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

  2020-06-19 00:00:00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 本书特色

  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历程   突出阐述了科学哲学理论大师的贡献   条理清晰,简明易读   可以作为大学相关专业教科书和参考书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科学哲学的普及性著作,以20世纪科学哲学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变革为线索,对波普尔、托马斯·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重要科学哲学大师以及维也纳学派、ssk等一些重要科学哲学流派的主要思想与学术贡献作了全面的介绍与分析。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思想之真谛;既突出了大师们的智慧与启迪,又较好地呈现了科学哲学历史发展的整体图景与清晰脉络;既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促进科学工作者的必要反思,又能帮助读者学会哲学地思维,努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 目录


序言
**部分 走进科学哲学
**讲 什么是科学哲学?
 一 从哲学到科学哲学
  1.从“什么是哲学”谈起
  2.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
  3.科学哲学的合理定位
 二 常人眼中的科学
  1.“素朴科学观”概述
  2.“笛卡尔—牛顿传统”
第二讲 维也纳学派的科学哲学研究
 一 哲学的“科学化”与科学哲学的形成
  1.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2.科学的逻辑重建
  3.基础主义的科学哲学
 二 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1.经验主义立场的软化
  2.科学哲学的新定位

第二部分 后实证的科学哲学研究
第三讲 科学的永恒追求:证实或证伪?
 一 “划界问题”与“可证伪性”
  1.“划界问题”的提出
  2.划界的标准
 二 证伪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1.猜想与反驳的方法
  2.批判理性主义
  3.科学发展的模式
 三 分析与思考
1.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
2.“批判精神”与“问题意识”
3.证伪主义的局限性
 四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1.相对独立的“世界3”
2.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3.回到“科学哲学”
第四讲 科学:确定性的丧失
 一 经验主义基石的动摇
  1.用眼睛看或是用头脑看?
  2.理论引导观察
  3. 观察依赖于理论
 二 科学整体论
  1.拉卡托斯关于“即时证伪”的批判
  2.奎因的“科学整体论”
第五讲 范式:科学活动看不见的成分
 一 科学、科学共同体与范式
  1.源于科学史研究的新科学观
  2.从“理性人”到“社会人”、“文化人”
  3.“科学共同体”与“范式”
 二 科学发展的不同图景
  1.科学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
  2. 规范性的研究与历史的考察
 三 科学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1.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2.科学中的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
 四 分析与思考
  1.科学哲学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2.新的研究方向的开拓
  3.专业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展
第六讲 整合与创新
 一 科学哲学与辩证思维
  1.科学活动的辩证性质
  2.关于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一点反思
 二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1.波普尔与库思科学哲学思想的辩证整合
  2. 由“数学发现的逻辑”到“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3.“科学研究纲领”
  4.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三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辩证关系
  1.科学史的“合理重建”
  2.二阶科学方法论
 四 分析与思考
  1.开放的理性
  2.研究者应有长期的眼光
  3.由科学哲学到数学哲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案例
  [附] 拉卡托斯的“数学发现的逻辑”
第七讲 规范与超越
 一 方法与直觉
 二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
  1.已有方法论的批判与超越
  2.“反对方法”
  3.超出科学之外
 三 分析与思考
  1.“以正合,以奇胜”
  2.科学的“善”与“恶”

第三部分 后现代的科学哲学研究
第八讲 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科学哲学研究
一 科学:天使或魔鬼?
  1.“科学的社会—文化批判”
  2.对科学哲学传统定位的必要反思
  3.对“科学的社会—文化批判”的一般性分析
  4. “科学大战”
二 科学的文化审视
  1.研究的基本立场
  2.现代人;你要警惕啊!
 三 “后现代科学哲学”与后现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1.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科学哲学”
  2.后现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九讲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ssk
  一 一幅完全不同的科学图像
  1. 从“对称性原则”谈起
  2. 科学家也是凡人
  3. 对于素朴科学观念的彻底颠覆
  二 分析与思考
  1.对于ssk的批判与“超越”
  2.科学哲学深入发展的重要契机
  3.科学知识的性质
  [附] “科玄论战”:ssk的一个中国案例?
第十讲 科学的实践观念
  一 反思基础上的前进
  1.对立环节在实践中的交融与整合
  2.“理论优位”与“实践转向”
  二 从理论到实践
  1.“科学的实践观念”概述
  2.走向科学实践
结语 科学哲学的当代重建
推荐阅读书目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 相关资料

  尽管已出版了近三十部涉猎广泛的著作,这本书却是郑毓信教授唯一一部科学哲学著作,凝练了他三十多年研究、教学、思考的精华。在这个喧嚣的、充满技术统治的世界里,若能停下匆匆的脚步细细品读这本反思科学的哲学著作,一定会受益多多。借着郑先生的引导,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对于诸多现代社会问题也必能悟得新解。   ——刘晓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笔者心目中所设定的读者,并非只是本专业的同行或学生,而是包括各个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与学生。   ——郑毓信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 作者简介

  郑毓信 1944年生。1965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198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科学哲学、数学哲学、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的专门研究;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多次赴英、美等国及我国港台地区作长期学术访问或合作研究,并先后应邀赴意大利、荷兰、德国等多所著名大学作专题学术讲演。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数学方法论入门》、《西方数学哲学》、《数学哲学新论》等专著29部;学术成果获部省级奖项6次。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6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