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刑罚权的动态研究

  2020-06-17 00:00:00  

刑罚权的动态研究 本书特色

刑罚权的动态研究是以刑罚权的发展为主线,研究法治进程中规范、合理运作刑罚权的路径,关注切实的刑罚改革和刑罚权网络的建设。从刑罚权运行的自身逻辑和公民权利的视角对其进行规制,不仅要提醒刑罚权进行自我限制,而且要利用个体性权利观念及由此建构的制度去主动地为刑罚权设限。 对刑罚权的规制不单单是一个立法的过程,更是法律技术转换的过程,将一小部分轻罪的刑罚权让渡给社会和个人,是为了使国家更好地运作和实现刑罚权。当今中国刑罚权的动态需要刑事法角色的转变与之呼应,包括刑事法从压制性制裁到恢复性制裁的转变以及刑事法的理念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等。

刑罚权的动态研究 目录

目录
前言**章刑罚权的起源及其历史脉动
**节刑罚权的起源
一、神授论
二、契约论
第二节我国古代的刑罚权思想
一、慎刑思想
二、“德主刑辅”思想
三、重刑主义思想
四、民本思想
第三节我国近现代的刑罚权思想
一、我国近代的刑罚权思想
二、我国现代的刑罚权思想
第四节国外近现代刑罚权限制理念及其文化基础
一、国外近现代刑罚权限制理念的主要体现
二、国外近现代刑罚权限制理念的文化基础分析

第二章刑罚权的近代发展与刑事法治的
生成
**节社会团结与刑罚权的变迁
一、社会团结的兴起与集体意识的导向
二、刑罚的量变与质变
三、对涂尔干刑罚权理论的传承与超越
第二节权力技术的变化和话语转换
一、“规训”与话语的转换
二、刑罚人道主义的批判分析
三、刑罚的权力之谜
第三节刑事法治进程中的刑罚权规制
一、涂尔干和福柯的刑罚理论对刑事法治的意义
二、刑事法治发展和刑罚权适用的有限性

第三章刑罚权的现代演进与刑罚制度的理性
回归
**节新社会防卫论
一、新社会防卫论的萌芽和形成
二、新社会防卫论的内涵分析
三、新社会防卫论的影响
第二节恢复性司法
一、恢复性司法的特点
二、恢复性司法对犯罪本质和刑罚目的的再认识
三、恢复性司法对传统刑法理念及刑罚权的修正
第三节刑事和解
一、刑事和解的模式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蕴涵
三、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的区别

第四章当代刑罚权的理性遏制与部分让渡
**节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互动
一、刑事法中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
二、社会权力的发展及其影响
三、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第二节当代法治国家的刑罚权理念
一、刑法和刑罚权谦抑理念
二、人权防卫理念
三、刑事法律新秩序理念
四、刑罚权的社会制约理念
五、刑事法律的*低道德性理念
第三节当代刑罚权理性遏制与部分让渡的实现
路径
一、非犯罪化理论与实践
二、非刑罚化理论与实践
三、犯罪者处遇方式的变革

第五章当今中国刑罚权的动态及刑罚网络的
完善
**节当今中国刑罚权的动态表征
一、刑罚轻缓化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三、社区矫正等非监禁刑的扩大适用
四、恢复性司法和刑事和解的推行
第二节当今中国刑罚权动态的原因考察
一、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二、国家治理和社会控制的转型
三、刑事法角色的转变
第三节当今中国刑罚权动态中的问题透视
一、体系思维的缺失
二、传统文化的定式
三、泛刑化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
第四节刑罚权的合理调整及刑罚网络的完善
一、刑法及刑罚权观念的转变
二、我国刑罚结构亟待调整
三、重视刑法解释对刑罚权的限制功能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刑罚权的动态研究 作者简介

薛静丽,女,法学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现任济南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法学。先后在《中国刑事法杂志》《法律方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省市等级别各类课题多项。

刑罚权的动态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6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