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学分制的思想基础、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对中国高校学分制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中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了当前推行学分制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在中国高校实行弹性学分制的构想,并对弹性学分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弹性学分制的具体运行模式、弹性学分制的支持保障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弹性学分制的推行提供了一整套可行的方法体系。书中还首创性地提出了弹性学分制下的学习自由矛盾论、自主选择相对论、教学过程控制论和自主学习论。本书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 目录
序
**章 绪论
**节 学分制概述
一、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
二、学分制的产生与发展
三、学分制的内涵与特点
第二节 学分制研究动态
一、国外学分制研究综述
二、中国学分制研究现状述评
三、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 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
**节 中国高校学分制的思想基础与历史渊源
一、中国高校学分制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历史
一、“五四”时期的引进和应用
二、民国初期的推广和发展
三、抗战时期的进一步完善
四、民国后期的缓慢发展
五、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中国高校学分制的现状分析
**节中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
一、实行学分制是我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迫切需要
二、实行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实行学分制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四、实行学分制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五、实行学分制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现实需求
第二节 中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搭建了学分制改革的良好平台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为推行学分制提供了良好的主体性支持
三、中国高校教育资源的能量积累为推行学分制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中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方面
二、社会政策与体制方面
三、学校内部环境方面
……
第四章 弹性学分制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五章 弹性学分制的具体运行模式
第六章 中国高校实施弹性学分制的支持保障系统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 节选
br />
刘献君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
管理制度。现代学分制起源于德国柏林大学的选课制度。1825年,选
课制建议被美国弗吉尼亚州议会通过,并在新建立的弗吉尼亚大学开
始试行。随后,一些老牌大学,如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等,也开始尝试实施选课制。1872年,学分制正式成为一种教学管理
制度在美国哈佛大学开始推行。1894年,哈佛大学明确规定学生修满
规定学分课程就可获得学位。“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从
日本或欧美引进了学分制,如张伯苓曾经在南开大学实行积点学分制
和选科制。但一般认为,我国高校学分制始于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
大学实行的“选科制”。东南大学、金陵大学及广东部分高校紧随其
后,也将学级制改为选科制。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特别强调“谋
个性之发展”,规定大学采用“选科制”和“学分制”。此后二十余年,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了学分制。其中,“根在国外,权在教会”的教
会大学可以说是实行学分制的典型。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全盘“苏化”
的政策环境下,学分制被学年制全面取代。直到1978年,教育部提出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学分制,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等少数重点大学率先开始实行学分制,出现了全国范围内实行学分制
的**次“高潮”。1983年,学分制由部分重点大学扩大到非重点大
学,由综合性、多科性院校扩大到单科性院校等其他类别的高校,形成
了第二次“高潮”。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
定》进一步推动了高校的学分制改革探索,并明确指出要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此后,高校中出现了实行学分
制的第三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到1986年为止,实行学分制的高
校达到200余所,大多数重点院校实行了学分制。在世纪交替之际,
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跨越,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大众化之后
的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校中出现了实行学分制的第四
次“高潮”。
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周清明教授基于在本校
的改革实践,围绕在高等学校实行弹性学分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
讨。应该说,这不仅是一种学分制的本土化探索,同时也是对当前高
等教育从数量扩张向质量工程转移的积极回应。大众化时期的高校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改革?国际高等教育的经验表明:多样化
和个性化是必然趋势。对弹性学分制进行系统探索,正是为了给中国
高校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一条全新的
思路。
通览周清明教授的这本著作,我们会发现,它对学分制的来龙去
脉做了系统深入的综述。例如,书中提到,虽然一般都认为学分制起
源于西方大学,但实际上,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也存在过某种意义上
的本土化的学分制的雏形,如唐代的“选科制”和宋代的“积分法”,它
们比柏林大学的选课制要早900多年。当然,本书的重点在于对有关
学分制的诸多现实问题所进行的系统的阐释和论述。在综合分析中
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观背景与高校学分制的现状和问题的基
础上,全书对弹性学分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具体运行模式、支持保障系
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和较为严谨的实际设计,为弹性学分制的推
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客观而言,学分制所蕴涵的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及所涉及的极为
复杂的现实问题,使得对它的任何一种系统研究都难言完满。本书也
不例外。但作为一个富有理论兴趣的高校管理者反思其管理实践的
产物,本书既不限于对学分制的纯理论探究,也不限于对学分制的实
际工作总结和计划,其行动研究的色彩极为浓厚,值得相关人员高度
关注。此外,本书质朴的文风和简洁的笔触也会使读者愿意一气
读完。
2007年12月21日
第四章弹性学分制的基本理论问题
弹性学分制是针对完全学分制的一种改革尝试,是针对中国高校
学分制现状提出的一种改革思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弹性学分制也
是一种学分制的发展和升华。因此,本章试图从理性层面来分析弹性
学分制,以构建弹性学分制的理论框架体系。
**节弹性学分制的基本内涵
一、弹性学分制的概念界定
目前正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实际上是一种不完全学
分制,是以学分和学年相结合的“学年学分制”。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
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加强学分制的推进,减轻其
对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过分依赖,逐步向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过
渡,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
弹性学分制是在现行本科基本学制一般为(四年)的教学进程安
排的基础上,允许优秀学生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提前期限一般为一
年;也允许学习困难或因其他特殊原因休学、停学的学生,在未达到退
学条件的前提下滞后毕业,滞后毕业的*长期限一般为两年。提前、
滞后毕业的时间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
(1)弹性学分制的学分管理
弹性学分制,作为与同选修制、导师制相适应的学校教学和学生
学习量的计量和管理,要在导师制、绩点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奖
励、资助和审核等制度并行运用,确保教学管理得到完善。弹性学分
制的学分管理主要包括:一是留科制——取消原留级制,改为留科制,
考试未合格的课程允许学生补考。二是补考制——学分制教学管理
中一般没有补考,只有重修,但弹性学分制允许必修课考核不及格的
学生有多次补考机会。三是重修制——同一门课程因补考不及格,可
以重修或多次重修,记载*高一次重修成绩,从而获得学分。四是学
分互认制——学校可以和层次相同、专业相近的院校建立学分互认
制。五是免修、免听制——经个人申请,学校教务处批准少数优秀学
生免修或免听某些课程,直接参加课程统一考核,取得该课程学分。
六是弹性学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修满规定学分的前提下可以
提前毕业,也允许其在读期间选修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的有关课程。
学习困难及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延缓一段时间毕业,学校保留已取得
的学分,学生复学修满规定学分后,即可毕业。七是学业警示制度(试
读、退学制)——学校根据各专业学生毕业应获得的学分情况,规定在
基本学制年限内各阶段学生应获得的*低学分,当学生在某一阶段内
取得学分低于规定学分时,学校根据学生获得学分情况分别给予学业
警示、随班试读及退学处理。
(2)弹性学分制的学制管理
传统学年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规划了一体化的培养方案、课程
计划和学习要求等,这与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只有改革简单划一
的学年制系统,实施弹性学分制,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弹性学分制的学生学籍管理
目前在我国转校、转系、转专业只能是适度的,为此要建立一套专
门的制度来加以规范。首先,要建立学生转校、转系、转专业咨询指导
与评估委员会,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其次,成立评估委员会,学生在
转校、转系、转专业之前,必须提供详细的报告,然后由评估委员会根
据学生的意愿进行评估并决定学生是否真正适合转校、转系或转
专业。
(4)弹性学分制的课程教学管理
实行弹性学分制课程教学模块化管理,课程的内容可能是跨院系
甚至跨学校的,当然它也可以是跨学科的;课程内容一般不再是由学
校、教师单方面决定,它是教师与学生协商的结果。①
二、弹性学分制的本质内涵
(1)自主选择学校
学校类型是专业的延伸和扩展,从理论上来说,学生完全应该具
有这种选择权利。目前,我国大学生选择学校一般有三种机会:**
种机会是参加高考后,通过填报志愿,再由招生录取来实现学生本人
的选择;第二种机会是通过转校实现由录取学校转到自主选择的志愿
学校就读;第三种机会是在就读学校学习期间到本校认可的其他高校
去选修课程。当然,鉴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完全意义上的学生自
主选择学校不可能实现。同时,选择也不可能是单方面的。
(2)自主选择专业
专业是课程的组合。在现行的学年教学制度下,如果没有特殊的
原因,学生一般很难变换专业。但确实存在着相当部分的学生在深入
职业领域之初对专业选择存在盲目性,他们对自己不甚了解,对未来
的职业也知之甚少,难免会有闪失。随着国家对大学毕业生不再包分
配而是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在考取大学的同时就要考虑将来的就业
问题,加之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引起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
使得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和中途变更专业的要求愈来愈强烈。在学分
制的条件下,随着教育平台的建立,学生可在基本不重复学习的情况
下,实施对专业的调整。
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 作者简介
周清明,现任湖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兼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成员、中国农学会理事、湖南省作物学会理事长、湖南省农学会副会长、湖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协会副会长等。
近十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省、厅级各类科研课题10多项。已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大田作物文摘》(英联邦)、《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农业教育》、《湖南内参》、《湖南日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农学、教育、经济、管理类研究论文100多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