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塔戈拉 本书特色
刘小枫教授将《普罗塔戈拉》《会饮》《斐德若》《斐多》编成柏拉图“爱欲四书”,认为灵魂的“爱欲”问题是柏拉图所有作品的基础,或者说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他认为,就情节而言,《普罗塔戈拉》在柏拉图所有作品中*富戏剧性。
正是在《普罗塔戈拉》中,苏格拉底登上了公共舞台。彼时的雅典正处于民主制下,智术师搞的启蒙向充满爱欲的青年的幼嫩灵魂伸来魔爪。虽然任何时代都不乏对智识有爱欲的年轻人,但并非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会遇到智术师式的启蒙。在《普罗塔戈拉》中,我们看到,苏格拉底挺身挡在了智术师与年轻的爱欲之间。刘小枫教授将《普罗塔戈拉》《会饮》《斐德若》《斐多》编成柏拉图“爱欲四书”,认为灵魂的“爱欲”问题是柏拉图所有作品的基础,或者说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他认为,就情节而言,《普罗塔戈拉》在柏拉图所有作品中*富戏剧性。
正是在《普罗塔戈拉》中,苏格拉底登上了公共舞台。彼时的雅典正处于民主制下,智术师搞的启蒙向充满爱欲的青年的幼嫩灵魂伸来魔爪。虽然任何时代都不乏对智识有爱欲的年轻人,但并非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会遇到智术师式的启蒙。在《普罗塔戈拉》中,我们看到,苏格拉底挺身挡在了智术师与年轻的爱欲之间。
《普罗塔戈拉》是苏格拉底亲自讲述的一段经历。它记叙的事件本身很简单。一个名叫希珀克拉底的雅典年轻人听说闻名遐迩的智术师普罗塔戈拉到了雅典,激动不已,一大早敲开苏格拉底的门,要苏格拉底同他一起去见下榻雅典富人卡利阿斯家的普罗塔戈拉,引荐他做普罗塔戈拉的学生。苏格拉底责备希珀克拉底鲁莽,还不认识普罗塔戈拉是怎样的人就冒失地决定把自己的灵魂托付给这人。不过,尽管苏格拉底让希珀克拉底意识到做智术师的学生是丢人的事情,*终还是带他去见了普罗塔戈拉。可是,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场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戈拉的交谈,而非普罗塔戈拉与希珀克拉底的交谈。原来苏格拉底带希珀克拉底去见普罗塔戈拉,为的是通过自己与普罗塔戈拉交谈让希珀克拉底亲眼看到,做普罗塔戈拉这种哲学家的学生的确十分危险。
本书为《普罗塔戈拉》详注本,包含三种注释:施特劳斯疏、现代西文译本注释、译注,注释与原文同等篇幅,译者划分了章节,添加了小标题,使剧情更清晰可见,读之如身临苏格拉底与智术师的缠斗现场,亲见苏格拉底如何救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的爱欲。
普罗塔戈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罗塔戈拉》详注本, 包含三种注释: 施特劳斯疏、现代西文译本注释、译注, 注释与原文同等篇幅, 译者划分了章节, 添加了小标题, 使剧情更清晰可见, 读之如身临苏格拉底与智术师的缠斗现场, 亲见苏格拉底如何救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的爱欲。
普罗塔戈拉 目录
001 / 编译说明
001 / 普罗塔戈拉
003 / 场景一 苏格拉底的爱欲
009 / 场景二 希珀克拉底“脸红了”
026 / 场景三 苏格拉底下到冥府
038 / 一 普罗塔戈拉如何论民主德性
082 / 二 关于政治德性的辩难
111 / 三 关于正义的争纷
126 / 四 做高贵者难
162 / 五 辨识勇敢德性
222 / 尾声 苏格拉底*后的建言
普罗塔戈拉 作者简介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前347年),生于希腊雅典,双亲皆来自重要的贵族家族。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受教于苏格拉底。他曾游学外地,约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办学园,亚里士多德亦曾就学于此。柏拉图的学说对于欧洲的哲学与整个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据亚历山大时期的忒拉绪洛斯,其作品有35部对话及书简,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申辩》《会饮》《斐多》《法义》等。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1899—1973),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曾就读于汉堡大学,192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至1932年,任职于柏林犹太研究学院。1938年移居美国。1938至1949年任教于纽约新社会研究院:1949至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1973年10月18日去世。
施特劳斯被认为是20世纪极其深刻的思想家。他对经典文本的细致阅读与阐释方法,构成了20世纪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学研究致力于检讨西方文明的总体进程,强调重新开启古人与今人的争执,并由此审视当代思想的种种潮流。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前347年),生于希腊雅典,双亲皆来自重要的贵族家族。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受教于苏格拉底。他曾游学外地,约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办学园,亚里士多德亦曾就学于此。柏拉图的学说对于欧洲的哲学与整个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据亚历山大时期的忒拉绪洛斯,其作品有35部对话及书简,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申辩》《会饮》《斐多》《法义》等。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1899—1973),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曾就读于汉堡大学,192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至1932年,任职于柏林犹太研究学院。1938年移居美国。1938至1949年任教于纽约新社会研究院:1949至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1973年10月18日去世。
施特劳斯被认为是20世纪极其深刻的思想家。他对经典文本的细致阅读与阐释方法,构成了20世纪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学研究致力于检讨西方文明的总体进程,强调重新开启古人与今人的争执,并由此审视当代思想的种种潮流。
刘小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古典学中心主任、“逸仙”讲座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重启古典诗学》《拣尽寒枝》《共和与经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