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 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

  2020-06-18 00:00:00  

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 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稿约11万字,是一部关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研究著作。全书共包括五个章节。*章“绪论”是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综述,全面梳理了目前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基本水平。第二章“马克思《博士论文》基调”,从思想史的视角探讨了马克思之所以将古希腊自然哲学作为自己博士论文课题的根本原因;第三章“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方法,介绍了马克思对于论文创作所做出的充分的文献准备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四章“马克思《博士论文》内容”,详细介绍了这部论文的内容和创新价值;第五章“马克思《博士论文》意义”,阐发了这部著作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 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进行了一次全面而完整的梳理, 并试图以此寻得一种理解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的新视角和新思路。以普罗米修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三个人物为切入点, 通过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基调, 即青年时期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情结”的阐释, 还有对其“博士论文”主要内容, 即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哲学和晚期希腊自然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哲学之间差别的解读, 进一步论述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意义, 也就是关于自由如何获得的问题。

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 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 目录

目录 **章绪论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逻辑进路和视角创新 第二章马克思《博士论文》基调 ——“普罗米修斯情结” 一、马克思的成长家庭——“普罗米修斯情结”初见端倪 二、马克思在普罗米修斯的反叛精神中发现自由 第三章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方法 ——辩证法和“显微镜”式的分析方法 一、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献准备 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逻辑方法 第四章马克思《博士论文》内容 ——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内容 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创新 第五章马克思《博士论文》意义 ——“现实”自由的获得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 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 作者简介

张雨欣,哲学博士,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编著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思考》一书,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

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 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7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