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美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在张世英建构的“万有相通”—“万物一体”新哲学观背景下进行, 沿着由“困惑”到“澄明”的轨迹来展开。仔细理清张世英美学思想的要点及其理论来源, 以彰显其在现代性与民族性视域融合中的原创价值。内容包括: 何谓澄明之境 ; 澄明之境的哲学基础等。
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美学思想研究 目录
**章 何谓澄明之境
**节 “澄明”“境”“境界”的语义学考察
第二节 境界与澄明之境
第二章 澄明之境的哲学基础
**节 “哲学终结之后”的困惑与选择
第二节 “人生在世”的两种结构及其在哲学史上的表现
第三节 个人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 “万有相通的哲学”:真善美统一的新哲学观
第三章 审美意识与超越
**节 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
第二节 审美意识的灵魂:惊异
第三节 审美超越的途径:想象
第四章 真理与艺术
**节 两种真理观:符合说与去蔽说
第二节 现实、真实与虚拟
第三节 典型说、显隐说与隐秀说
第四节 艺术哲学转向与后现代艺术的思考
第五章 语言:人存在的家园
**节 两种语言观
第二节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第六章 澄明之境与中国美学的建构
**节 进入澄明之境的启示
第二节 张世英与中国美学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美学思想研究 节选
《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美学思想研究》: 基于“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哲学的重要性,张世英在《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文中作了梳理与解说。他把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划分为三个部分: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相副”,宋明道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万物一体”之“仁”。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的占卜。“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表记》)上古先民面对险恶的生存环境,诸如突如其来的变异、灾祸等,惶惶之中不得其解,冥冥之中感觉到似有某种神秘力量在左右着;加上对大自然的认识非常有限,存在太多的不解、疑惑……对未来生活的不可测,处于狐疑不决之时,问之于神,求得指引甚至庇护。人们匍匐于神前,卜于神,神高高在上,主宰人们的生活。占卜的用意在于预测吉凶,便于人们行动中趋吉避凶,这种神人关系是天人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认识上的一种直觉。西周代商,天人关系仍是一种神人关系,在保留殷人有意志的人格神的基础上,还赋予了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理性的新含义。大致从春秋晚期起,“天人关系的重心已不是讲人与有意志的人格神之间的关系,‘天’已经开始从‘非所及’的、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①。这种转变在儒家和道家中呈现为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般说来,儒家的“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道德意义之天的合一;道家讲人与自然意义之天的合一。孔子少言天道,即使谈“天”,也大多从有意志的人格神的意义角度来讨论。例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篇》)“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就人与天的关系而言,在孔子心中,“天”是有意志的,值得敬畏,人不可欺,不可瞒。孟子论“天”,没有完全摆脱“主宰之天”的影响,如“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孟子·万章上》),主要是指道德意义上的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讲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竭尽人的本心就知晓了人的本性,知晓了人的本性,才能知天。保持人的本心,养育人的本性,才能事天。人性本善,善性之人与义理之天在孟子这里得到了有机统一。 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明显不同于孟子。“孟子是把人的道德意识赋予天,然后又以这种有道德意识的天作为人伦道德的本体论根据;老庄思想中之‘天’,则无论是指自然而然之‘道’或指自然本身,皆无人伦道德的含义,故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强调的是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①特别是庄子所提倡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物我俱化。这“同一”的世界,诗意氤氲,充满着审美的意味。 秦灭六国,一统宇内,始皇伟业,并没有所期望的千秋万代,仅二世而斩。平民出身的刘姓王朝,到汉武帝时还反思秦亡教训,同时积极寻求长久的治国安邦之策。汉武帝的大一统进程,迫切需要有人提供统治的思想,他*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记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的独尊有其历史的必然,“盖儒者通以前之典籍,知以前之制度,而又理想化之,使之秩然有序,粲然可观。若别家则仅有政治、社会科学,而无对于政治社会之具体办法,或虽有亦不如儒家之完全;在秦汉大一统后之‘建设时代’,当然不能与儒家争胜也”②。经过董仲舒重新阐释了的儒家学说,自此之后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天道与人事之间,董仲舒作了新的定位,提出了“人副天数”的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