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策三农 本书特色
本书共辑录了作者15年献策"三农"的文献74篇,涉及农民利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区域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土地利用保护与土地制度改革等领域,涵盖农业技术推广、农田水利建管机制、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农民权益保护、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生态农业与休闲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土地规划、土地生态、土地经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同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土地保障政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绿色发展、自然保护区建管、脱贫攻坚等内容。
献策三农 目录
序
**章农民利益
1.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思考
2.合肥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要注重保护农民利益
3.实施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要注重“三农”利益
4.关于进行农村住房安全普查和农村住宅环境建设的建议
5.关于统筹安置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若干建议
6.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7.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农民利益
8.关于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稳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建议
9.关于规范征地程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建议
10.关于农民违法占地建房的思考与建议
11.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二章农业发展
12.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的若干建议
13.WTO与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
14.关于建立农业“12120”的建议
15.关于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调查与规划的建议
16.建立农技推广与农业教育网络加快和谐合肥进程
17.关于稳步推进安徽省农业机械化进程的若干建议
18.安徽电视台政协论坛:现代农业综合开发
19.关于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20.关于构建农地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建议
21.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徽省民生工程建设的若干思考
22.生态粮仓健康土地安全食品
23.保障土地健康建设生态粮仓
24.安徽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5.坚持耕地数量质量保护并重同步推进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26.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由焚烧秸秆向经营秸秆转变
27.实施“源”“汇”管控并重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28.关于耕地和基本农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的思考
29.推进安徽省发展品牌粮食的思考与建议
第三章农村建设
30.关于合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建议
31.发展新事业建设新农村
32.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33.关于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议
34.关于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35.以规划为引领以土地整治为抓手又好又快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36.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协调发展的建议
第四章区域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37.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和谐省会经济圈
38.强化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39.关于把合肥市建设成区域型特大城市的建议与思考
40.关于土地整理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41.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2.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43.关于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若干建议
44.关于建立省域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
45.用规划引领我省资源城市转型发展
46.强化县、乡、村三级扶贫队伍体系建设实现精准扶贫精准到位
47.强化国土空间管控推进城乡绿色发展
48.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49.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恢复和提升自然保护区功能
50.实施河湖休养生息健全生命共同体系统
第五章土地利用保护与土地制度改革
51.合肥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要突出耕地保护
52.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5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合肥市土地整理
54.关于征地问题的若干建议
55.关于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若干建议
56.关于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建议
57.关于为中部地区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政策的若干建议
58.城市道路规划与建设应尊重历史以人为本注重集约用地
5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发的问题与建议
60.关于农村宅基地整理与置换的若干建议
61.关于宿州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综合利用的若干建议
62.关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建议
63.关于寻求节约集约用地路径的若干建议
64.关于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机制的若干建议
65.关于降低安徽省土地消耗强度的若干建议
66.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67.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68.关于深化工业用地供给方式改革的建议
69.关于创新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70.关于进一步规范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若干建议
71.关于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土地保障政策之建议
72.城镇化进程中实施土地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73.关于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74.以土地改革为引擎推进我省由脱贫攻坚向脱贫致富转变
75.关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