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禅宗十日谈

  2020-06-18 00:00:00  

禅宗十日谈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对禅宗有很深的研究,厚积薄发,以简驭繁,用通俗的文字汇为成一本内涵广泛的禅宗面面观。通过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从“达摩禅”到“东山法门”、“渐修”和“顿悟”、从《百丈清规》看禅门戒律、“一花开五叶”等“十日谈”,可以让一般读者得到有趣的禅宗知识。     本书首先从富有传奇色彩的“拈花微笑”介绍禅宗*初的缘起;再从“达摩西来”谈到祖师禅传入中国的渊源;接下来便重点介绍“慧能南禅的崛起”及其门下“一花开五叶”的盛况;当然,还得从“百丈清规”谈到“丛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化;然后,不得不涉及禅宗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与道家、理学、文学艺术乃至武术的关系;*后介绍了“盎然”的禅意“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通观十篇,各自成章,而又一气呵成。本书的几位作者,都是对佛教、哲学和文学艺术等造诣精深的学者,厚积薄发,以简驭繁,汇为这一本字数不多而内涵广泛的禅宗面面观。相信本书会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

禅宗十日谈 目录

序**日 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佛教禅学与“教外别传”的禅宗第二日 从“达摩禅”到“东山法门”——早期禅宗的学说和传承第三日 “渐修”和“顿悟”——慧能南宗禅的崛起第四日 从《百丈清规》看禅门戒律——禅宗的丛林制度第五日 “一花开五叶”——南禅五家的宗风第六日 “一颗圆光含万象”——禅宗和道家思想第七日 “自性”与“良知”——禅宗与宋明理学第八日 幽深清远的诗画意境——禅宗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第九日 “禅拳如一”的少林武功——禅宗和中国武术第十日 禅意盎然——禅宗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后记

禅宗十日谈 节选

《禅宗十日谈》作者对禅宗有很深的研究,厚积薄发,以简驭繁,用通俗的文字汇为成一本内涵广泛的禅宗面面观。通过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从“达摩禅”到“东山法门”、“渐修”和“顿悟”、从《百丈清规》看禅门戒律、“一花开五叶”等“十日谈”,可以让一般读者得到有趣的禅宗知识。

禅宗十日谈 相关资料

第一日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佛教禅学与“教外别传”的禅宗业露华一次,大梵天王率诸天前往灵鹫山听佛祖释迦牟尼说法。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尊敬,也为了让众生获得大利益,大梵天王将一枝象征纯洁、高贵的金色波罗花献给佛陀。孰料,佛陀接过花后一言不发,只是手持金波罗花向与会大众展示。在座的诸佛弟子、诸护法天王面面相觑,莫测高深。唯独侍立在佛陀身边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从此,一种作为“教外别传”的佛法以摩诃迦叶为印度初祖,有了自己独立的传承法脉。然而,记载这则故事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是宋代以后才流传开来的,在此之前,从未见过任何人提及。那么,禅宗起源的真相究竟如何?它是否只是佛教禅学诸多分支中的一支?它同代表印度各教派修持传统的“印度禅”又是什么关系?佛教起源于印度,然而佛教禅宗则创立于中国,因而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同印度宗教学说的融合与吸收,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佛教徒对印度传来的佛教思想的创新和革命。唐宋以后,佛教的禅宗发展很快,经过历代禅师们的发扬光大,很快使禅宗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禅宗的思想学说对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如此,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禅宗的教义学说还传到了朝鲜、日本等邻国,并且同样对这些国家的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代,西方许多哲学家越来越注意到东方哲学思想和宗教学说中所包含的深奥的精神内涵,于是东方的宗教哲学和教义思想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中国、日本的学者和宗教界人士的宣传介绍,特别是日本禅学家铃木大拙的大力弘扬,在西方形成了一股对禅的研究和实践的热潮。禅的思想学说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灵山法会”说起说到禅宗的起源,禅师们就会向你津津乐道地叙说起关于灵山会上,世尊释迦牟尼“拈花示众”的故事:相传,当年佛祖释迦牟尼经常在灵鹫山上,聚集众弟子演说佛法。有一次,经常率领诸天前来听闻佛陀说法的大梵天王,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尊敬,同时也是为了能使众生获得大利益,即以一枝金色波罗花(波罗是梵语音译优波罗、或优钵罗之简称,是莲花的一种。古代印度习俗,以莲花代表纯洁、高贵之意,佛教中常以莲花代表佛法。)献给佛陀。佛陀未发一言,只是手持此金波罗花,高高举起,向与会大众展示。当时在座的诸佛弟子、

禅宗十日谈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