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庄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

  2020-06-18 00:00:00  

庄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 本书特色

  王玉彬*的《庄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将庄子在 “轴心时代”的哲学贡献称为“心的突破”,并认为其有三维内涵:“个体化心灵”之挺立、“本体化心灵”之呈现以及“心灵化生存”之创辟。“个体化心灵”之挺立意味着庄子关注的是个体生命如何独立而逍遥地存在于世间的问题;“本体化心灵”的呈现是经由“心”与“道”的理论融合而实现的,庄子由之而营构出了蕴含着“虚”、“通”、“真”、“和” 等特征的“常心”;“心灵化生存”的创辟则《意味着庄子哲学非仅止于“精神境界”,只有从“形一知一情一志—物一世”构成的“现实性生存境域”中跋涉而过,个体方能成就“游心”、“游世”的本真之存在方式。 在此基础上,本书以《庄子》内七篇为文本材料,以先秦时代的哲学突破为理论背景,以“心”为庄子哲学之“道枢”或“环中”,以“天”、“道”、 “德”、“命”、“形”、“知”、“情”、“志” 、“物”、“世”等概念的统合为“整体性存在境域 ”,而对庄子哲学进行了“心以贯之”的哲学诠释与理论重建。

庄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 目录

导言**章  “心的突破”    ——轴心时代背景下的庄子哲学及其特质  **节  春秋时期的哲学突破    一、王官之学:“宇宙王制”与“德礼体系”    二、老子:“道的突破”      三、孔子:“仁的醒觉”    第二节  “心”义源流    一、西周时期的心灵观念    ——以《尚书》、《诗经》为中心    二、春秋时期的心灵观念    ——以《左传》、《老子》、《论语》为中心    三、战国时期的心灵观念    ——以思孟学派、稷下道家为中心  第三节  庄子:“心的突破”    一、“自事其心”:“个体化心灵”之挺立    二、“常心”:“本体化心灵”之呈现    三、“游心”:“心灵化生存”之创辟  第四节小结第二章  灵府与心斋  **节  独成其天    一、天人之辩:“方之外”与“方之内”    二、天人关系:“不相及”、“不相胜”    三、天与心:“天府”与“灵府”  第二节  唯道集虚    一、“若有真宰”     二、道与气:“虚”与“通”    三、道与心:“心斋”与“坐忘”   第三节  其德甚真      一、“德不形”     二、德与命:“託不得已以养中”    三、德与心:“真”与“和”  第四节  小结第三章  忘形与真知  **节  形有所忘    一、成  形    二、形化与物化    三、形与礼:“有人之形,故群于人”     四、形与心:“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第二节  其知情信     一、物论:“有待”与“无涯”     二、是非:“言未定”与“辩无胜”     三、知与道:“知止乎其所不知”    四、知与心:“莫若以明”  第三节  小结第四章  无情与一志  **节  无人之情    一、哀乐之情与礼乐    二、好恶之情与是非、生死    三、“人故无情”  第二节  自喻适志    一、“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二、一志与神凝    三、满志与适志  第三节  小结第五章  乘物与游世  **节  乘物以游心    一、物与道:“道通为一”    二、物与心:“乘物”与“游心”  第二节  虚心以游世    一、“以物为事”    二、“无用之用”    三、世与心:“虚心”与“游世”  第三节  小结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庄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