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古代哲学通史

  2020-06-19 00:00:00  

中国古代哲学通史 本书特色

本书结构层次分明,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从春秋末年起到1840年鸦片战争止的中国古代哲学。“总论”宏观概述中国哲学的含义、基本问题、发展历程、精神韵味;“原创期:百家争鸣”“展开期:三教并立”“高峰期:理学行世”中观概述各个时期的语境、文本、话题、学派;每个中观概述下面又具体绍述每个学派代表性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本书的创新性在于,作者力图克服以往中国哲学史教材不够中国、不够哲学、不够历史的缺憾,写出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见的有个性、有见识的中国哲学史教材,里面有很多创新的想法和理论;除此之外,书稿以问题域的方式展开每位思想家的思想,有利于读者对该思想的深入反思和认识。

中国古代哲学通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有“特色”的《中国古代哲学通史》。●它“够”中国。抛弃教条主义“两军对战”式的剪裁,立足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实际,呈现中国古代哲学的真实情况,反映中国古代哲学的独到精神和韵味。●它“够”哲学。舍弃“拿来主义”多重史料的堆砌,立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体现中国古代哲人的问题意识,反映中国古代哲人的独特方法和智慧。●它“够”历史。放弃“一揽子”式的人物选择,立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体现中国古代哲人的批判继承,反映中国古代哲学的“元亨利贞”。

中国古代哲学通史 目录

目 录自序 中国哲学史应当重写…………………………………1总论 **章 中国特有的哲学……………………………………3**节 哲学三义…………………………………3第二节 哲学三性…………………………………7第三节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10第四节 中国哲学发展前景………………………12第二章 基本问题……………………………………………16**节 回到中国哲学自身………………………16第二节 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0第三节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26第三章 主要内容……………………………………………31**节 总体格局…………………………………31第二节 发展阶段…………………………………36 先秦的奠基期:百家争鸣……………………36 汉唐的展开期:三教并立……………………37 从宋到清的高峰期:理学行世………………37第三节 主要问题…………………………………39 两一关系问题…………………………………39 知行关系问题…………………………………40 义利关系问题…………………………………42第四节 儒家哲学概述……………………………44第五节 道家哲学概述……………………………46第六节 佛教哲学概述……………………………49第四章 精神韵味……………………………………………52**节 自强不息…………………………………53第二节 实事求是…………………………………57第三节 辩证逻辑…………………………………61第四节 以人为本…………………………………63第五节 内在超越…………………………………72第六节 有容乃大…………………………………79奠基期:百家争鸣 第五章 奠基期概况…………………………………………85**节 哲学产生的语境…………………………85 由于经济的发展,哲学产生成为可能………85 由于社会转型的需要,哲学产生成为可能…86 由于文化的积累,哲学产生成为可能………87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起步…………………………88第三节 主要话题…………………………………93第四节 主要学派…………………………………94第六章 道家天道学…………………………………………97**节 老子发其端………………………………97 其人其书………………………………………98 如何以道释物?………………………………99 如何以道看人?………………………………103 如何辩证思维?………………………………107 如何以道救世?………………………………110第二节 庄子集大成………………………………112 其人其书………………………………………112 怎样看待道与物同在?………………………115 道对人的价值何在?…………………………120 怎样以道应世?………………………………124第七章 儒家人道学…………………………………………127**节 孔子发其端………………………………129 其人其书………………………………………129 如何从天道转向人道?………………………130 如何从“无知之行”转向“有知之行”?…133 什么是人道学的内涵?………………………135 如何把握中庸之道?…………………………139 理想社会何在?………………………………141第二节 孟子论仁学………………………………143 其人其书………………………………………143 何谓理想之治?………………………………145 怎样看待人性?………………………………148 性善的根据何在?……………………………150 自我怎样完善?………………………………153第三节 荀子论礼学………………………………155 其人其书………………………………………155 如何以礼治国?………………………………157 为何施行教化?………………………………159 天人关系怎样?………………………………162 物理何以可知?………………………………165第八章 墨家的人天学………………………………………169**节 墨子其人其书……………………………169第二节 何谓人的本质?…………………………172第三节 如何看待人际关系?……………………174第四节 人格的担保何在?………………………180第五节 知识何以可能?…………………………181第九章 名辩思潮与名家……………………………………184**节 名辩思潮的活跃…………………………184第二节 惠施怎样看待同异?……………………189 其人其书………………………………………189 历物十事………………………………………190第三节 公孙龙怎样看待坚白?…………………193 其人其书………………………………………193 白马论…………………………………………193 坚白论…………………………………………195 指物论…………………………………………196第十章 法家治道学…………………………………………197**节 早期法家的探索与实践…………………198第二节 韩非的法治理论…………………………200 其人其书………………………………………200 如何以理解道?………………………………201 人与人的现实关系怎样?……………………205 法术势如何结合?……………………………207展开期:三教并立 第十一章 展开期概况………………………………………213**节 语境的变化………………………………213 汉初的选择……………………………………213 魏晋的转型……………………………………215 唐代的定格……………………………………217第二节 文本的整理………………………………218 经学的文本……………………………………219 玄学的文本……………………………………220 佛教的文本……………………………………220 道教的文本……………………………………221第三节 话题的转换………………………………221 天人关系………………………………………222 体用关系………………………………………223 此岸彼岸关系…………………………………224第十二章 经学的建构与解构………………………………226**节 儒学的经学形态…………………………226 经学的形成……………………………………227 今文经学………………………………………228 谶纬思潮………………………………………230 古文经学………………………………………232第二节 董仲舒的天人学说………………………233 其人其书………………………………………233 如何以天论人?………………………………234 如何以天论政?………………………………237 如何制约君权?………………………………241第三节 王充的天人学说…………………………244 其人其书………………………………………244 天在人上还是在人外?………………………246 天是自然的还是神秘的?……………………248 认知的途径何在?……………………………250 福德是否一致?………………………………253第十三章 玄学与体用之辨…………………………………256**节 玄学简述…………………………………256 玄学的兴起……………………………………256 主要问题………………………………………259 主要派系………………………………………262第二节 王弼的贵无论……………………………264 其人其书………………………………………264 名教根基何在?………………………………265 何为万有的本体?……………………………268 如何把握本体?………………………………270第三节 裴?的崇有论……………………………273 其人其书………………………………………273 何为终极之道?………………………………275如何以儒解老?………………………………277第四节 郭象的独化论……………………………278 其人其书………………………………………278 如何回应有无之辩?…………………………279 本体如何为人所用?…………………………282 如何处理名教与自然关系?…………………284第十四章 中国佛教哲学……………………………………287**节 佛教中国化………………………………287 宗旨要义………………………………………288 精神需求………………………………………295 理解诠释………………………………………299 综合创新………………………………………304第二节 华严宗的般若学…………………………305 法藏与宗密其人其书…………………………305 如何化解学术差异?…………………………306 彼岸与此岸如何统一?………………………309第三节 禅宗的解脱学……………………………311 慧能其人其书…………………………………311 如何看待佛性?………………………………313 如何领悟佛性?………………………………315第十五章 道教哲学…………………………………………318**节 道教简述…………………………………318 从道家到道教…………………………………318 中国特色………………………………………322 演化过程………………………………………324第二节 葛洪与外丹学……………………………324 其人其书………………………………………324 为何说“道即是玄”?………………………325 成仙的途径何在?……………………………327第三节 司马承祯与内丹学………………………329 其人其书………………………………………329 何处求取丹药?………………………………329 如何修炼内丹?………………………………331高峰期:理学行世 第十六章 高峰期概况………………………………………335**节 新的语境…………………………………335第二节 文本以及讲法的转换……………………337第三节 新的话题…………………………………339第四节 发展历程与学派分殊……………………343 北宋五子初创理学……………………………343 朱熹集正统理学之大成………………………344 陆九渊转向心学………………………………344 王阳明宣告正统理学终结……………………345 朴学的兴起……………………………………345第十七章 宋明理学的草创…………………………………348**节 开山者周敦颐……………………………348 其人其书………………………………………348 是否有儒家精神安顿模式?…………………349 儒家精神安顿的本体论依据何在?…………351儒家精神安顿如何实现?……………………354第二节 奠基者程氏兄弟…………………………356 其人其书………………………………………356 礼教根基何在?………………………………357 如何从天理看人性?…………………………361 如何成就儒者?………………………………363第十八章 集大成者朱熹……………………………………365**节 其人其书…………………………………365第二节 天理的诠释………………………………367 怎样看待理事关系?…………………………367 怎样看待理气关系?…………………………369 怎样看待一多关系?…………………………371第三节 人性的诠释………………………………373 如何看待人性的二重性?……………………373 如何看待心性的二重性?……………………375 如何看待理欲关系?…………………………377第四节 知行观的展开……………………………381 知行关系如何?………………………………382 格物与致知关系如何?………………………383 何为“切己工夫”?…………………………385第十九章 陆王心学…………………………………………388**节 陆九渊的转向……………………………389 其人其书………………………………………389 理在天上还是在心中?………………………390 务外还是内省?………………………………393第二节 王阳明的终结……………………………396 其人其书………………………………………396 何为儒学本体论的核心?……………………398 知行怎样合一?………………………………403 本体与工夫怎样统一?………………………407第二十章 张王气学…………………………………………413**节 张载的气本体论…………………………414 其人其书………………………………………414 万物真实性的依据何在?……………………415 如何从气本体论看人性?……………………421 何谓“天人合一”?…………………………423第二节 王夫之的道器论…………………………427 其人其书………………………………………427 如何摆正道器关系?…………………………429 如何摆正两一关系?…………………………430 如何摆正知行关系?…………………………432 如何摆正理欲关系?…………………………435 如何摆正理势关系?…………………………436第二十一章 清初朴学………………………………………438**节 明清之际的学术转型……………………438第二节 戴震的哲学思想…………………………445 其人其书………………………………………445 何谓“形而上”?……………………………447 在知识论上天人能否合一?…………………449理欲是否兼容?………………………………452 中国古代哲学的终结…………………………455后 记…………………………………………………………457信息

中国古代哲学通史 作者简介

宋志明,男,1947年生于吉林市。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为该校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该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哲学分会委员、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现代新儒家研究》《中华儒学源流》《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熊十力评传》《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冯友兰学术思想研究》《批孔与释孔——儒学的现代走向》《中国传统哲学通论》《中国现代哲学通论》《新儒学的现代走向》《中国近现代哲学四论》等30余部,发表论文250余篇。被评为北京市第八届高校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古代哲学通史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