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

  2020-06-19 00:00:00  

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 本书特色

《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是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

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 内容简介

自然科学(包括一些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不同思维模式对人如何思考自身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前者导致“人的科学肖像”,后者导致“人的外在肖像”。“人的外在肖像”是对人的较为准确的再现,曾经在我们的知识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后来被“人的科学肖像”取代。本书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哲学教授弗雷德里克·a.奥拉夫森旨在从文学及历史学的“动因”、“意向”、“阐释”、“叙述”、“时序”等特征入手,解构“人的科学肖像”,唤醒并捍卫“人的外在肖像”。本书堪称继卡尔·g.亨佩尔之后对分析的历史哲学,以及继马丁·海德格尔之后对现象学的巨大贡献。

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 目录

致谢
**章 历史学、人文学科与“人的外在肖像”
第二章 文学与意向性进程
第三章 历史与历史性
第四章 历史叙述
第五章 理解与解释
第六章 结论:再论人文学科
索引
译后记

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 节选

《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自然科学(包括一些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不同思维模式对人如何思考自身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前者导致“人的科学肖像”,后者导致“人的外在肖像”。“人的外在肖像”是对人的较为准确的再现,曾经在我们的知识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后来被“人的科学肖像”取代。《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哲学教授弗雷德里克·A.奥拉夫森旨在从文学及历史学的“动因”、“意向”、“阐释”、“叙述”、“时序”等特征入手,解构“人的科学肖像”,唤醒并捍卫“人的外在肖像”。《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堪称继卡尔·G.亨佩尔之后对分析的历史哲学,以及继马丁·海德格尔之后对现象学的巨大贡献。

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 相关资料

第一章 历史学、人文学科与“人的外在肖像”
近30年来涌现出的一大批著作,都以一种常常被称为“逻辑的”(logical)或“分析的”(analytical)方式处理涉及历史学的哲学问题。这些著作的作者都有一种相同的性情,即把历史哲学视同为对历史知识的分析,从而把此前从奥古斯丁到汤因比的全部或大部分历史哲学视为一种思辨而予以抛弃。在那些思辨先哲们富有特色地对历史进程作出独立认知的地方,分析历史哲学家却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发现了他自己的历史学。分析历史哲学家并不直接研究历史进程,探寻历史事实,或解释历史现象,至少他们意不在此。那些工作被说成是实证史学家的事,他们已经完成的著作为这些历史哲学家的分析提供了资料。就像科学家的著作在逻辑上先于科学哲学家的著作而产生一样,艺术家的作品也先于美学家的分析著作而产生。因此,在哲学与人类知识和文化的各种具体学科之间存在的分工原则,在分支学科中,把哲学探究的合适对象限定为对其下一级的、“第一等次”(first-level)学科的概念分析,与此同时,这也阻止了哲学思想一贯试图超越其适当研究领域进行探究的倾向。
对那些打算摈弃这种思辨倾向的哲学家来说,对历史学发生兴趣是相对较晚的事情。诚然,以下说法确实值得商榷,即除了一两例外,历史学作为一门知识几乎从来没有被任何流派的哲学家赋予很高的地位。数学方面的成就以及后来数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建构了一个远比历史学方面的成就更加令人折服的“知识范式”(paradigm of knowledge),在大多数哲学家看来,这一知识范式似乎很少会超出识信念的水平,也似乎很少会像历史学所经常表现的那样不够精确和漏洞百出。事实上,分析哲学家们的注意力被投到那一学科,并非由于对这一既定史学观念的修正,也不是由于那一学科的温和的认知立场。正如人们判断的那样,第一批分析哲学家们在冲破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界线时,其动机在本质上完全是一种“纲要性的”(programmatic)。具体地讲,这等于告诉人们,以自然科学的分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科学解释模式,同样适用于历史,因此没有必要对历史学中的解释方式做额外的说明。这些早期的对历史学的分析大多很简洁,这或许最能表明它们的纲要性特点,以及以下流行信念:在这一领域,也不会出现对这种统一的解释理论的严重挑战。当然,人们认识到,历史学要想取得足以明白、详细地符合这一既定的解释模式的研究成果,就像业已成熟的科学那样,还任重而道远。他们还进一步假定

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学科的哲学解释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