部门工作者来说,这部融理论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作品都是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解读恐怖主义:恐怖组织、恐怖策略及其应对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国际反恐研究领域的许多不同理论和方法,试图理清恐怖主义的来源及发展历程,揭开恐怖组织的神秘面纱,分析恐怖活动的发展势头,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这部潜心之作既为普通读者介绍了恐怖主义的基本内容,也为专业人士提供了打击恐怖主义的实用策略。

解读恐怖主义:恐怖组织、恐怖策略及其应对 目录

目 录 国际反恐的困境与反恐研究(译者序) 序 言 **章 “恐怖”与“恐怖主义”的定义 恐怖主义及其界定问题 恐怖主义的道义性 恐怖主义的定义 恐怖主义类型学 恐怖分子的暴力 恐怖主义的目的 结论 第二章 历史上的恐怖主义和暴力 匕首党和奋锐党: 恐怖主义的宗教根源 阿萨辛党和其他秘密组织 民意党 无政府主义传统 美国的恐怖主义 波多黎各独立运动 犹太防卫联盟 左翼恐怖组织 右翼恐怖组织 “单一问题”的恐怖分子 结论 第三章 暴力与恐怖主义: 大众媒体的角色 “感染”理论,还是“模仿综合征” 宣传价值与“事实” 美国 互联网与恐怖主义 审查制度与恐怖主义 结论 第四章 巴勒斯坦问题与“基地”组织 巴勒斯坦抵抗运动 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巴勒斯坦极端主义与1973年“赎罪日战争” “巴解组织”中的拒绝派阵线: 历史述评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真主党 巴勒斯坦当局 哈马斯与“伊斯兰圣战组织” “阿克萨”烈士旅 “基地”组织 结论 第五章 A名单: 被认定的“外国恐怖组织” 巴勒斯坦 菲律宾与东南亚 阿尔及利亚 邪教组织 欧洲 哥伦比亚 秘鲁 中亚 伊朗 结论 第六章 人质劫持与谈判 早期的劫持人质事件 人质劫持者(绑匪、劫匪)的类型 时间、信任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伦敦综合征 人质事件指南 人质解救的美国经验 “好人”电器商店人质事件 其他解救人质行动 幸存人质生存状况 结论 第七章 当代恐怖主义与爆炸 历史回顾 爆炸后果 速度与爆炸 汽车炸弹 邮件炸弹/邮包炸弹 空中爆炸 结论 第八章 自杀性人体炸弹: 一个全球性问题 问题的界定 中东地区的自杀性人体炸弹 伊拉克反叛组织 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 锡克教徒恐怖主义 克什米尔自杀性人体炸弹 库尔德人的自杀性人体炸弹: 库尔德工人党 “基地”组织 车臣的自杀性人体炸弹 其他自杀性恐怖组织 关于自杀性袭击的一点总结 自杀性爆炸与安全防护 结论 第九章 反恐措施: 应对恐怖主义 安全措施 情报功能 反恐行动: 报复与先发制人 秘密军事行动: 主动性措施 反恐行动: 应对性措施 特别行动 英国与以色列 国民警卫队 人质救援队与核应急支援小组 化学和生物恐怖主义 法律框架: 拘留、起诉和惩罚 紧急权力 “9·11”之后的法律措施 结论 第十章 恐怖主义的未来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抵抗运动 伊斯兰极端主义 低烈度战争 超级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对民主的影响 结论 词汇表

解读恐怖主义:恐怖组织、恐怖策略及其应对 作者简介

詹姆斯•M.伯兰德(James M. Poland)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现为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刑法学荣休教授。著有《解读恐怖主义:恐怖组织、恐怖策略及其应对》(1988)、《恐怖主义与人质劫持的实践、战术和法律研究》(1999)、《自杀性炸弹袭击者:一个全球性问题》(2003)、《亚文化暴力:青年罪犯价值体系》(1978)等。其中,《解读恐怖主义:恐怖组织、恐怖策略及其应对》一书自1988年问世以来,已经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再版,成为美国刑法学、犯罪学、反恐学、国际安全学等领域的经典教材。王震 法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和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兼任上海反恐研究中心理事、中信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等。已出版专著《一个超级大国的核外交:冷战转型时期美国核不扩散政策(1969—1976)》《全球反恐战争问题新论》,参与编写专著章节十余部,翻译有《统治史》(第一、二卷),并先后在各类学刊和媒体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上百篇,并多次获得省部级学术奖项。

解读恐怖主义:恐怖组织、恐怖策略及其应对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9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