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社会秩序如何构建 内容简介
《探索与创新·法学:社会秩序如何构建》为《探索与创新》系列丛书之一,主要精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三十五年来刊载的有关法学理论研究以及法律实践研究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作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35周年成果巡礼,以全面展示西南民族大学的科研成果。
法学:社会秩序如何构建 目录
民族法制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谐的法治保障研究论纲
《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保障问题研究
传承、变化与顺应:彝族婚姻家庭的现状及法律调适
一兼论凉山彝族自治州施行婚姻法《补充规定》的完善
土司制度下的“准”法律制度
论民族地区法律职业人员共同体的构建——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实证
诉讼法学
中国传统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论纲——以明清为契入点
作证豁免制度研究
自白与有罪答辩
法理学
论政务公开法治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制度文明:从权力本位到法治
民族性与宗教性:“中国法”不同于罗马法之法意
和合: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
民商法学
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合理性
股权出资的权利交付问题研究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
我国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进论
农村土地所有权形成历程及缺陷
“毒树”与“金枝”:性恶论与民法价值抉择及其体系构建
担保及其类型论
权利的价值:私法中获益赔偿的理论基础
中国虚拟经济制度供给模式之转变
网络言论暴力及其法律控制——兼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
刑法学
论刑法解释观何秉松杨艳霞
中国刑法中贿赂犯罪罪名体系的调整——以《刑法修正案(七)》颁行为背景的思索
回顾与展望:我国禁毒立法之评析
“欠债偿命”的逻辑悖论与道德困境
从曾成杰、吴英等案谈集资诈骗罪死刑的废除
法学:社会秩序如何构建 节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当性及其实践的有效性思考 从权利的内容考察,在多民族国家内,少数民族享有的人权包括共同性权利和因其特殊属性(族别、语言、文化、宗教等)而需要特殊保护的权利两个方面。共同性权利的实现是权利平等原则的体现,特殊性权利的实现不仅是特殊保护原则的体现,更是实现共同性权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多民族国家,选择一项符合权利平等精神和特殊保护要求的政策和制度来保障少数民族人权,是构建权利维护机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在综合考察历史传统、民族分布、民族人口构成、民族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来解决我国聚居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确立了该政策和制度在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机制中的基础性地位。然而,近年来,由于国际因素的影响,一些学者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合理评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障功能和积极意义,全面考察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实效,是深入分析制约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权充分实现的制度根源,是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谐发展法治保障问题的基点。 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构成和现实功效等方面来看,民族区域自治为聚居少数民族人权的实现提供了广泛、系统和稳定的保护。首先,考虑到我国民族构成、分布状况、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复杂性,为确保各少数民族都能实现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这一特殊人权,我国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从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权的归属和行使三个方面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体现了自治与共治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权利主体的广泛性。其次,为保障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权和民族自治地方内其他民族平等权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两个层面对此做了规定,体现了权利保护内容的广泛性。再次,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策的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为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包括其他有关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内的民族法制体系和相关的组织体系,构建了系统的聚居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机制。*后,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的实施,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和旅游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设施得到改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为维护民族自治地方的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和坚实基础,为保障聚居少数民族人权的实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因此,应该说,通过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保障少数民族人权、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和谐发展,不仅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而且也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但是,制度存在的正当性并不能说明制度实施具有当然的有效性。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大量成果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权实现状况来看,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与政府和人民所期待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我们不能不反思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及其实践的有效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