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不会缺席 内容简介
《正义不会缺席》收录的主要是作者刘桂明近几年发表在报刊和网络上的法律时事评论,是一本有关思考正义、书写正义、表达正义的图书。 作者刘桂明希望通过《正义不会缺席》的出版,为读者提供一种如何感受正义、如何表达正义的视角与方法,推动社会法治建设。
正义不会缺席 目录
当2013年成为历史(代序)
Ⅰ 正义是一种表态:法律的追问
我们读书是求学识还是求学位?
中国足球为什么会发生“武昌起义”?
要指标还是要目标?
学术造假:岂能仅仅一开了之?
邓玉娇案件的逻辑推理
“杭州飙车案”有替身,怎么可能?
“胡斌替身门”:究竟是质疑还是造谣?
香港律政司司长的“当事人”是什么人?
“钓鱼执法”:究竟是谁惹的祸?
没有《刑法》的年代是一个什么年代?
《刑法》修正案的“加减乘除”
从“限”到“宪”:法律人的联想
从一“言”难尽到“我要发言”
Ⅱ 正义是一种表白:律师的思索
律师怎么会踢了一个“乌龙球”?
律师何故被罚“点球”?
律师不能成为利益集团的工具
律师业的冬天来了吗?
律师为什么要为“坏人”说话?
律师被铐为什么会成为新闻?
律师为什么会自杀?
律师为什么就不能当“和事佬”?
律师是在场还是走过场?
律师协会要如何帮律师说话?
律师节,不是奢望
律师文化的仪式化表达
Ⅲ 正义是一种表述:法律的困境
钓鱼台凭啥牛到敢扔法院通知书?
状告清华大学背后的法律难题
法律面对“宋大嘴”,究竟有没有办法?
过劳死:究竟是一个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谁能补偿罗彩霞因被冒名顶替而改变的命运?
嫖客勇救被逼卖淫女:算不算“见义勇为”?
“湖北假文凭事件”: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
深州监狱为什么会多次发生越狱事件?
谁来保护法官?
Ⅳ 正义是一种表现:律师的境界
我为新《律师法》打了90分
律师能否被“买断”?
中国律师团能否追回圆明园国宝?
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期待和佟丽华律师的贡献
一个外国律师为什么会加盟中国律师事务所?
如何看待“律坛怪侠”的“怪”与“侠”?
君子律师行天下
V 正义是一种表情:青春的救赎
15岁的少女怎么会成了强奸案的犯罪嫌疑人?
云南孟连少女施暴案:谁之过?谁之责?
“小学生卖淫案”中被藐视的未成年人权利
网瘾少年被打死:犯罪嫌疑人是故意还是过失?
壁炉压死五岁女童:开发商岂能逃避责任?
Ⅵ 正义是一种表达:错案的防范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冤假错案?
我们应当如何发挥辩护律师的作用?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疑罪从无”原则?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功大于过”的判断?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奉命行事”的应然与实然?
我们应当如何让证据说话?
我们渴望感受什么样的公平正义?
Ⅶ 正义是一种表象:封面的解读
我们的“北”究竟在哪里?
“巡回讲坛”讲什么?
“走”字应该怎么写?
百年辛亥,我们读懂了什么?
立遗嘱能否成为一种文化?
提问是媒体人的天职
有一种总结是反思
当“打假还是假打”成了问题
“实名制”:想说爱你不容易
好大一棵树
直挂云帆济沧海
谁能逃出如来佛的掌心?
条条大路通北京
是谁让我们成了“透明人”?
是“前车之鉴”还是“后顾之忧”?
诉讼困局“困”住了谁?
“四手联弹”的样本意义
亲,当我们老了的时候
合理怀疑是一种法律思维
劳动合同法何以被架空?
谁来竖起这面旗?
一场大雨为何下“呆”了北京?
“赤脚医生”的合理内核是什么?
“有教无类”仅仅是一种理想吗?
天下万事谁*大?
“环球同此凉热”折射了什么?
“劳动教养制度”能否洗心革面?
30年,中国法学会的一个新起点
我们如何看好政府的钱袋子?
监狱到底是什么地方?
他们代表了公平正义
“美丽中国”靠谁来实现?
惬意在宪法的光辉照耀下
错错错莫莫莫
2012,我们看到了哪些故事片?
正义是法治社会*动听的表达(跋)
正义不会缺席 作者简介
刘桂明,字开强,笔名千古洲,汉族,1962年9月生,江西省永新县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1985年7月,毕业分配至司法部法律出版社法学著作编辑室工作。1986年7月至1987年7月,作为中央机关讲师团司法部团员赴河南省濮阳县支教一年。1994年,任法律出版社《法律与生活》编辑部副主编。1994年8月至1997年4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研究生班。1996年,调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1998年9月,被评为“主任记者”职称。2006年3月,任中国律师论坛秘书长。2006年8月,调任共青团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