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a study 本书特色
罗森将《理想国》视为为精心安排的整体,侧重于研究论点表述的戏剧形式。他的解读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与前人(如:施特劳斯和他的学生认为此对话是“反讽性”的)都不尽相同。罗森试图解答这个问题:柏拉图撰写对话的意图是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是否认为对话中构建的“理想城邦”真的是可欲的?*后罗森试图说明,显示哲学和政治实践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可能正是柏拉图的意图——富有吸引力的哲学前提,如若实践为现实将导致概念上的自我不一致和政治灾难。哲学进入城邦,不是作为秘密入侵者,而是作为改造城邦的工具。在这种改造中,哲学将在改善人们生活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一桩危险事业,但在柏拉图看来,冒这个险值得。对此,我还要补充一点:我们不应错误地认为,《理想国》的革命信息就是柏拉图的全部政治教诲,或者甚至就是要建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开放和进步的社会。在柏拉图看来,哲学社会就是一个封闭社会,它要防止其公民染上心灵的疾病。柏拉图的革命意在保护我们免受自然的攻击,而不是支配自然。
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a study 内容简介
美国知名哲学家、古典学家罗森对柏拉图《理想国》的系统阐发
1. 在英语世界,柏拉图研究曾为分析哲学出身的哲学家所占据,倾向于孤立地分析对话中单个的论证。而罗森(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致力于将柏拉图对话视为整体,现在哲学界已经就柏拉图的对话达成这样的共识,即:就对话文体的特殊性而言,论证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能脱离提出论证的戏剧背景以及文本的上下文进行研究,研究者必须考虑到柏拉图的对话的文学整体性。
2. 《理想国》剑桥版编者费拉里(g.r.f.ferrari)评价此书时说:“罗森在柏拉图为他敞开的空间中,对《理想国》做出了专业的、全面的、根本而言原创性十足的解释,值得柏拉图的每一个深思熟虑的读者关注。
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a study 目录
中译本说明
序言
导言
**部分
一克法洛斯和玻勒马霍斯
二忒拉绪马霍斯
三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
第二部分
四教育之一:奢华的城邦
五教育之二:净化的城邦
六正义
七女人的戏剧
第三部分
八可能性
九哲人的天性
十善、线段划分和洞穴:哲人的教育
第四部分
十一政治的蜕化
十二幸福和快乐
十三哲学与诗之争
十四不朽的灵魂
结语
索引
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a study 作者简介
作者 斯坦利·罗森( Stanley Rosen)(1929—2014)一生中出版了20部著作,超过125篇论文,在柏拉图、黑格尔、海德格尔以及尼采研究方面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学术贡献。他的著作被翻译为包括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中文在内的多国文字。罗森的处女作是1968年出版的《柏拉图的<会饮篇>》。在他学术生涯晚期,又发表了大量对柏拉图形而上学和政治学思想的研究,其中包括《柏拉图的<智者篇>》(1983),《柏拉图的<政治家篇>》(1995),以及我们现在准备出版的这一部《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义疏》(2005)。他的著作几乎可以说是改变了当时英语世界对柏拉图研究的径路。在《柏拉图的<会饮篇>》出版之前,英语世界的柏拉图研究为分析哲学出身的哲学家所占据,倾向于孤立地分析对话中单个的论证。而在罗森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的努力之下,现在哲学界已经就柏拉图的对话达成这样的共识,即:就对话文体的特殊性而言,论证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能脱离提出论证的戏剧背景以及文本的上下文进行研究,研究者必须考虑到柏拉图的对话的文学整体性。译者 朱学平,男,湖南桃源人,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和法哲学研究。出版有专著《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青年黑格尔思想的形成与演进》(2010年),译有拉兹《实践理性与规范》(2011年)、阿维纳里《黑格尔的现代国家理论》(即出)、罗森《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