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

  2020-06-16 00:00:00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通过文献法、新制度主义研究法、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整合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优势的研究方法等方式进行研究。《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的主旨在于较为全面地呈现公权力网络监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目的在于通过《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的努力,揭示网络监督的效力效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等,为政府和民众真实认知网络监督,以及如何促进网络监督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从理论上为网络监督提供合理合法性论证,并为网络监督在实践上深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 目录

前言
**章 导论
**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第二节 本书核心概念解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与局限

第二章 公权力网络监督的理论基石
**节 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之正当性论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权力监督之传统模式探析
**节 中国公权力体制内监督之传统运行模式
第二节 中国公权力体制外监督之传统运行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兴起与体制内外的回应
**节 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兴起
第二节 现行体制对网络监督的认同度考察
第三节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公众对网络监督的认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功能与效度审视
**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基本特点与运行机制
第二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功能与范畴
第三节 网络监督的效度考察:基于若干典型案例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机遇与挑战:基于网络监督的公权力运行论析
**节 网络监督与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网络监督的影响
第三节 网络监督与公权力运行的优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困境与突破:寻求规范公权力网络监督之道
**节 网络监督的尴尬处境:从“人肉搜索”视角切入
第二节 网络监督遭遇政治暴力
第三节 虚实世界之间的张力对网络监督的影响
第四节 寻求规范公权力网络监督的法治之道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对策建构:深化与强化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之路径
**节 国(境)外经验的启示:综合性的视界
第二节 回应网络监督发展:公权力的应有作为
第三节 促进公权力网络监督发展:社会的必要努力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网络监督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
后记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 节选

  在这种分析模式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四个维度均要达到充分的合法性是难以企及的高度,但却是公权力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网络监督如何发力于这四个维度,促进公权力合法性的增量。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次予以重申。  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将公权力的合法性大致分为“理念合法性”与“实践合法性”两大类,“理念”包括公权力的价值取向以及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与公共政策,当政治制度与公共政策还停留在文本阶段时,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依然还是一个理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检验。“理念合法性”是指公权力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即将付诸实施的制度与公共政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并符合民众的愿景、切入当下的实际。可以想见,任何严重滞后于或过分超越于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的价值取向、政治制度与公共政策都不具有合法性。“实践合法性”主要是指公权力的施政行为与效果是否被民众所认同。如果公权力的施政行为超出了被人们认同的政治制度框架,或者偏离了符合人们愿景之公共政策的预期,那么公权力之实践合法性则面临危机。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便捷地表达心声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由于现实世界利益诉求渠道的梗阻,也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倾向于借助网络表达意愿,网络监督群体的言行涵盖了从价值取向、政治制度与公共政策,以及公权力施政行为与后果等各方面,渗透着对当地公权力的掌控者与行使者理念与实践之合法性的考量。具有相当主体包容性的网络监督,所蕴含的民生心愿、民意诉求,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使执政者反思其理念与实践是否契合当下实际、是否符合其治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监督能够在维护与增量公权力合法性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 作者简介

  张华,1977年生,江西广丰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供职于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廉政与公共治理、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厅级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5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