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劳动与生态文明 本书特色
《生态劳动与生态文明》从劳动与文明的关系切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原则,确认生态劳动在生态文明中的本体论价值,对生态劳动基础上的生态文明基本规定性和表现形态展开了系统研究。
生态劳动与生态文明 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是生态文明本身的合法性问题,即以什么为根据来确认生态文明具有价值合理性与社会正当性。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人类中心论,一是生态中心论。人类中心论以人类为本位建构生态文明,生态中心论以生态为本位建构生态文明。然而,环境正义理论业已证明:在人类社会存在阶层分化和贫富差异的条件下,根本不存在共同的人类和共同的自然环境。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脱离了现实主体的差异性而陷入抽象主义。走出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这一理论困境,从抽象向现实复归,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论原则,坚持从劳动出发,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实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终以生态劳动为基础建构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劳动与生态文明》从劳动与文明的关系切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原则,确认生态劳动在生态文明中的本体论价值,对生态劳动基础上的生态文明基本规定性和表现形态展开系统研究。
生态劳动与生态文明 目录
序
导论
**章劳动与文明
**节劳动概念的历史流变
一、古希腊:创造生活必需品
二、新教时代:向上帝显现荣耀
三、黑格尔:人的本质的确证
四、马克思:劳动本体论
第二节文明的概念
一、文明的界说
二、文明的内在本质
三、文明的外在显现
第三节劳动创造文明
一、历史向度的论证
二、结构维度的论证
序
导论
**章劳动与文明
**节劳动概念的历史流变
一、古希腊:创造生活必需品
二、新教时代:向上帝显现荣耀
三、黑格尔:人的本质的确证
四、马克思:劳动本体论
第二节文明的概念
一、文明的界说
二、文明的内在本质
三、文明的外在显现
第三节劳动创造文明
一、历史向度的论证
二、结构维度的论证
第二章异化劳动与文明的异化
**节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探源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
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工业文明的批判
第二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异化理论的扩展
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二、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的支配理论
三、马尔库塞的总体异化理论
第三节劳动的生态异化及其后果
一、劳动的生态异化
二、劳动生态异化引发生态危机
第三章劳动的生态解放与生态劳动
**节劳动的解放及其生态转向
一、劳动的主体解放
二、劳动的爱欲解放
三、劳动解放的生态转向
第二节生态劳动的概念与特征
一、生态劳动的概念
二、生态劳动的特征
第三节生态劳动的价值观、属性和限度
一、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
二、描述性和规范性
三、互不伤害和共生共荣
第四章生态劳动基础上的生态文明
**节生态文明的概念
第二节生态文明的价值本体
一、生态文明价值本体的反思
二、生态文明价值本体的实践转向
三、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文明的价值本体
第三节生态与文明结合的内在机制
一、生态融入文明
二、文明进入生态
三、生态劳动:生态与文明的互融中介
第四节生态文明的历史地位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真实形态
三、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不是“真文明”
第五章基于生态劳动的生态文明基本样式
**节生态人性的生成
一、生态人性的生成基础在生态劳动
二、生态人性以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为核心内容
三、人际和谐的价值诉求是生态人性的题中之义
第二节对自然环境的正义
一、正义与环境正义
二、环境正义的“人与自然”向度
三、环境正义的人际向度
第三节生态文明的结构
一、生态文明的器物形态
二、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
三、生态文明的精神形态
第四节生态化生产与绿色生活
一、生态化生产方式
二、绿色生活方式
结语
附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目标及措施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生态劳动与生态文明 节选
《生态劳动与生态文明》从劳动与文明的关系切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原则,确认生态劳动在生态文明中的本体论价值,对生态劳动基础上的生态文明基本规定性和表现形态展开了系统研究。
生态劳动与生态文明 作者简介
徐海红,女,1972年生,江苏如皋人,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中国环境哲学学会理事。著有《生态社会的来临》(合著),参与编写《形势与政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导读》,主持省级社科项目“马克思生态劳动哲学思想及伦理价值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造自然界的道德合理性研究”等,并在《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