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一种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周易)思想研究

  2020-06-18 00:00:00  

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一种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周易)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围绕《周易》这部中国哲学首要经典的研究诠释所形成的“易道形而上学”,不仅构成了传统中国哲学的基本内核,也是当代中国哲学重构之思的首要依凭。本书在一种比较哲学的视域下,以康德的“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之思为参照,通过对《周易》特殊的文献构成(包括作为符号系统的卦爻象和作为文字系统的卦爻辞)、文本性质(从“卜筮之书”到“群经之首”),及其所蕴含的特殊思想观念的讨论研究,探讨了“易道形而上学”的建构得以可能的根据,可为当代中国哲学形上学的重建提供某种可能的参考。

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一种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周易)思想研究 目录

引论
**节 “学问家”与“思想家”
——《周易》研究的两种方式或进路
第二节 新轴心时代价值规范体系的重建
——本书的现实指向
一 关于第二次社会与思想文化的大转型
二 关于新轴心时代价值规范体系的重建
第三节 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本书的理论问题
第四节 以”象“为中心的《周易》文本及其思想研究
——本书的研究方向、基本思路与思想视域
一 以康德的”形而上学奠基“之思为参照
二 从卜筮之书到易道形而上学
三 以”象“为中心的存在之思

**章 从卜筮之书到群经之首
——《周易》文本的历史衍化及其与轴心期大转型的关系
**节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周易》文献构成的衍化与轴心期大转型
第二节 从卜筮之书到群经之首
——《周易》文本性质的衍化与轴心期大转型
一 《易》本卜筮之书
二 《易》成群经之首
三 从卜筮之书到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第二章 龟象筮数——《周易》筮占的理性成分
**节 易筮的解释学化
第二节 易筮的现实根源与理论依据
第三节 易筮的思想观念及其本质特征
一 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易筮的思想观念
二 “人谋”与“鬼谋”的统一——易筮的本质特征
第四节 龟卜与易筮各有起源、互有影响
第五节 从“观”到“观念”——“观”的哲学意义
第六节 以天象为对象的普遍之“观”
第七节 以数观世界及其科学意义

第三章 抽象与具象——《周易》卦爻象的二重性品格
**节 《周易》文本的特殊文献构成及其与《周易》思想观念和易学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历史的与哲学的
——关于《周易》卦爻象的两种研究进路
第三节 从“重卦说”到“筮数说”
——关于《周易》卦爻象之起源的讨论
第四节 抽象与具象
——《易》象的两重性
第五节 卦爻象的抽象意义及其形式推演
第六节 卦象的具象意义及其内在关联
……

第四章 自天祜之,吉无不利——《周易》卦爻辞的观念转向
第五章 易与天地准——易道形而上学的基本构成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一种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周易)思想研究 节选

  《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一种比较哲学视域下的思想研究》:  《周易》*初乃是众多卜筮之书中的一种,它乃是为卜筮之用而被发明和创作出来的。作为一种卜筮行为活动,《周易》占筮不仅有一定的现实根源,而且也有相当的理论依据。又,由于《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辞正是《周易》占筮的产物,因此,易筮的现实根源与理论依据,在相当程度上同时也就是《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辞之产生的现实根源与理论依据。  首先,《周易》占筮有其一定的现实根源。这种现实根源主要体现为人类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的多样性与变化性的特点,以及人类自身的趋利避害的自然趋向和人的有限性本质,尤其是理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这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使得占卜预测获得了必要性与可能性。不难看到,在这两个方面中,前者更多是与世界之在有关,后者则是与人自身的存在,亦即人之在有关。而之所以与这两个方面有关,这是因为就人的存在的面向来说,人类的生存主要涉及物我、人已,亦即人与世界(或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如若从整体性的角度来说,那么这两个方面又统一于天人之际中。  具体而言,一方面从现象或形而下的层面来看,世界的存在总是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其中多样性主要指的是不同存在者在共时状态下所产生的不同的表象,如这片树叶与那片树叶的不同,树枝与树干的不同,动物与植物的不同等;而变化性则更多指向的是同一存在者在历时状态下所产生的表象,如某物之从产生到发展到高潮到毁灭(亦即“成住坏空”),人之生老病死,春夏秋冬之循环往复等的过程。进一步来说,前者又是与人类对世界之在的静态直观有关,后者则是与人类对世界之在的动态直观相联系。总之,就人的感性直观层面来看,世界之在并不表现为一种单一化的、一成不变的形态。另一方面,无论是对于作为个体的某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于作为群体的整个人类来说,生命的延续无疑是*核心的价值问题,甚至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切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与指向。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所谓“人是目的,而非手段(或工具)”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一点。①与此核心价值问题相联系的是,人类的生存活动总是体现出一种趋利避害的特点。世界之在的这种现象或形而下层面的多样性与变化性特点以及人类自身存在中的趋利避害的自然趋向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人类的生存活动就其实质内容而言便主要展开为通过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从而实现改变世界与改变人自身的历史过程,而卜筮活动亦正是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也就是说,作为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打交道的基本方式,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不惟展开于科学(对知识的追求)和哲学(对智慧的追求)的探索中,而且也展开于各种卜筮活动中。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哲学和卜筮、宗教等在相当程度上有其共通的根源。  然而,在人类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的活动过程中,人类自身认识能力,尤其是理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便体现出来并在相当程度上限制着人对作为整体的世界的认识范围。前文曾提到,在哲学史上,出于为建立科学的,亦即具有普遍必然有效性的形而上学奠定坚实基础的目的,康德首先通过划界的方式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了相关的考察,通过他的考察,理性的有限性被着重提了出来。理性的有限性的提出决定了思辨的形而上学被宣告破产,或顶多是一种玄想。不过,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具体就理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本身而言,它事实上并不是说理性认识本身是有限的,而是指人类理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乃是与人的感性存在和终有一死性相联系,或者说它就是由人的感性存在和终有一死性决定的。黑格尔曾指出这一点:  ……

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一种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周易)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杨生照,1983年生,江苏省建湖县人,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哲学门》《鹅湖》等海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个别论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儒学年鉴》等转载。

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一种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周易)思想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7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