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专题研究(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学研究生用书) 本书特色
《法社会学专题研究》的主要编写特色1.学术性.基于研究生学习以培养学术人才为教学目标的认识,内容上以学科学术体系为框架,强调学术原理性和学术品味,并注重法学方法论的引导。2.专题性.基于研究生教学大多采取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形式的教学实际,不再像本科教材那样为了体系的完整而面面俱到,而是注重以专题形式阐述学术前沿热点问题、重大基本理论问题。3.指引性.基于法学研究生应针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力争为法学研究生提供学科研究路径的指引、基本学术资料的给养,把读者引向一个更高层次的学术视野和学术空间。
法社会学专题研究(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学研究生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在学术性上基于研究生学习以培养学术人才为教学目标的认识,内容上以学科学术体系为框架,强调学术原理性和学术品味,并注重法学方法论的引导,在专题性基于研究生教学大多采取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形式的教学实际,不再像本科教材那样为了体系的完整而面面俱到,而是注重以专题形式阐述学术前沿热点问题、重大基本理论问题。
本书主要适用于在读法学研究牛和考研学牛,亦可适用于高年级法学本科生、法律自修者以及教师备课参考。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包括本科生用书、法学研究生用书、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和司法考试用书。
法社会学专题研究(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学研究生用书) 目录
**章 中国法治道路研究
1.1 中国法治道路的探索
1.2 法治和关系:是对立还是包容
1.3 关于比较法社会学的对话
第二章 行动中的法
2.1 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
2.2 泸州遗赠案评析
2.3 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弈
2.4 当前农村土地纠纷的形势及其对策的实证研究
第三章 司法社会学
3.1 中国诉讼分流的数据分析
3.2 简论“马锡五审判方式
3.3 从诉讼调解到“消失中的审判
3.4 法院调解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3.5 刑事和解的司法现状与前景展望
3.6 中国实行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3.7 当前中国的司法救济水平
第四章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4.1 解决争端方式的选择
4.2 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
4.3 关于仲裁机构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4.4 中国基层信访问题研究报告
4.5 暴力与不信任
第五章 法律工作者研究
5.1 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分析
5.2 当前中国律师地区分布的非均衡性
5.3 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5.4 中国律师执业中的关系因素
5.5 “迎法入乡”与“接近正义”
5.6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的社会学分析
第六章 法人类学和民间社会规范研究
6.1 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
6.2 南方民族走廊法人类学研究
法社会学专题研究(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学研究生用书) 节选
《法社会学专题研究》主要适用于在读法学研究牛和考研学牛,亦可适用于高年级法学本科生、法律自修者以及教师备课参考。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包括本科生用书、法学研究生用书、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和司法考试用书。这套大型法学系列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组织编写,由曾宪义教授、王利明教授担任总主编。
法社会学专题研究(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学研究生用书) 相关资料
插图: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中国法制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经历了一个选择法治、推进法治、反思法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过程。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纠纷,各种解决纠纷的方式之间,特别是正规化的现代纠纷解决方式——司法与传统的非正规化的调解之间是什么关系,随着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正规化的纠纷解决方式的加强是否一定意味着传统的非正规化纠纷解决方式的衰弱,是中国法治道路探索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们从清末西方的现代法律制度引进到中国以来始终伴随着中国法治道路的探索,100年来从未中断。本节将以纠纷解决的正规化与非正规化为视角,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法治进程中的经验、问题和反思。一、中国法制化的进程——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趋势1.解决纠纷的方式: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传统上,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厌诉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中国只有很少的法律,主要集中在宪法、组织法、土地法、婚姻法、镇压反革命条例等少数领域,社会纠纷主要由人们所工作的单位或者所居住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解决,如果不同单位的人员之间发生纠纷,则通过双方共同的主管部门解决,法院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是很有限的。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个人财产关系简单,当时的民事案件主要是婚姻家庭纠纷。而刑事案件与历次政治运动有着密切关系,最突出的是反革命罪。而行政案件,即所谓民告官的案件,几乎不存在。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数,除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殊情况,大部分年份只有几十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