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现代外国教育思潮研究

  2020-05-14 00:00:00  

现代外国教育思潮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进步主义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后现代主叉教育、女性主义教育、后殖民主义教育、批判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教育七章。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大量**手资料为基础,力图深刻论述上述教育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理论特征、代表人物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其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学术界对现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的不足,争取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毫无疑问,本书对我们分析和理解西方国家教育思潮、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学术专著,本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教育类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外国教育思潮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

现代外国教育思潮研究 目录

**章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一、进步主义教育产生的思想渊源
(一)经验主义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三)实用主义哲学思想
二、进步主义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19世纪末美国社会状况分析
(二)19世纪末美国教育状况分析
三、进步主义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以适应社会发展、扩大学校教育功能、注重手工劳动和职业技术教育为特征的进步主义教育(1917年以前)
(二)注重儿童研究的进步主义教育(1917~1929)
(三)“改造社会”的进步主义教育(1929~1940)
(四)对进步主义教育的批评,进步主义教育的衰退(1940~1955)
四、进步主义教育与美国当代教育
(一)新的进步主义教育派对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提出修正
(二)进步主义教育研究儿童特性一翼的延伸——开放教育
(三)进步主义教育探索教育怎样适应社会一翼的延伸——生计教育运动
五、进步主义教育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一)进步主义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二)进步主义教育的影响
(三)进步主义教育失败的原因
第二章 国际理解教育思潮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生和形成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后期
(二)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后期
(三)逐渐确立和巩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理解教育
(二)相互依存理论与国际理解教育
(三)文化相对论与国际理解教育
三、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美、英、日等国的国际理解教育
(一)加强外语教育
(二)开设国际问题课程
(三)我国中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
五、从灌输式走向对话式的国际理解教育
(一)课程设置
(二)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应体现国际意识
(三)培养具有国际精神的教师
(四)校外教育的配合
(五)搞好本国各民族的理解教育
(六)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
一、后现代主义概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
(二)后现代主义的流派
(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实质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
(一)关于教育研究
(二)教育目的观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四)关于教师的作用及师生关系
(五)评析
三、哈贝马斯后现代理论对现代教育的批判与改造
(一)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
(二)哈贝马斯后现代理论对现代教育的批判与改造
(三)评析
第四章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
一、女性主义教育概念分析
二、女性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
(一)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Liheral Feminism)
(二)激进的女性主义(Radical Feminism)
(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Marxist and Socialist Feminism)
(四)黑人女性主义(Black Feminism)
(五)心理分析的女性主义(Psychoanalytic Feminism)
(六)批判的女性主义(Critical Feminism)
三、女性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
(一)富有个性的研究对象
(二)鲜明的研究主题
(三)独特的研究视角
四、女性主义教育的分析模式
(一)平等的分析模式
(二)性别的分析模式
(三)解放的分析模式
(四)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分析模式
第五章 后殖民主义教育思潮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观
(一)概念界定: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
(二)后殖民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三)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渊源
(四)后殖民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学术思想
(五)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
(六)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不足
二、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反思
(一)教育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关联与批判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野下师生关系再定位
(三)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开展教育研究的几点启示
(四)后殖民主义对比较教育借鉴问题提出的新课题
(五)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教育发展策略的选择
第六章 批判教育学理论思潮
一、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
(一)批判理论的特征
(二)批判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三)批判教育学产生的原因、贡献及展望
二、批判教育学的特征
(一)批判教育学的理论特征
(二)批判教育学的实践特征
三、批判教育学与现代各种教育思潮的区别
(一)英语世界批判教育学与德语世界批判教育学
(二)批判教育学与批判教育理论
(三)批判教育学与后现代主义
四、阿普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
(一)阿普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主题
(二)阿普尔教育理论的批判方法论
(三)阿普尔教育理论批判性的归因分析
(四)阿普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特征
(五)结语
五、批判教育学的困境与出路
(一)为谁批判的立场问题
(二)如何批判的风格问题
(三)批判必要性的价值问题
(四)展望
第七章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
一、建构主义的产生与流派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历史源流
(二)建构主义的主要流派
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一)建构主义认识论
(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特征
(二)影响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几个因素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五、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评析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现代外国教育思潮研究 节选

**章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进步主义教育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出现在美国的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潮。它是美国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外国教育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我国教育界对进步主义教育的实质以及它对美国教育的客观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还研究得很不够。目前,仅仅对进步主义教育的个别实验、个别理论进行了相对独立的探讨。但是,对个别理论、个别实验的研究有很大局限,不能反映进步主义教育的全貌,得出的结论难免偏颇,而且往往脱离产生问题的社会环境,造成众说纷纭、是非不清的结局。结果,人们或是对进步主义教育倍加赞扬、一味称颂,或是对进步主义教育全盘否定。在美国,有人称进步主义教育“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对19世纪后半期人类知识……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有人称它为“坏事”、“粪耙”、“教育事业的耻辱”。在指导思想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庸俗二元论、机械二元论的倾向,表现在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分为二的观点绝对化、抽象化。还有人视进步主义教育就是儿童中心主义、从做中学、文纳特卡制、道尔顿制等名词的机械集合。在他们看来,进步主义教育的实质似乎就是儿童中心主义。笔者认为上述评价是偏颇的。
 ……

现代外国教育思潮研究 作者简介

徐辉,1963年出生,重庆开县人。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比较教育学学术带头人、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常务理事。1984年毕业于重庆教育学院英语专科,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多年。198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比较教育的新进展》、《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等专著8部;主持的“国外教育发展网络课程建设”获教育部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新课程在西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多部论著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承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普及高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西方教育新思潮专题研究”等科研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现代外国教育思潮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226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