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学术史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首先探讨宗教现象学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概念,同时阐明了舍勒、奥托、列欧、伊利亚德等人在宗教现象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地位。本书的第二部分探讨狄奥多若、奥古斯丁、波爱修、阿奎那等古典宗教思想家以及施特劳斯、桑德尔等当代政治哲学家在宗教伦理方面的理论贡献。
宗教学学术史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长期从事宗教学学术史研究,本书涉及本领域研究相对薄弱的两个环节,属于前沿问题研究。获得2014年清华大学文科出版基金的资助。
宗教学学术史问题研究 目录
**章
引论
**节 学术史研究的历程:回顾与反思
第二节 宗教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宗教学学术史的伦理问题研究
**部分
宗教现象学的问题与方法
第二章
荷兰—斯堪的纳维亚学派的宗教现象学**章
引论
**节 学术史研究的历程:回顾与反思
第二节 宗教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宗教学学术史的伦理问题研究
**部分
宗教现象学的问题与方法
第二章
荷兰—斯堪的纳维亚学派的宗教现象学
**节 蒂勒与商特皮
第二节 克瑞斯腾森:“现象学家应该虚己”
第三节 索德布鲁姆的“圣俗之分”
第三章
奥托:从“神圣”到“圣秘”的现象学还原
**节 “圣秘”:纯粹的神圣
第二节 “圣秘”的诸要素
第三节 “圣秘”的结构与特征
第四节 奥托的宗教现象学方法
第五节 宗教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第四章 舍勒:宗教语言与现象学表述进程
001
001
007
030
043
045
046
048
054
059
060
067
078
096
111
126
xii
宗教学学术史问题研究
**节 “绝对域”与神圣价值
第二节 “宗教行为”
第三节 “遮诠神学”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
第四节 “宗教与形而上学的整合体系”
第五节 现象学的自负与现象学的谦卑
第五章 海德格尔:“形式指引”与宗教生活现象学
**节 “形式指引”
第二节 形式指引与基础存在论
第三节 诠释学“嫁接”于现象学
第四节 宗教生活现象学
第六章 凡·德·列欧:宗教的类型学与诠释学
**节 “宗教”“现象”与现象学
第二节 “理想型”与宗教类型学
第三节 “同感”“领悟”与宗教现象学的诠释
学路线
第四节 从方法论角度看列欧的宗教现象学的
特点和成就
第七章 伊利亚德:神圣时空与宗教现象的结构
**节 整体的神圣
第二节 “显圣”“神圣时空”与“象征”
第三节 “宗教人”
第四节 “范型”“结构学”与“形态学”
128
132
135
144
145
150
151
159
166
172
184
186
188
194
204
210
211
214
220
223
第二部分
宗教学学术史的伦理之维
第八章 狄奥多若:“身论”与“人格”概念的起源
**节 本体论类比与狄奥多若的“身论”
第二节 “身”的三重玄义与“人格”概念的
起源
第九章 奥古斯丁:《忏悔录》及其伦理思想
**节 奥古斯丁与《忏悔录》
第二节 原罪论、恶非实体论、意志论道德心
理学
第十章 波爱修:道德必然导向宗教
**节 哲学的慰藉
第二节 道德必然导向宗教
第三节 古典时代与中世纪的思想桥梁
第十一章
阿奎那:《〈伦理学〉评注》与亚里士多
德伦理学
**节 阿奎那与《〈伦理学〉评注》
第二节 人性论、自然法与美德伦理
第十二章
施特劳斯:“犹太问题”与新保守主义宗
教伦理
**节 犹太问题与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
第二节 新保守主义的宗教伦理
第三节 新保守主义与新宗教右翼结盟的宗教
伦理基础
227
229
230
238
244
245
250
256
256
262
266
269
269
275
281
282
292
295
第十三章 桑德尔:宗教与政治中的道德问题
**节 宗教与美国政治中的道德争论
第二节 千禧年主义、奥古斯丁传统与政治
伦理
第三节 桑德尔:公民共和主义与政治中的道
德问题
第十四章
审慎与尊重他者:宗教学的伦理立场反思
**节 缪勒:译名之争与宗教对话伦理
第二节 多重参与和尊重他者:重审耶佛对话
的三种模式
第十五章 结语
**节 宗教现象学的理论得失及其学术影响
第二节 宗教伦理问题研究的若干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跋
303
303
314
342
357
357
374
389
389
397
403
422
441
信息
宗教学学术史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
朱东华,男,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景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中心”主任。获奖情况:(1)2006年:博士论文《鲁道夫•奥托的努秘学的现象学特征》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2010年: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