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2020-06-19 00:00:00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内容简介

    苟小泉所著的《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一书基于作者在博士后期间所完成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术成果,现在经过作者的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正式出版。该书以“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为考察的对象。谈到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无疑容易产生歧义。不过,作者首先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中的“ontology”作了区分,把研究限定在作为中国哲学概念的“本体”问题之中。这一论域中的“本体”是中国哲学已有的概念,与之相联系,作者所作的,实际上是关于中国哲学史上的“本体”学说及其形态的考察。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与“是论”或“存在论”(ontology)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设想
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两个世界”
  **节  “可道”世界与“常道”世界
  第二节  “可道”世界的特征
  第三节  “常道”世界的特征
  第四节  “两个世界”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可道”形态
  **节  “可道”的一般含义
  第二节  “可道”的本体论研究对象
  第三节  “可道”的本体论特征
  第四节  “可道”形态中的有限超越
第四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常道”形态
  **节  “常道”的本体论根源
  第二节  “常道”的本体论内涵
  第三节  “常道”的本体论规定
  第四节  “常道”的本体论意义
第五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道德”形态
  **节  “道德”的内涵和表现
  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
  第三节  “道德”的特征
  第四节  “道德”的诠释
第六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具象表达与象征言说
  **节  具象表达
  第二节  象征言说
  第三节  语言的意义
  第四节  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的特征
第七章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终极关怀
  **节  终极关怀的“道德”根源
  第二节  终极关怀与“道德”自觉
  第三节  终极关怀与“道德”信念
  第四节  终极关怀与“圣人”象征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作者简介

  苟小泉,1968年生于陕西省礼泉县。2008年获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职称为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哲学、本体论、伦理学、中国哲学与文化比较,发表相关论文五十余篇。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