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 本书特色
中古时期儒释道思想的整合,就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对非主体文化的佛、道思想进行选择、淘汰、改制,使之形成一种新的思维范式的过程。
儒释道三家学说在理论上相互诘难,在思想内容上相互改造,在学术上相互吸收,而在社会影响上相互消长。有唐一代,三家争竞趋融,共同构成了中古时期学术的主要思想要素和基本框架,抢劫了中古时期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 内容简介
“整合”一词,是一个人类文化学概念。“整合”是一个过程,是主体文化对非主体文化的选择、淘汰、改变的机制。中古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是儒释道三家思想交流与对话、斗争与融合的时代。佛教与佛学,作为一种异域宗教文化,在中古时期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对话与融合;道教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至李唐王朝,则由于统治者的特别催崇,加之自身理论的渐趋完善,其社会地位与思想理论也具有了与儒、佛论衡的资本。这一过程决定着自汉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三家研究将决定我们是滞能够认识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与本质。
中古时期儒释道思想的整合,就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对非主体文化的佛、道思想进行选择、淘汰、改制,使之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范式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调整儒学内部结构,摒弃汉以来儒学中神学目的论的内涵,把佛教与佛学义理和道家与道教学说中有关宇宙论、心性论这些具有形上本体论性质的思辨内容,经选择、改变后整合到儒学中来,使儒学变成一种以社会伦理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本体论哲学。
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汉魏两晋思想之域的异彩纷呈
**节 印度原始佛教概说
一、印度佛教发展历程概说
二、原始佛教思想
第二节 异域文化——佛教的传入
一、佛教传人中原地区的时间问题
二、东汉时期的译经
三、东汉时期佛教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魏晋时期的佛教
一、曹魏时期的佛教
二、西晋时期的佛教
三、魏晋时期佛教之特点
第四节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佛教
一、东晋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二、东晋佛学“六家七宗”与般若性空论
三、东晋十六国时期其他佛学思想家
第五节 玄学清谈与玄佛合流
一、玄学清谈与论议
二、曹魏西晋时期的儒释道论议
三、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儒释道论议
第二章 南朝时期的儒佛道之争
**节 南朝的佛教与佛学
一、南朝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二、竺道生的涅架佛性与顿悟佛性说
三、南朝的佛教学派
第二节 南朝时期的儒释道之争
一、南朝时期儒释道论议的基本情况
二、南朝时期的儒释道之争
第三章 北朝时期的儒佛道之争
**节 北朝诸帝的文化政策
一、北魏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二、东西二魏与北齐、北周的文化政策
第二节 北朝时期的佛教与道教
一、北朝主要的佛教学派
二、寇谦之的道教改革
三、楼观道
第三节 北朝儒释道三家论议与“二武灭佛
一、北朝儒释道论议之基本情况
二、北朝的儒释道论议
三、“二武灭佛
第四章 隋朝统治者的宗教政策
**节 隋文帝时期的宗教政策
一、文帝对佛教的倡导与扶持
二、文帝对道教的尊崇与扶持
第二节 隋炀帝时期的宗教政策
一、炀帝对佛教的热衷
二、炀帝对道教的热衷
第三节 对隋朝统治者宗教政策的理论剖析
第四节 隋朝儒释道三家论议
第五章 唐代统治者宗教政策
**节 唐初三帝的宗教政策
一、高祖李渊的宗教政策
二、唐太宗“道先佛后”的宗教政策
三、高宗李治的宗教政策
第二节 信仰与政治之间
——则天中睿时期宗教政策
一、高宗之后的政治困境与太后临朝称制
二、“扬州叛乱”与太后的两难抉择
三、信仰与政治之间
四、中、睿时期的宗教政策
第三节 两教并存,独钟于道
——玄宗时期的宗教政策
一、尊老崇道,情有独钟
二、盛世中的佛教
第四节 宗教与政治共谋
——肃宗至文宗两教并尊政策
一、木鱼声声难拯人间事
二、祖先之神难庇后代孙
第五节 唐武宗与周世宗之“法难
一、唐武宗“排佛”之举
二、周世宗“排佛”政策
第六章 隋唐时期佛教之中国化
**节 天台宗与三论宗
一、天台宗
二、三论宗
第二节 法相宗与律宗
一、法相宗
二、律宗
第三节 净土宗与禅宗
一、净土宗
二、禅宗
第四节 密宗与华严宗
一、密宗
二、华严宗
第七章 隋唐儒学的复兴与拓展
**节 以儒治国的基本国策
一、隋唐时期的尊孔兴儒政策
二、科举取士制度
第二节 经学的统
第三节 儒学的复兴与拓展
一、疑经学派的兴起
二、儒学心性理论的发展
三、天人关系问题的演进
第八章 三教论议与学术流变
**节 唐前期三教宫廷论议
……
第九章 李隆基与《道德经》
第十章 隋唐儒释道之整合
第十一章 儒释道三家鼎立下的隋唐学术
后记
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 节选
**章 汉魏两晋思想之域的异彩纷呈
**节 印度原始佛教概说
一、印度佛教发展历程概说
印度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五世纪,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期,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就社会根源而言,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有利条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已有较快的发展。在其与外界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于恒河流域一带,建立了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逐步形成十六个多民族、多体制、多文化的邦国。由此以来,致使原来婆罗门教的思想统治发生了动摇。从思想根源上来说,佛陀(释迦牟尼)时代,印度思想界主要思想流派有二:一是婆罗门教的思想学说,一是非婆罗门教的思想学说。这种非婆罗门派的思想学说,又称之为“沙门”或“道人”思潮。婆罗门教源于公元前二千年印度的原始宗教“吠陀教”,正式形成于公元前七世纪。它以《吠陀》为*古老的经典(《吠陀经》是婆罗门教和后来印度教的经典)。这一宗教信仰多神,主要信奉梵天。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这便是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同时,婆罗门还主张善恶因果,人生轮回,灵魂转世。这一宗教,到了释迦时代,虽在形式上依然维持着它的三大纲领,但在当时新建立的一些城邦国度中,它已不能成为指导社会生活与人们宗教生活的唯一宗教了。佛陀时代的“沙门”思潮,是当时一种新的思潮,是非婆罗门教诸家思想的通称。在佛陀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是与婆罗门思潮相对抗的六派哲学,亦称“六师学说”。
其一,顺世派哲学,代表人物是阿耆多。这是古印度唯物主义的一个哲学学派,从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后,已发展成为在社会上广为流行的重要派别。它与近代的唯物论相似,又接近于现代新兴的存在主义。因其主张依循现实世间,执着情想而建立的理论,所以世人称之为顺世派。其主要思想观点认为地、火、水、风四大元素是独立长存的,人和世界由此而合成,人死后还归为四大元素;承认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并具有内在的力量;否认有永恒、无所不在的灵魂存在,认为灵魂与肉体是不可分的,人死魂灭;强调感觉是认识的源泉;主张种姓平等。这一学派在当时的手工业者、农民以及下层民众中间有着重要影响,是反对婆罗门教的一个重要学派。
……
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 作者简介
王洪军,男,1954年2月出生,山东郓城县人,博士,教授,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69年11月应征入伍,1975年9月入曲阜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1978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81年3月调入济宁师专政史系,1984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李季平教授攻读隋唐史,担任曲阜师范大学第一届研究生会主席;1987年6月获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7月留校任教,同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6月任专门史专业硕士生导师,1999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2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专门史博士生,师从张国刚教授攻读中古社会史,博士论文《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2005年6月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山东省世界银行“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教育与教学改革秘书处秘书长)、研究生处处长,兼任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会员,山东省历史学会会员,山东齐鲁文化研究学会理事,山东孔子研究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以来主要从事中国中古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古社会史、中古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多次赴日本、韩国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出版学术著作《齐鲁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邾鲁春秋》、《中国传统思想》(1993年全国“金钥匙”图书奖侯选书目),《太平广记社会史料集萃》,《全唐文政治经济资料汇编》(获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中国儒学史研究》等8部。曾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唐代茶文化散点透视——3至9世纪南北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全唐文政治经济资料汇编》、《太平广记社会史料集萃》,中国社科院研究课题《中华五千年·隋唐五代卷·经济编》,深见东州儒学基金项目《隋唐儒释道整合研究》等多项,在研课题有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古时期山东民间宗教信仰研究》及山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1项。在《孔子研究》、《史学史研究》、《齐鲁学刊》、《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学术成果曾获山东省第20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教委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