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美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等为代表所形成的一个美学流派。本书介绍了德国以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等为代表所形成的美学流派,它不仅以德国古典哲学作为理论基础,而且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作了总结、批判。
德国古典美学 目录
一、德国古典美学的产生和形成
(一)德国古典美学产生和形成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德国古典美学的唯心主义性质
(三)德国古典美学的思想渊源
1.与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关系
2.与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关系
3.与德国理性派美学的关系
(四)德国古典美学的历史地位
二、康德
(一)生平和著作
(二)康德美学的出发点
(三)美的分析
1.无利害感
2.没有概念的普遍性
3.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
4.没有概念的必然性
5.对于“美的分析”的总注
(四)崇高的分析
1.崇高与美的比较
2.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3.康德崇高理论的缺点
(五)艺术与天才
1.艺术
2.天才
3.审美意象
4.艺术的分类
(六)康德美学思想的小结
三、费希特与谢林
(一)费希特及其哲学观点
(二)费希特的哲学观点对于当时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
(三)谢林的“同一哲学”
(四)谢林的美学思想
1.对于美和艺术的看法
2.对于艺术直觉的看法
3.对于神话和艺术发展的看法
4.对于艺术分类的看法
四、歌德与席勒
(一)歌德与席勒在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
(二)歌德论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1.对自然和美的看法
2.艺术创作应当从客观自然出发
3.自然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三)歌德论古典的与浪漫的
(四)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五)席勒的《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五、黑格尔
(一)生平和著作
(二)黑格尔的美学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在美学中的运用
1.关于矛盾是运动和发展的根源的概念
2.关于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概念
3.关于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概念
4.关于质、量相互变化的概念
5.关于内容与形式的概念
(四)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五)自然美
(六)艺术美
1.艺术美的概念
2.一般世界情况
3.情境和冲突
4.动作和人物性格
5.艺术家
(七)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
1.象征主义艺术
2.古典主义艺术
3.浪漫主义艺术
(八)各门艺术的体系
1.建筑
2.雕刻
3.绘画
4.音乐
5.诗
(九)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小结
六、对于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
(一)资产阶级右翼对于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
1.叔本华对于康德美学的批判
2.克罗齐对于黑格尔美学的批判
(二)资产阶级左翼对于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
1.费尔巴哈对于康德和黑格尔美学的批判
2.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于黑格尔美学的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和继承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德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态度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和继承
后记
蒋孔阳先生学术年表
在知识谱系中构筑学术个性——蒋孔阳与《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 作者简介
蒋孔阳, 1946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经济系。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美学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第四届副主席,上海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华全国美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上海美学学会第一、二届会长,上海市第六、七届政协委员。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