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礼法社会

  2020-06-16 00:00:00  

中国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礼法社会 本书特色

中华法系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在司法制度上有许多创新。如在唐宋之际,对司法行政官员的选拔实行“试判”考试,注重对被选拔人员法律素质的考察,在案件受理阶段实行三审立案审核制,对疑难案件实行奏谳制度,对司法官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这些措施都充分体现了传统法律追求程序公正和实质正义的理念,值得总结和借鉴。 本书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对战国秦汉至唐宋之际的法典体例和内容演变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作者指出,在秦代不仅存在“秦《法经》”六篇的法典形式,令作为古代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在秦代已十分成熟,秦代的法律体系是法、律、令的体系,汉朝初年的《九章律》是秦《法经》六篇与秦律三篇的重新组合。令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作者通过对北宋《建隆令》《天圣令》和南宋《庆元令》的条文内容进行比较,认为从《元丰令》以后,宋令的篇名、条文内容与唐代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礼法社会 内容简介

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对战国秦汉至唐宋之际的法典体例和内容演变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创新研究。

中国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礼法社会 目录

**章 中国古代法典体例的发展演变 001 **节 战国秦汉之际法典体系的演变 / 003 一、李悝著《法经》六篇之事辨析 / 004 二、“秦《法经》 ”的性质 / 011 三、秦代的法、律、令体系新论 / 023 四、萧何作《九章律》和《傍章律》新考 / 039 第二节  两宋之际令典的发展变化 / 052 一、宋代以前中国古代令的发展演变 / 054 二、唐令与北宋初年《建隆令》之比较 / 063 三、北宋《建隆令》与天一阁藏《天圣令》残本之比较 / 070 四、《天圣令》残本与《庆元条法事类》所引《庆元令》之比较 / 085 五、结语 / 134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法制建设 141 **节 中国古代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机制 / 143 一、古代重大疑难案件的奏谳制度 / 145 二、选拔高素质司法官员,依靠法官的智慧来裁决 / 157 三、广泛征询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全社会的法律智慧来裁决 / 169 四、疑罪从轻和疑罪收赎制度 / 176 第二节 唐代司法公正审判体制的建构 / 183 一、唐代“天下之法”的观念和法官独立审判的传统 / 185 二、唐代的“试判”考试制度及司法官员的选拔路径 / 190 三、唐代公正司法的诉讼审判制度设计 / 195 四、从司法判例看唐代审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 200 五、唐代的审判监督机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 209 第三节 宋代的官物追偿立法及债法的发展变化 / 215 一、宋代的官府财物追偿制度及其立法 / 217 二、宋代《理欠令》篇目的设置 / 224 三、从《庆元令》看宋代债权债务关系的演变 / 230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引礼入法及法律实践活动 239 **节 中国古代的引礼入法及中华法系的历史走向 / 241 一、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现象分析 / 247 二、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路径选择 / 272 三、中国古代的礼制入法与中华法系的历史走向 / 287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俗与法律 / 306 一、中国古代关于埋葬制度的法律规定 / 308 二、中国古代法律关于丧葬礼仪的规定 / 319 三、中国古代有关丧服制度的法律规定 / 330 四、中国古代关于违犯丧葬礼俗的惩罚措施 / 336 第三节 中国古代服饰的法律制度 / 347 一、中国古代关于服饰形制的法律规定 / 349 二、中国古代关于服饰颜色和图案的法律规定 / 360 三、中国古代关于服饰犯罪的惩罚措施 / 367 第四节 中国古代出行的法律制度 / 378 一、古代官民出行须有官府颁发的通行证 / 381 二、古代法律严禁官民百姓夜间出行 / 388 三、中国古代关于民众出行的法律规制 / 392

中国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礼法社会 作者简介

郑显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有《唐代律令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律令时代中国的法律与社会》(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出土文献与唐代法律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等七部;独自撰写《中国法制史》教材一部;在《法学研究》《历史研究》《政法论坛》《世界历史》《中外法学》《法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法律文书研究”(2005年法学类)被评为优秀类项目,“唐代律令法体系的演进及其对古代周边国家的影响”(2010年史学类)被评为良好类项目等。

中国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礼法社会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6/255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