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嘱托

  2020-06-18 00:00:00  

嘱托 本书特色

众生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素有三种:**,是与无常相违的常执;第二,是与痛苦相反的乐执;第三,是与无我相抵触的我执。有了这三种执着,就会造作善恶之业。造了善业,就流转于人天等善趣;造了恶业,就投生于地狱等恶趣,始终无法超越轮回而获得解脱。脱离轮回获取解脱的原因,并不在于外面,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所谓自身,并非指自己的身体,而是指思想或者精神。通过推翻三种执着,才能解决精神的束缚;如果不断除或者毁坏这三种执着,就永世不得解脱。三法印不但是释迦牟尼佛的观点,也是十方三世诸佛共同的观点。任何一位佛陀出世转法轮,都会讲到三法印。也可以说,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法,都离不开三法印;无论诸佛前前后后从任何一个侧面所宣讲的一切法,其根本的精华,就是三法印。甚至包括密宗,虽然在密宗的不共见解中,会讲到空性和光明,但同时密宗肯定也会讲到无常、痛苦等等。

嘱托 内容简介

佛陀在入涅槃之前,特别交代后学者学习“四依法”,用这四个标准辨别佛法的真伪,唯恐后人被人欺骗,故教诫后人,千万不要迷信。 在释迦牟尼佛即将示现圆寂的时候,有弟子曾询问释迦牟尼佛:佛陀圆寂以后,如果有外道或者其他人前来讲法,并宣称其所讲内容就是佛法,我们应当怎样去区分其真假正伪呢?佛陀回答说:在我圆寂之后,无论任何一种法门,或者任何一个人所说的内容,如果能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亦即三个法印,就是正法;如果不但不具备三个法印,而且与三个法印背道而驰,就不是真正的佛法。由此可见,三法印是辨别正法与非法,佛教与伪佛教的界限。要认定什么是佛法,就需要以这三个法印来印证或者辨认。 “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别真,痛矣不识者,罪深乃如是”阿难这首偈子,是非常悲痛说出我们众生的业障深重,没有能力辨别真妄。“值”是遇到,遇到佛法的人不多。 本书引导我们如何抉择真正的善知识,什么才是真正的菩提光明之路。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佛陀亲自宣讲的四依法和四法印,由大善知识慈诚罗珠堪布智慧诠释,引导我们如何智信佛教,不盲从,不迷信。做一个真正续佛慧命的佛子。 如果你对佛教存在一些疑惑,也请阅读这本书,了解来自两千五年前佛陀的智慧和慈悲,解除你心中的疑惑。 

嘱托 目录

上 篇 不可不知的四法印**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一) /3一 宣讲四法印的必要/3二 四法印的见解/8第二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二) /19有漏皆苦/19第三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三) /34诸法无我/34第四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四) /54诸法无我(下) /54涅槃寂静/78第五章 四法印的修法与见解(五) /80空性的修法/87第六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六) /103第七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七) /126诸行无常的修法/128有漏皆苦的修法/135无我的修法/138下 篇 四依法总述/145一 四依法的内容/145二 四依法的顺序/145三 四依法与闻思修的关系/146**章 依法不依人/148第二章 依义不依语/160一 何为依义不依语/160二 依义不依语的分别/160三 为何要依义不依语/164四 密宗特殊的依义不依语/166五 何时抵达依义不依语的真实境界/167第三章 依了义经? 不依不了义经/170一 界定了义与不了义的标准/170二 宣说不了义法的因由/174三 世俗与胜义的终极答案/178四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经的结果/179第四章 依智不依识/183一 何谓识与智/183二 识和智的区分方式/184三 区分“识” 与“智” 的要点/185四 误区——认“识” 为“智” /190五 依智不依识的意义/191六 依智不依识的具体修行次第/192七 为什么要依智不依识/194八 结尾/195

嘱托 作者简介

慈诚罗珠,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1984年于藏区之佛法重镇——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出家,依止当代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潜心深入经藏,刻苦学习。经过多年努力,精通了显宗五部大论及密宗之续部,并获得堪布学位。20多年来,曾于喇荣五明佛学院担任教学重任,培育出为数众多的僧才。20世纪90年代至今,堪布更着力于深入研究西方科学与哲学,期以更贴近现代人的方式弘扬佛教文化。曾分别前往欧美和东南亚各地,就心灵、禅修、显密佛法等课题进行了学术交流、演讲与开示。  堪布又深入汉藏各地,宣导艾滋病防治、环保、素食、教育、戒杀护生等理念,同时讲授显密佛学正见与实修窍诀,引领各阶层人士踏上闻思修行解脱之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又于积极在藏区建立图书馆、创办学校、弘法之余,勤写不辍。先后出版了藏文版的《堪布慈诚罗珠全集》(民族出版社),中文版的《慧灯之光》系列丛书(西藏出版社、海南出版社),以及《生命的真相》、《慧语莲灯》、《我们为何不幸福》等著作。

嘱托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