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全译 本书特色
《墨子全译》是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中的一册
墨子全译 内容简介
《墨子全译》所译注的今存的五十三篇是墨学的本体与精髓。《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与后学的著述总汇,墨学和与其对立的儒学,在春秋与战国嬗递之际并称超越诸子百家的“显学”。墨学理论的进步性、彻底性及影响力,远在道、法诸家之上,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儒学。其学说的力量在于:墨学是批判的武器,“非攻”、“非儒”、“非乐”、“非命”等对历史与现实的不合理进行尖锐的批判;同时“尚同”、“尚贤”、“兼爱”、“节用”等提出了建设合理社会的理想,破中有立,除旧布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利益,因而得到下层人民较为广泛的支持;墨学主张并实践武器的批判,墨学弟子是一个很有纪律的武装集团,擅长军事防御,甘愿赴汤蹈火,援救被侵略的弱国;在自然科学(光学、力学、化学)和社会科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的理论与实践上更是独树一帜,为各家所不及,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其学说在某些领域是走在当时世界前列的。总之,墨学中的合理内核,已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甚至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骄傲,是一份亟待开发的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墨子作为出身劳动者阶级,“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及社会活动家,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的。
墨子全译墨子全译 前言
序言
《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与后学的著述总汇,本书所译注的今存的五十三篇是墨学的本体与精髓。
墨学和与其对立的儒学,在春秋与战国嬗递之际并称超越诸子百家的“显学”。墨学理论的进步性、彻底性及影响力,远在道、法诸家之上,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儒学。其学说的力量在于:墨学是批判的武器,“非攻”、“非儒”、“非乐”、“非命”等对历史与现实的不合理进行尖锐的批判;同时“尚同”、“尚贤”、“兼爱”、“节用”等提出了建设合理社会的理想,破中有立,除旧布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利益,因而得到下层人民较为广泛的支持;墨学主张并实践武器的批判,墨学弟子是一个很有纪律的武装集团,擅长军事防御,甘愿赴汤蹈火,援救被侵略的弱国;在自然科学(光学、力学、化学)和社会科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的理论与实践上更是独树一帜,为各家所不及,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其学说在某些领域是走在当时世界前列的。总之,墨学中的合理内核,已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甚至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骄傲,是一份亟待开发的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墨子作为出身劳动者阶级,“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及社会活动家,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的。
墨学的创始人和《墨子》的主要作者墨翟(mo di),被尊称为墨子。关于墨子的里籍、出身、生卒年代等问题,今存史料甚少,可据者仅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之末的寥寥二十四字:“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此外,并无文字可考。后学者只能从《墨子》所记述的片言短语中去判断、推论,因而众说纷纭。
墨子全译 目录
绪言
卷一
亲士**
修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仪第四
七患第五
辞过第六
三辩第七
卷二
尚贤上第八
尚贤中第九
尚贤下第十
卷三
尚同上第十一
尚同中第十二
尚同下第十三
卷四
兼爱上第十四
兼爱中第十五
兼爱下第十六
卷五
非攻上第十七
非攻中第十八
非攻下第十九
卷六
节用上第二十
节用中第二十一
节用下第二十二(阙)
节葬上第二十三(阙)
节葬中第二十四(阙)
节葬下第二十五
卷七
天志上第二十六
天志中第二十七
天志下第二十八
卷八
明鬼上第二十九(阙)
明鬼中第三十(阙)
明鬼下第三十一
非乐上第三十二
卷九
非乐中第三十三(阙)
非乐下第三十四(阙)
非命上第三十五
非命中第三十六
非命下第三十七
非儒上第三十八(阙)
非儒下第三十九
卷十
经上第四十
经下第四十一
经说上第四十二
经说下第四十三
卷十一
大取第四十四
小取第四十五
耕柱第四十六
卷十二
贵义第四十七
公孟第四十八
卷十三
鲁问第四十九
公输第五十
卷十四
备城门第五十二
备高临第五十三
备梯第五十六
备水第五十八
备突第六十一
备穴第六十二
备蛾傅第六十三
卷十五
迎敌祠第六十八
旗帜第六十九
号令第七十
杂守第七十一
附录
墨子佚文
参考书目
墨子全译 节选
卷一
亲士①**
【题解】
亲士篇着重说明君主亲近贤士、使用贤才的重要性。文章以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善于听取臣子们的意见,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终于反败为胜、称霸于诸侯为正面例子;以夏桀、商纣不任用贤才,无天下贤士辅佐,因而惨遭杀身之祸、导致国家灭亡为反面例子,说明能否亲近爱惜贤士、使用贤才,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如何亲士和用士的问题。首先要有“自难而易彼”的亲士诚意;然后要具备宽容、体谅的态度;*后指出,只有广泛地任用各类人才,特别是珍惜贤才,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称雄天下,长生保国。这就是墨子的“兼王之道”。
【原文】
入国而不存其士②,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③,则缓其君矣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⑤。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注释
①亲:亲近、爱护。士:指有贤德的人才。
②入国:入朝做官,从政。这里指执掌国政。存:《说文》:“存,恤问也。”即体恤、爱抚。
③急:迫切。
④缓:怠慢、冷淡。
⑤虑:谋划、商议。
【今译】
君主执掌国政,如果不亲近、爱惜他的贤士,那就会导致国家灭亡。见到贤才而不立即起用,那他们就会对君主怠慢。没有贤才,就没有人与君主共急难;没有贤士,就没有人与君主共商国事。怠慢贤才、忘记贤士,而能治理好国家的君主是不曾有过的。
【原文】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①,桓公去国而霸诸侯②,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③,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④,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⑤。太上无败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