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儒学与现代社会

  2020-06-18 00:00:00  

新儒学与现代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共三章, 内容包括: 儒学演变历程及其现实影响 ;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考察 ;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双重选择。

新儒学与现代社会 目录

**章 儒学演变历程及其现实影响
**节 儒学的历史地位及其核心内容
第二节 新儒学的兴起与流变
第三节 现代新儒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儒学在世界各国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考察
**节 “五四”时期科学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 西方社会自由与民主的渊源与发展
第三节 俄罗斯现代化历程的经验与教训

第三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双重选择
**节 东亚模式与新教伦理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的紧张与平衡
第三节 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新儒学与现代社会 节选

  《新儒学与现代社会》:  第二节 新儒学的兴起与流变  继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又一新阶段。宋明理学以儒学为主,同时吸收佛、道思想,以“性与天道”为论说中心话题,是哲学化的儒学。  理学是中国传统儒学在宋、元、明时期的主要表现形态。在宋、元、明近七百年(公元11世纪至17世纪)的历史过程里,理学思潮开转启合,高潮迭起,在其自身内在发展逻辑的支配下,也在各种外缘力量的作用下,曾出现几次重大的嬗变,形成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儒家思想自秦朝之后起伏不定,由盛而衰,儒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统治学说,是由于它与中国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宗法制度以及大一统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可以说,把儒家学说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这是一种必然的时代的选择,只要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恐怕就很难有别的选择,中国古代社会的必然历史取向就是选择儒家学说作为其统治思想。因此,儒学地位下降的趋势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但是,儒学要想重新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首先必须经历一场自身的改造更新运动,以增强其与佛道思想的抗衡力量。儒学的改造更新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变迁运动。它的实质就是要消化外来的异质文化,重振儒学,恢复它作为统治思想的独尊地位。因此,儒学的改造更新,关键在于亟须强化其统摄人心的作用。稍具体点说,就是把儒家本来日用伦常的“心”“性”“理”“道”等范畴拔高和升华,赋予其宇宙论、本体论的意义,并立足“此岸”,以“超越”而不离世的方式,对佛道两家所提出的各种涉及人生“终极关怀”的宗教和哲学问题,作出新的、儒学化的回答与再解释。这是一种新的思想形态,它不同于先秦以来的儒学形态,但却又保持了传统儒学的基本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把理学名之为“新儒学”也未尝不可。  北宋理学,作为宋明理学的发展演变的**个大的发展阶段,约崛起于宋仁宗的庆历年间,由范仲淹、欧阳修以及胡瑗、孙复、石介等人开其端,逐渐形成了一股否定汉唐笺注经学,批判魏晋隋唐以来盛行不衰的佛、道二教,排斥六朝以来四六骈文,极力主张复兴儒学的思想潮流。到宋神宗的熙宁、元丰年间,这一思潮达到了高峰,涌现出了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王安石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探讨“天地万物之源”“道德性命之本”以及“天人之际”等哲学根本问题;他们以儒家经典为依据,尤其重视发掘儒经中《易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重新恢复了儒学的权威,以对抗佛、道的思想学说;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吸收整合了佛、道二教的学说,使中国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北宋的理学思潮,除了具有宋明理学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不同于以后诸阶段的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点:一是思想解放,二是创新开拓,三是“内圣”与“外王”并重。  南宋时期是又一个高峰。在这一时期中,理学方面的人才辈出,学派林立,出现了朱熹、陆九渊、张栻、吕祖谦等十分重要的理学大家。理学内部的诸多派别于此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理学之外的其他学派也与之争奇斗艳。理学家之间的讨论、争辩,理学家与功利学派思想家之间的争论、辩难等,呈现出一派颇为热闹的景象。而由北宋时期出现的许多理学的概念、范畴、命题,在这一时期逐步开始走向深刻和邃密。到南宋的中后期,理学的主流派正式形成。其中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一派,在经历了长期被压制的磨难以后,*终得到了官方的承认,逐步开始向官方哲学的方向发展。  元朝理学的基本特征,至少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一,元朝理学是以程朱理学为基本内容而又有所发展,而所谓的发展,实际上是以陆九渊的“心学”去补充朱熹学术思想之不足。  ……

新儒学与现代社会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7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