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

  2020-06-19 00:00:00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 内容简介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梁启超的文化观念的转捩: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梁启超的先秦诸子哲学研究;梁启超的佛教哲学与佛学史研究;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梁启超对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探讨;梁启超对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之影响等。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 目录


中国哲学史学:近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之路(代序言)
引言
一 梁启超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系列成果
二 中国哲学史学史上的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
三 梁启超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式转换

**章 文化观念的转捩: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
**节 梁启超文化思想的分期
一 “四期说”
二 “三期说”
三 “两期说”
第二节 梁启超前期的文化观
一 对传统文化:淬厉本有而新之
二 对西方文化:采补所无而新之
三 梁启超的中西文明“结婚”的思想
第三节 梁启超后期的文化观
一 对西方文化的深入反思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价值的积极肯定
三 中西文明“化合”的思想

第二章 梁启超的先秦诸子哲学研究
**节 梁启超前期对先秦诸子哲学的研究
一 对先秦学术思想的宏观研究
二 对墨子思想的研究
三 对中国先秦法理学思想的研究
第二节 梁启超后期对先秦诸子哲学的研究
一 关于儒家哲学
二 关于道家哲学
三 关于墨家哲学
第三节 梁启超后期研究先秦诸子哲学之特色
一 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研究
二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 更趋深入、完善的考源镜流法
四 学术评判中的客观态度和辩证意识
五 学术研究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整体取向

第三章 梁启超的佛教哲学与佛学史研究
**节 前期对佛教教理与中国佛学史的研究
一 梁启超早年的佛教启蒙
二 对佛教教理的初步阐发
三 对中国佛教史脉络的梳理
第二节 后期对中国佛学史的研究
一 一部未完成的《中国佛教(学)史》
二 中国佛教变迁史
第三节 后期对佛学哲学的研究
一 佛教哲学的特点
二 佛教哲学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梁启超佛学史及佛教哲学研究之特色
一 以“普渡众生”为旨归,具有经世意识
二 以国外研究方法为参照,具有宏阔视野
三 以图表统计为重要法门,具有明晰优长
四 以文献学研究为基础,具有史家风范

第四章 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
**节 梁启超前期的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
一 《论私德》对清代学术的评述
二 《近世之学术》对近三百年学术史的研究
第二节 梁启超后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
一 对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的理论创构
二 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分疏
三 对近三百年哲学思想的研究
第四节 梁启超后期清代学术史研究之特色
一 全面性:全方位论列各派学术思想,双向度寻求学术发展根据
二 客观性:以忠实态度研究学术史
三 现实性:联系当时的思想实际
四 前瞻性: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五 可读性:对重要学术问题和人物勇于作出论断

第五章 梁启超对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探讨
**节 梁启超的哲学观
一 西方哲学史家的哲学观
二 现代中国哲学史家的哲学观
三 梁启超的哲学观
第二节 梁启超的哲学史观
一 历史观
二 哲学史观
第三节 梁启超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探析
一 颇具学术史特色的撰述视角
二 近乎历史主义的态度立场
三 结合中西优长的研究理路
四 注重多角度的切入方式

第六章 梁启超对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之影响
**节 梁启超与中国哲学史学科之建立
一 中国哲学史学科前史——中国传统学术史
二 近代化中国哲学史学科之建立
三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对《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影响
第二节 梁启超对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批评及反响
一 梁、胡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之争
二 梁、胡中国哲学史研究之争的余波
第三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民族化转向
一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民族化
二 张岱年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民族化
三 侯外庐对“学术中国化”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 作者简介

  陆信礼,1975年生,男,山东嘉祥人。199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哲学研究。曾在《光明日报》、《南开学报》、《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