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

  2020-06-17 00:00:00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 本书特色

  在国家的对外开放、人口“一进一出”过程中,出境的中国人犯罪和入境的外国人犯罪现象同为开放的副产品,需要我们在法律上寻求克制之道。在华外国人犯罪、外国公司犯罪是当前面临的全新课题,中国公民和公司在中国境外数量的激增,同样带来了中国国家利益的域外保护问题。基于历史的惯性,中国的法律依然停留在过去的“单向国际化”时代,而没有考虑到现在“双向国际化”的新需求,相关问题依然是刑法中缺失的一环,本书即是对以上内容的阐述。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 目录

  导 论一、在华外国人犯罪及刑事政策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2)二、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9)三、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意义  (12)总 论**章 在华外国人犯罪及刑事政策基本问题  (17)**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基本问题  (17)一、在华外国人犯罪的界定与分类  (17)二、对“外国人”的理解  (18)三、对“在华犯罪”的理解  (23)四、外国人犯罪与涉外刑事案件  (25)第二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基本问题  (28)一、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界定  (28)二、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问题  (31)三、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基本原则  (35)第三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动态体系  (39)一、影响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因素  (39)二、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制定  (42)三、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实施  (43)四、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评估与完善  (44)第二章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演进与特点  (46)**节 古代在华外国人犯罪及刑事政策的历史演进  (46)一、中国古代在华外国人犯罪及刑事政策概述  (46)二、雏形时期(唐代以前)  (48)三、相对开放、宽容时期(从唐到元)  (50)四、相对封闭、保守时期(从明到清代前期)  (55)五、对中国古代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评价  (60)第二节 近代在华外国人犯罪及刑事政策的历史演进  (61)一、清代后期(1840~1911年)  (61)二、民国时期(1912~1949年)  (64)第三节 新中国外国人犯罪及刑事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71)一、雏形期——解放区时期至建国初期(1946~1956年)  (71)二、创立期——审判日本战犯后至改革开放前(1956~ 1978年)  (75)三、发展期——改革开放后三十年(1978~2008年)  (81)四、完善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时期(2009年以后)  (81)第四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演进的特点  (83)一、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周期性发展  (84)二、影响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发展的因素  (86)第三章 其他国家外国人犯罪及刑事政策评述  (88)**节 其他国家的外国人犯罪问题  (89)一、日本的外国人犯罪问题  (89)二、德国的外国人犯罪问题  (91)三、俄罗斯的外国人犯罪问题  (93)第二节 对其他国家外国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97)一、人口及地理方面的原因  (97)二、经济方面的原因  (99)三、文化方面的原因  (100)四、刑事法律、调解机制和司法方面的原因  (102)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  (103)一、日本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及评价  (103)二、德国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及评价  (109)三、俄罗斯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及评价  (111)第四章 在华外国人犯罪概况与原因分析  (114)**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概况  (114)一、在华外国人犯罪的整体情况  (114)二、国际化城市的外国人犯罪——以北京、上海为例  (117)三、东南沿海、沿边地区外国人犯罪——以广东、广西为例  (119)四、中部地区的外国人犯罪——以武汉、长沙、河南为例  (122)五、东北边境地区外国人犯罪——以中国与某国边境为例  (125)第二节 对在华外国人犯罪原因的分析  (126)一、来华外国人数量逐年增加  (126)二、经济方面的原因  (127)三、文化方面的原因  (127)四、国家核心利益方面原因  (129)第三节 在华外国法人犯罪的特点与原因  (130)一、在华外国法人犯罪的特征  (130)二、外国法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132)三、在华外国法人犯罪与双罚制  (135)第五章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模式选择与体系  (140)**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  (140)一、刑事立法以中国人为假想犯罪主体设计  (140)二、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刑事实体处理中的“逆向歧视”  (142)三、刑事司法程序中对在华犯罪外国人的差别待遇  (143)四、在华外国人罪犯刑罚执行与变更中的不足  (144)五、在华外国人犯罪预防的体系性缺失  (145)六、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程序  (145)第二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模式及其选择  (147)一、刑事政策模式概述  (147)二、涉外犯罪刑事政策模式的实践  (151)三、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模式的选择及依据  (153)四、国家、社会双重本位的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模式  (160)第三节 宽严相济的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  (163)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  (163)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要内容  (165)三、宽严相济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确立  (167)第四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定位和体系  (169)一、宽严相济的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定位  (169)二、宽严相济的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体系  (172)分 论第六章 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  (177)**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概述  (177)一、刑事立法政策概述  (177)二、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特征  (179)三、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作用  (180)第二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刑事立法  (181)一、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立法的主体  (181)二、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形式  (182)三、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分期  (185)四、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分类整理  (185)五、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立法模式及评价  (189)六、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刑事立法与指导案例制度  (192)七、完善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建议  (196)第三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实现  (198)一、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实体立法政策的实现  (198)二、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程序立法政策的实现  (201)第七章 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刑事司法政策  (208)**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概述  (208)一、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  (208)二、在华外国人犯罪的管辖  (209)第二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侦查政策  (214)一、在华外国人犯罪侦查政策概述  (214)二、宽严相济的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侦查政策  (215)第三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审查起诉政策  (219)一、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审查起诉概述  (219)二、宽严相济的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审查起诉政策  (221)三、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侦查、审查起诉政策的司法实践  (224)第四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审判政策  (227)一、在华外国人犯罪审判政策概述  (227)二、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定罪政策  (229)三、在华外国人犯罪定罪政策的司法实践  (232)第五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的量刑政策  (237)一、在华外国人犯罪量刑政策概述  (237)二、在华外国人生命刑的量刑政策  (246)三、在华外国人犯罪监禁刑的量刑政策  (253)四、在华外国人犯罪非监禁自由刑的量刑政策  (255)五、在华外国人犯罪财产刑的量刑政策  (259)六、在华犯罪外国人资格刑的量刑政策  (263)七、在华外国人犯罪的数罪并罚政策  (270)第六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国家赔偿政策  (272)一、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国家赔偿的范围与标准  (272)二、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国家赔偿政策  (275)第七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领事协助(领事保护)、外交保护及对策  (277)一、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领事协助(领事保护)与外交保护概述  (277)二、犯罪外国人国籍国的领事协助(领事保护)  (280)三、在华犯罪外国人国籍国领事协助(领事保护)的对策  (282)四、在华犯罪外国人国籍国领事协助(领事保护)的司法实践  (286)五、在华犯罪外国人国籍国外交保护及对策  (288)第八章 在华外国籍罪犯的刑罚执行政策  (290)**节 在华外国籍罪犯的刑罚执行政策概述  (290)一、在华外国籍罪犯的刑罚执行政策概述  (290)二、外国籍罪犯刑罚执行政策的司法实践  (291)第二节 在华外国籍罪犯生命刑的执行政策  (294)一、在华外国籍罪犯死刑立即执行的政策  (294)二、在华外国籍罪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政策  (296)第三节 在华外国籍罪犯监禁刑的执行政策  (299)一、外国籍罪犯与中国籍罪犯实行分监、分押  (300)二、尊重外国籍罪犯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  (301)三、在华外国籍罪犯拘役刑的执行政策  (303)四、在华外国籍罪犯监禁刑的变更政策  (304)第四节 在华外国籍罪犯非监禁自由刑的执行政策  (306)一、在华外国籍罪犯非监禁自由刑执行概述  (306)二、在华外国籍罪犯管制刑的执行政策  (306)三、在华外国籍罪犯宣告缓刑的执行政策  (307)四、在华外国籍罪犯宣告假释的执行政策  (309)五、在华外国籍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政策  (312)六、在华外国籍罪犯的社区矫正政策  (313)第五节 在华外国籍罪犯财产刑的执行政策  (315)一、在华外国籍罪犯财产刑执行概述  (315)二、在华外国籍罪犯罚金刑的执行政策  (316)三、在华外国籍罪犯没收财产刑的执行政策  (317)四、判决中违法所得财物处理部分的执行  (318)五、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的执行  (318)第六节 在华外国籍罪犯资格刑的执行政策  (319)一、驱逐出境附加刑的执行政策  (320)二、对享有外交或者领事特权和豁免权外国人责令限期出境的执行  (322)第七节 在华外国籍罪犯的赦免政策  (322)一、在华外国籍罪犯赦免概述  (322)二、1954年《宪法》规定的赦免制度及司法实践  (324)三、1982年《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及司法实践  (325)第九章 在华外国人犯罪的预防政策  (327)**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预防的一般问题  (327)一、在华外国人犯罪与犯罪预防  (327)二、在华外国人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  (328)三、“破窗理论”和犯罪预防层级性理论的引入  (329)第二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的社会预防政策  (330)一、犯罪的社会预防概述  (330)二、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宏观预防政策  (331)三、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微观预防政策  (332)第三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刑罚预防政策  (335)一、犯罪的刑罚预防概述  (335)二、在华外国人犯罪刑罚预防的分类及实现  (336)三、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刑罚性质的预防性措施  (337)四、有前科的在华外国人与犯罪预防  (343)五、罪犯回流(转)犯罪与犯罪预防  (346)第四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视野中的在华外国人犯罪预防政策  (349)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49)二、在华外国人犯罪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  (350)第十章 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政策  (355)**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概述  (355)一、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概述  (355)二、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原则  (356)三、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展望  (359)第二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诉讼移交政策  (361)一、刑事诉讼移交概述  (361)二、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诉讼案件移交的政策  (363)三、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诉讼案件移交的司法实践  (364)第三节 在华犯罪外国人的引渡政策  (365)一、引渡概述  (365)二、中国向外国请求引渡在华犯罪外国人政策  (366)三、外国向中国请求引渡在华犯罪外国人的司法审查政策  (369)四、引渡替代措施的司法实践——以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案为例  (372)第四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刑事司法协助政策  (374)一、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概述  (374)二、在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刑事司法协助政策  (375)第五节 在华外国籍被判刑人移管的政策  (377)一、被判刑人移管概述  (377)二、在华外国籍被判刑人移管立法与司法实践  (378)三、在华外国籍被判刑人移管刑事政策  (379)第六节 在华外国人犯罪违法所得的追回政策  (381)一、在华外国人犯罪违法所得的追回概述  (381)二、在华外国人犯罪违法所得的追回政策  (382)结论: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体系与展望一、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体系  (386)二、对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展望  (387)附录1:有关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地方性规范文件  (391)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外国人犯罪管辖及相关问题的意见》(2012年12月6日施行)  (391)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外国人涉嫌犯罪案件刑事检察工作指引(试行)》(2013年1月29日施行)  (395)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司法局《关于指定部分基层人民法院集中管辖外国人犯罪**审普通刑事案件的意见》(津高法〔2012〕179号)  (402)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本市公安机关在办理外国人轻微犯罪案件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2010年4月6日施行)  (404)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本市检察机关办理外国人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2013年7月2日施行)  (405)附录2:外国人犯罪相关案例  (414)附录3: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参考文献  (432)后 记  (481)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

  安凤德,男,汉族,吉林省松原市人,二级高级法官,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89年)、悉尼科技大学法学硕士(200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硕士(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201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2004年)。历任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国家赔偿法学、司法制度与司法体制改革、法院管理学、司法新闻学、思想政治工作学等。主编《知识产权犯罪疑难案例精析》《经济犯罪疑难案例精析》等著作,在《中国审判》《法律适用》《学术论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在华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6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