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第2辑总第31辑)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本辑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组编,分“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专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实问题研究”“文本学问题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栏目,收录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生代学者的*成果。本辑既有对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检视和思考,也有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专题研究,对经典文本与文献细节及其内容的考证和解读,还涉及国际学术前沿问题与*动态的关注和分析,以及对当代社会发展重大现实的深入讨论,展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面貌、新态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第2辑总第31辑)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本辑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组编,分“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专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实问题研究”“文本学问题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栏目,收录了靠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生代学者的近期新成果。本辑既有对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检视和思考,也有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专题研究,对经典文本与文献细节及其内容的考证和解读,还涉及靠前学术前沿问题与近期新动态的关注和分析,以及对当代社会发展重大现实的深入讨论,展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面貌、新态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第2辑总第31辑) 目录
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
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的逻辑结构 臧峰宇/3
恩格斯哲学是“人学的空场”吗?——基于恩格斯早期文献的考察 黄建都/14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 郑冬芳 王宏波/26
科学的知识社会学维度——兼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科学观差异 吴莉莎/40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再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本体论 陈永盛/53
寻找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中的本质要素——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初探 廖伟凯/64
价值增殖、运动过程和生产关系——经济思想史视角下资本概念演化研究综述 田磊/84
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三个阶段 吴新宇/96
马克思关于需要主体的修辞学实践 刘丹/108
存在决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考察 王婧/1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实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谭德贵/131
试析“法治”内涵及实现方式 周丹/141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杨洪源/151
辩证思维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哲学基础 竭长光/168
论习近平绿色发展思维方法的科学构成 孙欢/180
文本学问题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共产党宣言》中的方法论辨析及其当代意义 张当/197
一组亟待深掘的文献——马克思《伦敦笔记》研究综述 陈栋/209
“分工”与“社会化”的双重变奏——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谈起 赵紫微/223
背离革命,还是继承方法?——试论阿多诺与马克思在方法上的联系 蔡淞任/238
“救赎”的历史观与激进政治行动——齐泽克对本雅明历史观的吸收与回应 康雅琼/249
意识形态的想象功能与实践力量——读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石佳/26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第2辑总第31辑) 作者简介
聂锦芳, 1966年8月生,山西寿阳人。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1998年调北京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秘书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学和哲学史研究。其研究路向新颖而独到,近年来发表的大量关于马克思原始文本、文献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详细解读和深入分析,填补了这一文本研究的空白,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他从文本、文献的角度对马克思思想重新进行的梳理、阐释和评论,有助于矫正长期以来形成的误读和曲解,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水准,是国内这一领域“文本研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著有《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和方法》《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等10多部(含独著、合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