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

  2020-06-19 00:00:00  

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 本书特色

中国伦理精神有一个孕育、成长、定型的过程。对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首先让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投向遥远的神话时代,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其中蕴涵着民族伦理的基因。中国古神话中所潜在的传统伦理精神的胚胎和基因,就本体论而言是“一”,就个体道德而言是“崇德”,就社会伦理而言是“尚序”,就*高境界而言是“求中”。由此四大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圆圈式、循环式、无限提升的伦理精神生态。古神话所蕴涵的伦理精神基因,在中华民族此后的伦理演进中一再显现。 由原始浑沌的神话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在历史的岔路口,中华民族之所以走上了一条“人本”的而非“神本”的、以家庭为核心而非以个人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发展道路,是与民族童年时代的经历密不可分的。从文化的源头上看,商周时期的“人学”转向决定了中国文化“人本”而非“神本”的伦理型走向;西周时期周公的“维新”确立了家庭在伦理中的核心地位。 进入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先哲们实现了文化上的自觉与创造。以孔子为创立者的儒家思想主要围绕着“仁”与“礼”而展开;以老子为创立者的道家思想主要围绕着“道”与“德”而展开。土生土长的儒道两家的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初的自足平衡的生态结构,而儒道两家的思想都与古神话有着一定的渊源。 为了更好地说明神话在伦理精神生长史上的基因地位,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与中华文明有着巨大差异的西方文明,这一差异在神话中就有体现。古希腊神话中关于诸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命运观以及正义观,其中所体现出的神人对立、崇尚力量、崇尚个性、崇尚自由的伦理精神明显不同于中国古神话。 对伦理精神的探源,除了需要从历史的事实层面给予回答之外,还需要从逻辑的理论层面回答伦理的价值本源是什么。中国传统伦理以家庭血缘为本源,而西方伦理以宗教上帝为本源,体现出中西文明的不同偏好。通过分析比较得知,在中国伦理价值本源的预设问题上,血缘优于宗教。 对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是为了解决当下的伦理难题。现代性社会中伦理的命运多舛、道德的困境频现,要想实现伦理精神发展的新飞跃,仍然需要我们回溯伦理精神的源头,探求解决问题的密码,通过“温故”而“知新”。

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 目录

**章中国古神话与传统伦理精神一、古神话与伦理精神二、本 一三、崇 德四、尚 序五、求 中六、从潜在走向自在第二章中华民族伦理的路径选择一、商周时期的“人学”转向二、周公的“维新”第三章《论语》中的伦理精神一、孔子及其《论语》二、孔子论仁三、孔子论礼四、儒家思想的神话渊源第四章《道德经》中的伦理精神一、老子及其《道德经》二、“道”与“德”的本体论意义三、“道”与“德”的伦理学意义四、老子的处世原理与人生态度五、老子修身养性的方法六、道家思想的神话渊源第五章古希腊神话与西方伦理精神一、创世神话——诸神的关系二、人类起源神话——神与人的关系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念四、古希腊神话中的正义观念第六章伦理价值本源的预设一、伦理的价值本源:宗教还是血缘?二、道德的宗教情结三、家庭血缘与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余论现代性社会的伦理命运与道德困境一、现代性社会的伦理命运二、现代性社会的道德困境参考文献后记

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 作者简介

赵庆杰:伦理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在《人文杂志》、《天津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参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道德发展与和谐伦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伦理启蒙》(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出版《家庭与伦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发表论文《道德的宗教情结》(《人文杂志》2005年第2期)、《家庭与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江苏社会科学(教育文化版)》2005年12月)、《道德、上帝与人文精神》(《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1期)、《儒家思想的神话渊源》(《华夏文化》2003年第3期)、《中国传统伦理的神话渊源》(《华夏文化》2002年第2期)等。

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