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

  2020-06-16 00:00:00  

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 本书特色

  基于解决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对于维护司法,维系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考虑,朱立恒所著的《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理性考察与分析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现状与成因,探究解决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理论基础,考察国外解决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基本经验,反思我国法院应对实践的优势与不足,探索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以期实现关于法院裁判的社会共识,*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基于刑事裁判与民意冲突较民事、行政裁判更加普遍以及烈度更强的现实,《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将主要针对法院的刑事裁判与民意冲突问题进行研究。

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 内容简介

  《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采用比较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跨学科分析等方法对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及其解决机制问题进行研究。  理性考察与分析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现状与成因,探究解决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基础理论,考察国外解决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基本经验,反思我国立法以及法院应对实践的优势与不足,探索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以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 目录

内容摘要
导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章 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现状及成因
一、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现实
(一)多发性
(二)易扩散性
(三)后果多重性
二、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类型分析
(一)依据主体不同的类型划分
(二)依据内容不同的类型划分
(三)依据问题性质的类型划分
(四)依据影响程度不同的类型划分
三、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成因
(一)转型社会矛盾多发与司法腐败现象普遍存在
(二)公民权利意识增长与表达自由渠道的畅通
(三)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分离
(四)错案屡见不鲜与国家赔偿状况不容乐观

第二章 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解决的基础理论
一、多维理论视角
(一)现代社会冲突理论
(二)政治民主与司法民主理论
(三)司法公正理论
二、价值期待
(一)个案解决价值
(二)社会和谐价值
(三)法治建设价值

第三章 国外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解决的基本经验
一、公民享有审判权
(一)陪审制度
(二)治安法官制度
二、公民参与审判
(一)美国的VOM调解模式
(二)法庭之友制度
三、公民知晓审判情况
(一)公开审判制度的国内法与国际法地位
(二)公开审判的内涵
四、审判公正的其他制度保障
(一)刑事审级制度
(二)刑事再审制度

第四章 我国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解决的法律制度及反思
一、典型制度及反思
(一)公开审判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二、其他制度及反思
(一)两审终审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二)再审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第五章 我国法院应对裁判与民意冲突的实践
一、中央层面的实践
(一)促进司法民主化建设
(二)建立案件质量评估机制
(三)加强廉政建设
(四)推进审判程序改革
(五)改革法院系统内部机制
二、地方层面的实践
(一)陪审团制
(二)恢复性司法
(三)法庭之友
(四)“专家法律意见书”现象
(五)量刑规范化改革
三、辨析
(一)积极方面
(二)尚存的问题

第六章 我国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解决机制的建设
一、遏制司法腐败
(一)推进法院系统特色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二)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三)强化法官腐败犯罪的司法控制
二、完善公民参与审判制度
(一)完善公开审判制度
(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三)借鉴美国VOM调解模式
(四)确立法庭之友制度
三、完善审判公正的保障制度
(一)改革法院制度
(二)完善一审程序
(三)完善二审程序
(四)完善再审程序
(五)继续改革死刑案件程序
(六)建设判例制度
四、规范民意表达、反馈与转化机制
(一)完善民意沟通制度
(二)完善民意反馈制度
(三)完善民意转化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 节选

  三、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成因  在了解了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现状后,更进一步的研究应当是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以有效地提出解决对策。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涉及法律、法官、法院、公民、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其也是由上述诸多因素所综合导致的。在笔者看来,转型社会矛盾多发与司法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公民权利意识增长与表达自由渠道的畅通,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分离,公开审判原则的确立与审判立法、实践问题的暴露是导致我国现阶段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多发的主要原因。  (一)转型社会矛盾多发与司法腐败现象普遍存在  1.转型社会导致矛盾多发  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时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时期。概括说来,我国的社会转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就现代化进程而言,我国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面对现代化的浪潮,中国的传统社会形态也正在悄然发生较大变化,如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型等。就经济而言,一方面,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过渡到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并正在从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另一方面,我国已经由以农业经济为主转向以工业经济为主,从而使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就法律在社会中的地位而言,随着依法治国方略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目标的确立,法律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使我国正在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就对外开放而言,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及其实施,以及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的全球化、加入WTO,我国正在由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变,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利益主体而言,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正在由一元社会向多元社会转型。  一般来说,社会转型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这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时期,社会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必然出现原有社会结构被打破,不断分化、重组,原有的统一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被多元化的社会结构所取代,面临社会利益被重新分配的局面。旧体制被打破,新体制基本建立但还不完善,整个社会中存在着诸多漏洞。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经济增长非常缓慢,并且由于先赋的如户籍制度、后发的如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原因,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日益突出。我国的基尼系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在0.4这一国际警戒线以上,已经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时期,两极分化的直接后果是社会冲突和对抗的发生。清华大学李强教授就将改革以来的社会群体分为四个利益群体,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  ……

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58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