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正义论-气候变化法律中的正义原理与制度构建 本书特色
气候正义是对气候变化法律领域内多元价值冲突的正当性选择和协调。从气候正义的视角观察,目前气候变化法律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形式上将安全价值置于首要地位以避免道义谴责,而实质上各主体仍通过对自由、效率价值的过度推崇以实现自身利益*大化。气候正义的实现需要真正落实安全价值在正义价值综合体中的首要的、底线性的地位,并据此推动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完善:在实体气候正义方面,在分配环节应确立以安全为导向的总量控制目标,再根据人均累积排放、人类发展指数等综合性指标设计对所有主体一致适用的机会均等分配方案;在交换环节应以安全、平等以及自由、效率等价值的平衡为目标,构建交易指标分配、交易市场体系、交易核证和监管等制度;在矫正环节则应改变遵约机制独立性和强制性弱化、责任手段缺乏等现状,建立停止违法行为、确保不得恶化和保证不再犯、限期治理或代为履行以及履约基金制度等矫正形式。在程序气候正义方面,应逐步从“双轨制”回归“单轨制”,处理好联合国机制与框架外机制的关系,改进公众参与机制,增强遵约程序的约束力。
这就是由陈贻健著作的《气候正义论--气候变化法律中的正义原理和制度构建》
气候正义论-气候变化法律中的正义原理与制度构建 目录
自 序
导 论 何谓正义:从宇宙观到价值论的观念史简述
**章 气候正义概述
**节 气候正义概念的文献分析
一、无视价值的语境
二、评判价值的语境
三、涉及价值的语境
四、超越价值的语境
第二节 气候正义的含义
一、作为价值综合的气候正义
二、作为价值序列的气候正义
三、作为价值实践的气候正义
第三节 气候正义的类型
一、气候正义的历时性划分
二、气候正义的共时性划分
三、气候正义的实践性划分
四、气候正义的领域性划分
第四节 气候正义的向度
一、气候正义在实质上是社会正义
二、气候正义在形式上是法律正义
三、气候正义在范围上是全球正义
四、气候正义在归属上是环境正义
第五节 气候正义的进程和困境
一、气候正义的发生
二、气候正义的发展
三、气候正义的困境
第二章 气候正义的背景信念
**节 气候正义的背景信念概述
一、背景信念的概念
二、背景信念的条件
三、背景信念的意义
第二节 作为气候正义背景信念的气候变化认知
一、科学认知中的气候变化事实
二、社会建构中的气候变化事实
三、气候变化的社会建构性和科学性
第三节 气候正义背景信念的强化
一、事实性因素
二、主体性因素
三、制度性因素
第四节 气候正义背景信念的制度意义
一、不确定性背景信念的制度意义
二、确定性背景信念的制度意义
第三章 气候正义的主体情境
**节 气候正义主体概述
一、气候正义主体的含义
二、气候正义主体的类型
三、气候正义主体的意义
第二节 气候正义国别主体的情境分析
一、气候正义国别主体概述
二、国家集团主体的情境分析
三、国家主体的情境分析
第三节 气候正义非国别主体的情境分析
一、气候正义非国别主体概述
二、政府间国际组织主体的情境分析
三、非政府国际组织主体的情境分析
四、企业主体的情境分析
五、公众主体的情境分析
第四章 实体气候正义
**节 气候变化中的分配正义
一、气候变化中的分配正义概述
二、气候变化中的分配正义客体
三、气候变化中的分配正义原则
四、气候变化中的分配正义方案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中的交换正义
一、气候变化中的交换正义概述
二、气候变化中的交换正义客体
三、气候变化中的交换正义面临的问题
四、气候变化中的交换正义制度构建
第三节 气候变化中的矫正正义
一、气候变化中的矫正正义概述
二、气候变化中的矫正正义与侵权法的引入
三、气候变化中的矫正正义制度构建
第五章 程序气候正义
**节 程序气候正义概述
一、程序气候正义的概念
二、程序气候正义与实体气候正义的关系
三、程序气候正义的性质
第二节 程序气候正义的困境
一、背景信念程序的公信力减弱
二、谈判和决策程序的低效与“民主的失灵”
三、实施和遵守程序的无力
第三节 程序气候正义的机制构建
一、程序气候正义中的联合国机制和框架外机制
二、程序气候正义中的双轨制和单轨制
三、程序气候正义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四、程序气候正义中的遵约机制
第六章 气候正义与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
**节 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功能定位
一、主权平等原则下的国家集体行动规则
二、气候变化风险下的预防措施
三、外部性效应下全球气候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
第二节 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行动领域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领域
二、减缓领域和适应领域的关系
三、减缓领域和适应领域的制度协同
第三节 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框架
一、不同功能定位的制度框架
二、不同行动领域中的制度框架
余 论
参考文献
气候正义论-气候变化法律中的正义原理与制度构建 作者简介
陈贻健 男,1975年9月生,广西永福人,祖籍湖南新化。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律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目前就职于中国法学会下属的中国法学杂志社,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各1项;参与环境保护、环境司法专门化、气候变化、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立法及研究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参编书籍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