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大学语文(2008/1) 节选
nbsp; 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大学
语文公共必修课是非常正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经济腾飞的时代,也是科学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一方面
是社会分工的更加细密,各种不同的学科更趋精确;一方面又是行业界限的突破,不I司
学科的相互融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再也不是单一的模式,不仅要有一大批学有专精的
专家,也要有具备广泛适应性的‘‘通才”。应当说在全日制大学中对理工科学生或非语
文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语文是实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更
好地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
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基于此目的,我们编著
了《新世纪大学语文》一书。入选《新世纪大学语文》的作品大都是古今中外有定评的
大作家的传世佳作,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是不同时代的文化艺术精品。从
内容看,有的表现爱国为民的理想,有的论述治国安邦的大道,有的阐发伦理道德的准
则,有的介绍进德修业的途径,有的评说行为举止的风范,几乎包含了社会人生的各个
方面;从艺术看,这些作品从选题立意到布局谋篇,从遣词造句到修辞技巧,都堪称佳
作。它们本身就是知识的宝库,陶冶情操的熔炉,汲取智慧的源泉,也是我们学习写作
的艺术典范。
学好大学语文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必要条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
族自信心。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许多有眼光的外国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对研究在东方迅速崛起的中国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国外一些企业家也不仅仅是把目光投向中国的市场,而是根据自己的需
要把注意力放到了我国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中,汲取对他们有用的文化知识、生活哲
理、精神力量和创造才能。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知名人士对中国的
《论语》、《老子》、《庄子》、《孟子》、《周易》、《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古籍就有着
浓厚的兴趣,他们为这些古籍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倾倒,他们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向世人证
明了,从这些古籍中,可以得到关于处理人际关系、企业管理、竞争机制和发展经济提
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有益启示。日本很多小学生都能背诵不少的著名唐诗宋词,美洲、
欧洲也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那么,作为新时期的中国大学生,就更应该学好祖国的
语言文学,正确而娴熟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给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出的公共必修课,应当给学生提供
中国语言文学*一般然而也是*重要的知识,使他们认识中国语言文学的民族特点和它
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编写了《汉字与汉语》和《中国文学史概
要》两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大学语文的另一个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又编写
了一篇《阅读与写作》,在这一篇中我们讲了议论文、记叙文、文学作品三种基本文体
的阅读分析方法。考虑到议论文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常用的文体,所
以我们用了较大篇幅介绍议论文(包括学术论文)的写作,以期使学生获得关于议论文
的特点、构成及撰写方法方面的较系统的理性认识。教材的第四篇是文选疏讲,它是教
材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建立语言文学感性认识的重要园地,我们给学生选择性地提供了
*好的精神食粮。在编选作品时我们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并重,真、善、美统一的标
准,人选的作品大都是名家名作,不少篇章早已广为流传,为人激赏。我们大体上按照
思想内容把这些作品分为六个单元:
**单元,主要是表现我国历代的志士仁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以及他们为国家
民族利益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
第二单元,主要是表现历代进步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社会政治观以及他们杰出的社会
政治实践。
第三单元,主要是表现理想情操、道德修养、生活哲理和人文风范。
第四单元,主要是析理论道:揭示宇宙大化流转变迁规律,总结国家兴亡盛衰之
理,介绍读书治学的经验。
第五单元,主要表现亲情、友情、爱情,歌颂温情爱心,礼赞人性的完美。
第六单元,登临览胜。主要是通过对江山胜迹的描绘,讴歌壮丽的山河,寄托作者
的理想怀抱。
这六个单元的作品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并无严格的界限。比如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
作品,实际上也表现了崇高的理想与高尚的情操;表现温情爱心的作品,本质上所体现
出来的是一种道德风范;登临览胜之作,几乎没有一篇不抒发胸怀的。单元的划分只是
为了便于安排教学,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是贯穿
始终、前后一致的,在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的作用上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
为现实生活服务,这种作用往往是不能被取代的。古代作家所创造积累起来的丰富的表
达技巧、修辞手段、艺术法则更是我们汲取艺术营养、学习写作取之不尽的宝库。在教
材中编选一些外国作品,也是有必要的。首先,外国的进步文化本来就属于全人类,我
们应该把它介绍给中国的青年学生,在经济上对外开放的中国,文化上不能闭关自守,
应当把外国的优秀文化变成我们的精神财富;其次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
的视野,以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的需要;再次,经过中国学者翻译介绍的外国作
品,已经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能够为中国青年学生正确理解和有选择地接受。
讲授文选是学习大学语文*主要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正是通过对一篇篇作品
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分析来完成的,同时也依靠对文选的分析讲授来积累语言文学方面
的感性知识,从而加深对已经获得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在这些作品的潜移默化
的影响下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
致远必白迩,登高必自下。一切有志于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既有高度的专业知识,
又有高度思想文化修养的青年朋友们,请从《新世纪大学语文》的学习开始吧!
过零丁洋①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②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③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⑤
[注 释]
①零丁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祥兴元年(1278)十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北)被元军俘
虏,在押经零丁洋时作了这首诗。第二年,宋降元叛将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劝说宋朝抗元将领张
世杰投降,文天祥抄录了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
②遭逢:遇合,得到君主的任用。起一经:因精通一经而入仕为官。干戈寥落:兵力单薄。四周星:
指四年。文天祥1275年起兵抗元,1278年兵败被俘,前后共四年。
③这两句是说国土残破国运垂危如同柳絮随风飘落,人生吉凶难测,祸福无常,如同雨中浮萍漂泊
无定。
、
④惶恐滩:赣江中的一个险滩。惶恐:指作者以薄弱兵力与元军周旋苦战四年中所经历的艰苦和危
难。零丁:也写作“伶仃”,叠韵联绵词,孤独的样子,这里指独力支撑危局,孤立无助。
⑤留取:留得。丹心:爱国的赤诚之心。汗青:指史册。
[作者简介】
文禾祥(1236 1283),字履善,又名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水
县)人。宋理宗宝祜四年(1256)状元及第,历任刑部郎及湖南、江西等地的地方官
职。元军南侵后,文天祥起兵抵抗。宋端宗时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继续坚持抗元。
祥兴元年(1278),兵败被俘,囚于大都四年,英勇不屈,*后从容就义。
文天祥既是一位光照千秋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慷慨悲歌的爱国诗人。其作品充满
着反对侵略、高扬民族气节的思想和感情,风格激昂奋发,悲凉沉痛,流溢在字里行间
的忠肝义胆,数百年来一直激励着爱国的志士仁人。文天祥的重要作品都收在《指南
录》和《指南后录》中。有《文山先生全集》。
[阅读提示]
这是作者的一首明志诗。诗中叙述了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慨叹了抗元事业的失
败,表达了作者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诗中的
名句,辉映日月,光照千秋,曾激励无数英雄人物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本诗语言凝练概括,朴质无华,感情真挚强烈,真实自然地展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
和凛凛正气。
[思考与练习]
1.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深刻含义。
2.背诵这首诗。
我爱这土地①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问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注 释]
①本诗作于抗战初期。现选自诗集《北方》,文化生活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简介]
艾青的诗深受西方象征派、意象派的影响,情感炽烈而深沉,意象鲜明, 富于个性色彩
和象征意味,在中国现当代诗坛上独树一帜。
[阅读提示]
本诗的意象是一只在狂风暴雨中用自己唯一的武器----歌喉不停的呐喊的“鸟”。但
它唱出的不是优美的歌声,而是对不幸的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悲愤和焦虑,他宁愿为唤起
人民战斗,为那 “无比温柔的黎明,,的到来而献身。联系到本诗发表时国家民族处于危
亡时刻的时代背景,它所表达的那炽烈而深沉的对祖国的热爱和所蕴含的深刻的象征意
味,是不难体会和理解的。
[思考与练习]
1.意象是抒情诗抒情言志,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基本手段,从本诗的“鸟”的意
象中,你对诗人创造自己的意象的方法和原则得到了什么启发?
2.学习本诗的写法,用你自己创造的一个鲜明而有独特个性色彩的意象去抒发你
的莫一种有深刻体会的情感(友谊、爱情、对父母的挚爱等)。
柏林之围①
(法国)都德
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香榭里榭林荫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
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当我们快到明星广场的时
候,医生停了下来,指着那些环绕着凯旋门的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中的一幢.对我说:
“您看见那个阳台上关着的四扇窗子吗?八月初,也就是去年那个充满了风暴和灾
难的可怕的八月,我被找去诊治一个突然中风的病人。他是儒夫上校,一个拿破仑帝国
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是个老顽固,战争一开始,他就搬到香榭里榭来,住
在一套有阳台的房间里。您猜是什么?原来是为了参观我们的军队凯旋的仪式……这个
可怜的老人!威桑堡②惨败的消息传到他家时,他正离开饭桌。他在这张宣告失利的战
报下方,一读到拿破仑的名字,就像遭到雷击似的倒在地下。
“我到那里的时候,这位老军人正直挺挺躺在房间的地毯上,满脸通红,表情迟钝,
就像刚当头挨了一闷棍。他如果站起来,一定很高大;现在躺着,还显得很魁梧。他五
官端正、漂亮,牙齿长得很美,一头卷曲的白发.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 他的
孙女跪在他身边,泪流满面。她长得很像他,瞧他们在一起,可以说就像同一个模子铸,
出来的两枚希腊古币,只不过一枚很古老,带着泥土,边缘已经模糊,另一枚光彩二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