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精神-(第三版) 内容简介
《哲学的精神(第3版)》系一部导论性哲学著作,也是北京大学全校通选课“哲学导论”和“哲学与人生”的指定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哲学的五大法门;什么是哲学;哲学的起源;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实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悲剧;什么是性爱;上帝存在吗;为什么会有恶;什么是自由;哲学的终结等。全书围绕上述主题,介绍了泰勒斯以来(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风貌。 《哲学的精神(第3版)》立足于原著,用平实的语言把哲学爱好者带入哲学。为了增加可读性,《哲学的精神(第3版)》配有大量的图片资料。 《哲学的精神(第3版)》适合各专业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广大哲学爱好者。
哲学的精神-(第三版) 目录
导论 学习哲学的五大法门
一、在东西方哲学的比较中把握(西方)哲学的基本特点
二、在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中明确学习哲学(史)的意义
三、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梳理(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线索
四、在哲学家的原著中品味原汁原味的思想盛宴
五、在同情与批判中展开与历史上哲学家的对话
**章 什么是哲学
一、以逻辑的方式追求究极智慧
二、无用之用,众用所基
三、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四、哲学与个人气质
五、哲学的部门与分支
第二章 哲学的起源
一、轴心时代与三大哲学传统
二、哲学的起源:闲暇、惊异、自由和理智态度
第三章 什么是正义
一、柏拉图的正义论
二、罗尔斯的正义论
三、诺齐克的正义论
第四章 什么是实体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二、近代的实体学说
第五章 什么是真理
一、古代真理观
二、近代真理观
三、现当代真理观
第六章 什么是善
一、柏拉图:善就是灵魂的和谐
二、亚里士多德:善就是幸福
三、康德:善良意志
四、功利主义:*大幸福
第七章 什么是美
一、柏拉图:由于美本身,美的事物才是美的
二、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
三、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l生显现
四、叔本华:审美形而上学
第八章 什么是悲剧
一、亚里士多德:怜悯、恐惧及其宣泄
二、黑格尔:矛盾的;中突与和解
三、弗洛伊德:性的满足
四、尼采:日神与酒神
第九章 什么是爱欲
一、同体神话
二、柏拉图式的爱
三、叔本华的性爱形而上学
四、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十章 上帝存在吗
一、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
三、托马斯·阿奎那的目的论证明
四、康德的道德证明
五、帕斯卡尔的打赌证明
第十一章 为什么会有恶
一、奥古斯丁的神正论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正论
三、莱布尼茨的神正论
第十二章 什么是自由
一、古代的自由观
二、斯宾诺莎的自由观
三、霍尔巴赫的自由观
四、康德的自由观
五、萨特的自由观
第十三章 哲学的终结
一、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
二、德里达:形而上学的解构
三、罗蒂:后哲学文化
后记
修订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哲学的精神-(第三版) 节选
《哲学的精神(第3版)》: 很多人留恋苏格拉底和智者“做哲学的方式”,他们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哲学就在市场上,在人群中。实际上,这种做哲学的方式在古希腊并不具有代表性。希腊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带有“学派”的特征: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埃利亚学派、柏拉图学园、逍遥学派等。哲学家们的思想主要是在学派内部酝酿、成熟、传播和发展的,当然,这些学派或学园都有一个数量庞大的“粉丝团体”,所以,在很多学派中都有“里圈”和“外圈”之分。“里圈”限于学派的内部成员,进行深奥、艰深的学术探讨;“外圈”则面向更为广泛的哲学爱好者。“里圈”类似于今天大学的“哲学系”,“外圈”则类似于现在大学的“通选课”。 比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一个集宗教、政治、学术为一体的团体,团体成员近三百人,遵守很多的规范和戒律,并且宣誓永不泄露学派的秘密和学说。新加入团体的人处于“外圈”,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考验,严格筛选出来的人才有资格隔着帘子听毕达哥拉斯的晚课。再过若干年(约为5年),经过音乐和数学的长期熏陶,灵魂已经变得纯洁宁静的时候,才可以见到毕达哥拉斯本人。他们之所以严格限制“里圈”的人数,是因为“并不是他们的所有教义都适合所有人听”。关于柏拉图学园,《柏拉图对话录》给人的印象是:它是向全社会开放的,大众都可以自由参加。实际上,它也有严格的“里圈”和“外圈”之分。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柏拉图*深奥、*重要的思想都是在学园内部展开的,而且是以口授的方式传授的,而柏拉图写出来的对话只不过是哲学普及读本。学园不仅教授哲学,而且研究自然科学,所以,在学园的大门上赫然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汉密尔顿说:“严格的入学考试捍卫了雅典学园的荣誉,显然,合格的青年人面对的将是艰辛而漫长的学业,其中以逻辑学和数学为主,哲学似乎只是少数精英的奢侈品,对素质平平的人来说,能够接触神圣哲学的机会并不多。”亚里士多德的“学园”也带有教派团体的性质,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据说亚里士多德本人开设两种课程,上午是与“里圈”的高级弟子讨论专业问题,晚上则向更为广泛的听众做通俗讲座。他的通俗讲座极受欢迎,慕名而来的学生达两千人之多。 到了20世纪,哲学的专业化与通俗化的问题以更为尖锐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统治了西方英语世界的分析哲学“倾向于认为哲学是一种专门的科学职业,他们有时会明确反对‘哲学应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个观点”。而一直统治着欧洲大陆的存在主义哲学则把哲学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倾向于将哲学视为一种普遍的学科,几乎涵盖了一切能够帮助我们过更真实或更‘可信’的生活的事物。然而,他们对‘这样的生活涉及什么’这一问题的说明过程往往过于晦涩,以至于普通读者要理解他们在说什么相当困难。”庞思奋认为,“好的哲学家”应该在他们二者中间保持一种平衡:既把哲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术性的科学,又要坚持哲学的清晰性从而不沦为一种神秘的宗教。实际上,在现当代西方哲学舞台上,不乏既坚持哲学的专业化又兼顾哲学的社会功能的哲学家。柏格森是生命哲学的重要代表,他每周在法兰西学院面向公众的讲座是巴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仅吸引了不少法国名流,而且引来了众多法国民众乃至旅游者。每逢他讲课的时候,不但座无虚席,而且讲台旁、教室门口、走廊里和窗台上都挤满了热情的听众。萨特是存在主义大师,为了向更为广泛的读者宣传他的哲学,他不仅运用文学和戏剧的手段,而且动用了电台和电视台。卡普兰说得好,“只对哲学家讲话——哪怕是间接地——的哲学根本就不是哲学;而且,我想只对科学家、法学家、牧师或任何其他特殊阶层讲话的哲学,也根本就不是哲学。因为在我看来,哲学的职责过去始终是—— ……
哲学的精神-(第三版) 作者简介
李超杰,哲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德国哲学、生命哲学等。著有《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现代西方哲学的精神》、《哲学的精神》、《近代西方哲学的精神》。译著包括:《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西方哲学讲演录》、《怀特海》、《弗洛伊德》、《狄尔泰传:精神科学的哲学家》、《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偶像的黄昏》、《个体的价值与命运》等。主编(合):《20世纪中国哲学著作大辞典》、《人文社会科学十万个为什么》。哈佛大学(1998—1999)、柏林洪堡大学(2003—2004)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