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民商法卷-中国网络法律规则的完善思路

  2020-06-17 00:00:00  

民商法卷-中国网络法律规则的完善思路 本书特色

本书对当前网络社会引发的民事法律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对于物权、合同、继承、侵权、著作权五个重点领域提出了可行性的司法完善思路和立法完善思路。 本书内容共分为五章,**章为网络物权领域司法完善,提出了司法解释建议稿《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物权保护的司法解释(草案)》;第二章为网络合同领域司法完善,提出了司法解释建议稿《关于电子合同的司法解释(草案)》;第三章为网络继承领域司法完善,提出了司法解释建议稿《关于网络继承权若干问题的解释(草案)》;第四章为网络侵权领域司法完善,提出了司法解释建议稿《关于网络侵权的司法解释(草案)》,第五章为网络著作权法领域立法完善,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建议(草案)》。每章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草案条文、草案条文的说明和理由、草案所解决主要问题的实证案例分析,以期达到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民商法卷-中国网络法律规则的完善思路 目录

目录**章网络物权司法解释  **节《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物权保护的司法解释(草案)》  第二节《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物权保护的司法解释(草案)》 草拟说明及理由  第三节《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物权保护的司法解释(草案)》实证案例分析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界定  二、虚拟财产法律性质的司法回应  三、禁止虚拟财产转让的法律效力  四、虚拟财产物权发生变动的时间  五、虚拟财产的善意取得  六、虚拟财产被盗后的有偿回复制度  七、网络服务运营商对声明被盗的虚拟财产的处理程序  八、网络运营服务商的过错赔偿责任  第二章网络合同司法解释  **节《关于电子合同的司法解释(草案)》  一、调整范围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电子合同的效力  三、营业地  四、电子合同的订立方式  五、电子合同意思表示的方式  六、电子通信发出和到达的时间  七、电子通信发出和到达的地点  八、电子要约邀请  九、电子代理人  十、电子错误  第二节《关于电子合同的司法解释(草案)》草拟说明与理由  一、调整范围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电子合同的效力  三、营业地  四、电子合同的订立方式  五、采用下列以电子通信表示的要约或承诺,为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六、电子通信发出和到达的时间  七、电子通信发出和到达的地点  八、电子要约邀请  九、电子代理人  十、电子错误  第三节《关于电子合同的司法解释(草案)》实证案例分析  一、电子合同效力的确定  二、电子合同的意思表示判断规则  三、电子格式合同的要约和合同成立认定  第三章网络继承司法解释  **节《关于网络继承权若干问题的解释(草案)》  第二节《关于网络继承权若干问题的解释(草案)》草拟说明及理由  一、网络继承权之客体  二、网络继承权的主体  三、网络继承权的内容  四、网络虚拟遗产继承方式  五、网络虚拟遗产法定继承顺序  六、网络遗产分割规则、方法  七、网络遗嘱性质  八、网络遗嘱无效  九、无人继承网络遗产的后果  第三节《关于网络继承权若干问题的解释(草案)》实证案例分析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认定  二、网络遗嘱的法律效力和认定  第四章网络侵权司法解释  **节《关于网络侵权的司法解释(草案)》  一、网络侵权的概念  二、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  三、网络侵权的主体、责任  四、网络服务提供者共同侵权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的判断标准  六、拒绝提供网络证据的责任  七、被侵权人的通知  八、反通知的权利  九、被控侵权人权利限制、被侵权人的赔偿责任  十、个人信息与隐私权  十一、垃圾邮件的规制  十二、虚拟物品财产权  十三、恶意软件  第二节《关于网络侵权的司法解释(草案)》草拟说明及理由  一、网络侵权的概念  二、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  三、网络侵权的主体、责任  四、网络服务提供者共同侵权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的判断标准  六、拒绝提供网络证据的责任  七、被侵权人的通知  八、反通知的权利  九、被控侵权人权利限制、被侵权人的赔偿责任  十、个人信息与隐私权  十一、垃圾邮件的规制  十二、虚拟物品财产权  十三、恶意软件  第三节《关于网络侵权的司法解释(草案)》实证案例分析  一、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  二、网络服务者的侵权责任  三、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四、恶意软件的侵权认定  第五章网络著作权领域立法完善  **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建议(草案)》  一、修改著作权法第三条  二、修改著作权法第十条  三、修改著作权法第十五条  四、修改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  五、修改著作权法第三十八条  六、增加计算机软件授权使用条款  七、增加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条款  八、增加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条款  九、依次顺延附则条款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建议(草案)》草拟说明及理由  一、增加著作权法第三条第二款  二、修改著作权法第三条**款  三、修改著作权法第十条  四、修改著作权法第十五条  五、修改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  六、修改著作权法第三十八条  七、增加计算机软件授权使用条款  八、增加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条款  八、增加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条款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建议(草案)》实证案例分析  一、网络播放权的独立保护  二、技术措施的法律性质及保护  三、网络服务提供中国的著作权保护义务  

民商法卷-中国网络法律规则的完善思路 作者简介

  于志刚 男,1973年生,洛阳人。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学士(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次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4年至2005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破格晋升教授,2006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同年开始兼任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至今,2009年——2012年5月任研究生院副院长,2012年5月任教务处处长至今。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当选第11届全国青联委员,2013年受聘为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于志强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曾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并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

民商法卷-中国网络法律规则的完善思路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6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