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本书特色
本报告试图通过社会指标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中国法律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立法、法律实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总体研究,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把握法律发展的基本状况。
本报告具体要达到的目标是:
◆了解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律发展的基本状况,掌握法律发展的基本国情 ◆建立法律发展研究的数据库,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今后长期的逐年研究提供基础 ◆建立衡量法律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
本报告所设计的研究框架包括立法、法律实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三个领域,其中立法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的立法活动;法律实施包括审判、检察、公安、法律服务(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企业法律顾问、司法援助)、行政执法(工商行政管理、知识产权)、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调解、仲裁、司法所、信访);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包括大学法学教育、法律职业教育、普法教育和法学研究四部分。
本报告对各个领域的分析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即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职权活动和经费收入。其中机构设置反映该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关系;人员构成反映主要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民族、党派等的构成状况;职权活动表示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和工作量;经费收入反映该机构的经费来源和收入状况。
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内容简介
一、研究目标
本报告试图通过社会指标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发展的各个方面——立法、法律实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总体研究,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把握法律发展的基本状况。
本报告具体要达到的目标是:
(1) 了解全国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法律发展的基本状况,掌握法律发展的基本国情。
(2)建立法律发展研究的数据库,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今后长期的逐年研究提供基础。
(3)建立衡量法律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该具有:
·系统性——所有指标应能构成一个相互呼应的系统,以展现中国法律发展全景与概貌;
·可接近性——所有指标体系应能够从现行立法、司法、行政部门中以适当的方法获取;
·清晰性——所有指标含义应作出清晰的释义;
·可持续性——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应能持续滚动记录下去;
·经济性——在获取某一指标费用、代价过高的情况下,考虑使用近似指标替代或者放弃该指标。
二、研究特点
(1)定性与定量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对法律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本身的规范研究和定性分析上。本报告则把中心放在法律发展的质量与数量的分析方面,建立一定的法律指标体系,从质量和数量的结合上分析我国立法、法律实施和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2)相关分析。本报告对我国法律与社会发展进行相关分析,将法律发展的指标体系分为立法、法律实施和法律教育与法学研究三个分指标,每个分指标从机构、人员、职能活动和经费收入四个方面分析;而与此相关的社会发展将主要考虑人口、年龄、性别、GDP、文化教育水平、城市化、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因素,分析我国法律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上述社会因素的影响,而社会发展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作用。
(3)省际研究。本报告立足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法律发展,把省一级的法律与社会发展作为分析的单元,把它们放在一个平台上,按照统一的指标体系,在同一时间段,分析各自发展的特点;把全国的法律发展作为省际研究的基础,研究在全国的层次上所得
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 目录
前言
**章 中国法律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篇 立法
第二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
第三章 国务院立法
第二篇 法律实施
第四章 审判
第五章 检察
第六章 公安
第七章 法律服务
第八章 行政执法:工商行政管理和知识产权
第九章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篇 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
第十章 法学教育
第十一章 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