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古典政治哲学史论

  2020-06-19 00:00:00  

古典政治哲学史论 内容简介

强者政治学与弱者政治学追问不同的问题——追问幸福与追问正义,这也体现了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政治哲学在立足点上的重大差异。古典时代政治思考范式对“幸福”的规定是“至善”(the good),即终极完满的人生目标,它吸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广泛注意。当然,什么是真正的离贵强者,什么是灵魂的自足完善,什么是强者的悲剧感和命运感,是所有时代的人都可能追问的。
本书介绍了美德政治之悲喜交集、修昔底德的史家三言、柏拉图的问题与解法等内容。

古典政治哲学史论 目录

导论 强者政治学与弱者政治学
一、引子
二、强者政治学与弱者政治学
三、一个历史大纲
**章 美德政治之悲喜交集
**节 不义与不自制
第二节 “无知之幕”之后的思考
第三节 悲剧作为问题
第二章 修昔底德的史家三言
**节 民主的赞言——辩词
第二节 利益计算的实言
第三节 更深刻的现实:内战
第四节 悲剧:好坏一体
第五节 诗人戏言
第六节 政治一历史的意义
第三章 苏格拉底:刺猬还是狐狸?
**节 刺猬与悲剧
第二节 狐狸的悲剧
第三节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第四章 柏拉图的问题与解法
**节 愤怒与政治问题
第二节 灵魂的政治化与政治的灵魂化
第三节 应用1:分配正义
第四节 应用2:司法正义
第五节 “内化正义”方案的得失
第五章 谁关心领导的“幸福”?
**节 关于元幸福的讨论
第二节 正义者还是不义者幸福?
第三节 分立式的价值公共大序
第四节 关于价值大序的一些讨论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理想主义
**节 强者的幸福
第二节 友爱、正义与强者
第三节 反对绝对强者
第四节 为政治恢复荣誉
第七章 亚里士多德:现实主义
**节 现实政体
第二节 好东西的代价
第三节 中道的政治.
第四节 古典政治学:小结与反思
第八章 伊壁鸠鲁哲学的三种现代读解
**节 人类疾病与哲学治疗
第二节 尼采的喜与憎
第三节 哲学与自由:青年马克思
第九章 伊壁鸠鲁撼动古典政治范式
**节 古典政治哲学范式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伊壁鸠鲁的“新政治哲学”的颠覆意味
第三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伊壁鸠鲁
第十章 斯多亚派的新政治哲学
**节 斯多亚派可能有政治哲学吗?
第二节 斯多亚“宇宙共和国”
第三节 塞涅卡反对激情政治
第四节 强者的仁慈
第五节 斯多亚派的弱者政治哲学
第六节 斯多亚政治哲学的“自然基础”
第十一章 共和主义者西塞罗
**节 共和主义者的弱者一强者政治学
第二节 古典共和政治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西塞罗拯救古典政治价值
第十二章 普鲁塔克捍卫古典政治
**节 政治高于文化
第二节 批评伊壁鸠鲁派
第三节 批评斯多亚派
第四节 文化教化政治
第十三章 新柏拉图主义与“政治-哲学”
**节 哲学与政治冲突
第二节 理念论哲学可能支持政治?
第三节 善高于存在
第四节 哲学与政治世界
第十四章 古典大序的变异转换
**节 奥古斯丁:大序转换
第二节 托马斯·阿奎那的回归
结语 《罗尔斯篇》与古今之争
参考文献

古典政治哲学史论 节选

《古典政治哲学史论》内容简介:强者政治学与弱者政治学追问不同的问题——追问幸福与追问正义,这也体现了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政治哲学在立足点上的重大差异古典时代政治思考范式对“幸福”的规定是“至蔫”即终极完满的人生目标,它吸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广泛注意当然,什么是真正的高贵强者,什么是灵魂的自足完善,什么是强者的悲剧感和命运感是所有时代的人都可能追问的。

古典政治哲学史论 相关资料

因为他从来没有使用不当的手段来追求权力,他也从来没有被迫逢迎他们,相反,由于他享有崇高的威望,以致他敢于提出相反的意见,甚至向他们发怒。每当他看到他们过分得意的时候,他都会说服他们想到自己的危险。另外一方面,如果他们由于恐慌而丧失勇气的时候,他会马上恢复他们的自信心。一言以蔽之,雅典虽名义上是民主制,但事实上权力掌握在第一公民手中。他的继任者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彼此之间大都处于平等地位,而每个人都想力争居于首要地位,最终他们竞准备靠牺牲整个城邦的利益来迎合民众的幻想。①但是现代学者的分析告诉我们事情要复杂得多。康福德就说,在与民众的博弈中即使是伯里克利最终也处于被动的下风,不得不“牺牲整个城邦的利益来迎合民众的幻想”。当时雅典民主的一个重镇是新商业中心——比雷艾夫港。大量外邦人移居此地,他们主要是工商业人口。在雅典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政策最初来自梭伦:“他看到阿提卡土地贫瘠,而海上经商者也决不会为那些没有东西交换的人输入货物,因此他将公民的注意力引向手工艺”,“他规定商业应该被视为一项光荣的事业”。梭伦的外邦人归化法规定:全家迁入雅典从事手工业的人可以归化为雅典公民。后来虽然由于害怕外邦血统的大量渗透,雅典收紧了公民权的授予条件,但是,为了保护手工业,居住在比雷艾夫港的未归化的外邦人仍然像公民那样自由,并且受到法律保护。内战开始之前,他们已经大约有9000人,连同家属,组成了3万人的外邦人口。这些富裕外邦人相同的社会阶级和共同的利益使他们形成了一个目标明确的坚实集团。他们与雅典土生土长的公民们没有共同的传统,也没有共同的利益。乡下人鄙视他们为“航海的贱民”,“没有修养、粗俗的乌合之众”。伯里克利的“葬礼讲话”也许希望辨析和安抚双方的利益。雅典的农民忙于耕作,不愿意花时间进城参政议政,这些拥有长期居留权的港口富人却可以让自己雇佣的大量自由工匠,即公民去投票通过有利于自己的国策。这些人通常是伯里克利民主的主要支持者。但是这些独立自主的人民渐渐会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感到自己能决定伯里克利的沉浮。伯里克利此时必须站在人民的前列,否则就会被踩在脚下。

古典政治哲学史论 作者简介

包利民,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代表作有《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希腊哲学史》第4卷(合著),主编《西方哲学基础文献选读》、《当代社会契约论》。译有《神秘神学》、《基督教大思想家》、《扶友损敌——索福克勒斯与古希腊伦理》(合译)、《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台译)、《强看的温柔——塞涅卡伦理文选》(合译)《悬搁判断与心灵宁静——希腊怀疑论原典》(合译)、《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普罗塔克文选》(合译)等,主持大型翻译工程“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

古典政治哲学史论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