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2020-05-14 00:00:00  

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内容简介

新闻采访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探索新闻特有的采访写作规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全国新闻奖和第1—17届“中国新闻奖”众多新闻精品人手,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对比分析、研究后,发现它们在新闻采访写作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新闻采访写作,对于打造新闻精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于是将这些规律简要概括编著为《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一书。书中向读者一一介绍什么是新闻精品,新闻精品是如何抓问题的,是怎样进行访问、观察和调查研究的,是怎样求新的;新闻精品的标题、导语、背景、结尾是怎样写就的;新闻精品的语言、美感和角度是如何选择和运用的;新闻精品是怎样采写典型报道、人物通讯、经济新闻、会议新闻、批评报道的;新闻精品是怎样进行长期积累和精心修改出来的,等等。
书中的文章,曾先后在全国十多家新闻传播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并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现应读者要求结集成书出版,目的在于借以丰富我们的新闻采访写作基础理论知识,帮助记者(通讯员)、编辑及广大新闻写作爱好者提高新闻采写技能,以便写出更多的新闻精品来奉献给受众,满足受众对新闻精品的需求。
本书是《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一书的姊妹篇,前者是就某一篇中国新闻奖精品的采写特点而言,后者则是从整体上分析中国新闻奖精品形成过程所写。

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目录

前言
1 关于采访
  沉下去得“蛟龙”脚板底下出精品——新闻精品是用脚这样采写的
  做好调查研究源头活水滚滚来——新闻精品在调查研究中诞生
  抓准问题就成功一半——新闻精品是这样抓问题的
  不同常人的观察不同凡响的作品——新闻精品中的观察技巧
  问得新奇问得得法——新闻采访中“问”的艺术
  弘扬时代正气抨击社会弊端——新闻精品是这样选择批评报道问题的
2 关于写作
 1.写作综述
  学习孙子兵法指导新闻写作
  掌握精品特性按特性进行采写
  求新——新闻精品写作之魂
  新闻精品这样满足受众心理需求
  新闻精品是这样选材的
  遵循新闻规律——新闻精品这样运用事实说话
  善用新闻语言写出新闻精品
  美感催生新闻精品
  引而不发趣味无穷——新闻精品中这样运用悬念
  幽默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老主题是怎样写成新闻精品的
  经济新闻如何才能出精品
  科技新闻应注重科学性
  倡导人文性——科技新闻精品这样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删繁就简三秋树字斟句酌出佳篇
  人物新闻誉人过甚不可取
 2.消息写作
  一语中的巧妙点睛——新闻精品的标题是这样制作的
  巧扮凤头抓人眼——新闻精品的导语是这样写就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闻精品是这样选取角度的
  精修绿叶扶红花——新闻精品是这样运用背景材料的
  刹长风写短文——新闻精品写短的十点经验
  “何时”必须有交代——充分发挥新闻时效的特有威力
  新闻要新时效不可缺——新闻精品中的时效瑕疵析
  选活的事实用活的材料——会议新闻精品是这样写就的
  赡言见貌有画面——消息精品中的“蒙太奇”手法
  写好消息的“*后冲刺”——消息精品是这样写结尾的
  毛泽东同志的新闻特色(三则)
 3.通讯写作
  精心选材巧妙构思——短通讯精品是这样写就的
  灵活多样勇于创新——人物通讯精品的写作特色
  剥茧“抽丝”凤凰“落树”——新闻精品是这样进行提炼的
  笔下带情实可贵——新闻精品中的情感运用
  怎样采写深度报道?——新闻精品展示的七点“诀窍”
  浓墨重彩绘英模——获奖典型报道是这样创新求深出彩的
  名记者穆青人物报道的特色
3 关于记者修养
  新闻工作者理当学习、学习、再学习
  新闻欲——记者成才的重要因素
  激情——记者写出精品的力量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新闻精品需要的十二种意识
  新闻精品需要的创新思维品质
  长期积累出佳作
  践行“三由近”改进新闻报道
  民生新闻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痛打假新闻 塑造公信力
  刍仪低俗之风的成因与防范治理
作者自述

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节选

1 关于采访
沉下去得“蛟龙” 脚板底下出精品——新闻精品是用脚这样采写的
  时下,“脚板底下出新闻”,“脚板底下出精品”这样一句被新闻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一个朴实无华的道理,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冷遇。这些人认为,在网络、通信设备高度发达的时代,再提“脚板底下出新闻”已经不合时宜了。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一些记者靠从网上扒新闻,从别家报纸上摘新闻,从通讯员的来稿上窃新闻,从新闻发布会上“剪”新闻。难怪某报一负责人痛心疾首地说:*恨的是有的记者的“贪”、“懒”、“馋”。这些记者高高在上,不是大单位、大机关、大宾馆不去,没有好饭局不去,整天想的是赶场子、拿包子、拎袋子,写出的稿子不是应景,就是类同。这样枯燥无味、平淡无奇的稿件,报社的老总看了头疼,读者看了摇头,报纸在市场上卖不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假新闻、失实报道屡见“报端”。更可笑的是近几年来,我们有的地方每年都“评选”或曰公布“十大假新闻”。这在过去简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从这个方面看,假新闻也好,失实报道也罢,为什么会层出不穷?究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些记者没有下到基层,没有深入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去,没有拿到新闻的**手材料。假新闻、失实报道(别有用心的除外)的出现,说到底,就是新闻工作者没有沉下去采访,丢弃了“脚板底下出新闻”惹的祸。为此才有了本文的题目,“脚板底下出精品”。
  事实果真像有些人说的“脚板底下出新闻”、“脚板底下出精品”过时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东汉文学理论家王充在巨著《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这段话说明,要擒“蛟龙”,就得到深水中去。同样的道理,记者要抓住“蛟龙”那样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也必须沉到现实生活的“深水”中去。部分“中国新闻奖”的得主在谈到他们的成功经验时,都不约而同地说道:“脚板底下出新闻”,“脚板底下出精品。”这就告诉我们,谁要想写出新闻精品,就必须践行“三贴近”,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舍此,别无其他捷径可走。
  “脚板底下出精品”,也是新闻界前辈们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是指导我们采写新闻的诤言。不是吗?你看,大家知道,范长江写的中国新闻史上不多得的巨著《中国的西北角》,就是他用自己的两条腿,跑了2000多公里,历时10个月跑出来的,从而奠定了他作为一个名震后世的名记者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显赫地位。新华社前社长、著名记者穆青,据马艺撰文介绍说,在穆青后半生的30多年中,在河南一地,穆青就曾六访兰考,六下扶沟,六进辉县,四访宁陵,四上红旗渠,千里看麦浪,飞雪访农家……1993年秋冬,已经年逾古稀的穆青披着严霜,在中原大地奔走了22个县,行路近万里。他曾为采访焦裕禄,同冯健、周原一起,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足迹,访问焦裕禄慰问过的农户。为采访长年累月与风沙搏斗的植树老人潘从正,穆青前后采访4次,前3次都是直接走进苗圃。正是这种不畏艰辛跑新闻的敬业精神,使穆青写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新闻名篇,让人百读不厌;他笔下塑造的十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感人至深,长留读者的心中。
  目前已评出的第1—1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提供的下述跑新闻的经验,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
  ——只有迈开双脚深人生活,才能采访到鲜活的新闻事实。众所周知,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事实应该是具体、生动、形象、真实的,如果采写者不迈开双脚深人生活,到新闻发生的地点去采访,又怎能发现和写出鲜活真实的新闻来呢。新闻的新鲜生动离不开作者的现场采访和现场情景的描写。
  以第7届中国新闻奖特等奖作品《岗位作奉献 真情为他人》一稿为例,这篇人物通讯写的是北京市公交战线服务标兵李素丽的先进事迹。记者在接受采访任务后,先不同采访单位打招呼,迈开双脚以普通乘客身份乘车进行暗访。然后又跟随李素丽的车十余次,耳闻目睹了许多生动的素材之后,还采访了李素丽的同事及家人,从而掌握了大量的**手材料,后又经多次修改润色而成。由于作者的深入采访,捕捉到许多鲜活的新闻事实,因而写出的报道读来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作者不仅把主人公满腔热情为乘客服务的言行写得活灵活现,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李素丽把服务艺术化的过程和收到的良好效果,准确鲜明地反映在人物事迹的特点上,使作品主题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报道刊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各行各业掀起“学习李素丽,岗位作奉献”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报道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自然也就赢得了“中国新闻奖”评委们的眷顾和垂青。
  ——只有迈开双脚深入现场,才能采访到感人的细节和场景,也才能写出有现场感的新闻来。新闻报道要成为精品,除了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主题思想的鲜明性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新闻报道中的现场感,是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写出现场感来,记者就必须深入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进行仔细、认真的观察,用自己手中的笔,将读者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让读者看到画面,听到声音,嗅到气味,感受到气氛,从而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以第9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长江上游仍在砍树》一稿为例,文中有这样两段现场描写:“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般粗的木头,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后才驶离码头。行出不到1000米,数万根粗木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几百米宽的江面。” “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看到,雅砻江下游两岸目前仅有些残次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如此强烈的现场感,自然就会在读者心中引起震撼:照此滥伐,长江上游的森林还能剩下多少?保护长江上游森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自然就会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如果记者不迈开双脚深入现场采访,是决然写不出这篇新闻精品来的。范长江新闻奖得主、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心副主任刘畅说:“在我的意识里,记者应该永远站在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是职业价值的所在,它叫‘现场’。”这是经验之谈。
  ——只有迈开双脚深入实际,才能抓到扎实的材料。那些习惯于跑会议、跑机关的记者(通讯员),从会议材料和机关的简报上抓新闻,这固然是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途径,但要想抓到**手材料,不跑向基层和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报道来的。因为那些第二手、第三手材料,不一定能将那些新人新事、新经验、新问题反映上来。光靠这些间接的材料写新闻,就很容易造成抽象、空洞和一般化。有人将记者(通讯员)跑到机关去采访比喻为像看“索引”,而跑到实际生活中去采访是在看了“索引”之后去具体读“原著”。显然读“原著”要比看“索引”生动、有趣得多。
  ——只有迈开双脚深入采访,才能弄到有关的背景材料,写出的报道才有深度。以第10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
一稿为例,据介绍,为写这篇消息,作者进行了采访前的认真准备、搜集、积累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反复提炼筛选信息之魂和*佳切入点,甚至为写好这篇消息而专门购买了大部头的城市地铁专业理论著作,并对背景材料拟写了初稿。举行地铁开通仪式的当天,作者提前到现场观察、捕捉鲜活的信息,并抢在首发地铁列车到达天安门站后的**时间把稿件发回报社编辑部。直到报纸签发印刷前的*后一刻,作者还对这篇消息的标题、导语、正文反复进行了字斟句酌的推敲和修改。*后奉献给读者的是一篇信息量大、现场感强、可读性高、具有独家新闻特色的新闻精品。
  关于采访与报道深度的关系,“中国新闻奖”得主、经济日报总编辑庹震说:“脚‘深’方能文不‘浅’;“脚底板下是什么?是泥土。泥土者何?百木秀气之本,百花香气之源。万木千草,浓绿厚荫,姹紫嫣红,无泥无土,如何来?营养在泥土里,记者‘深’不下去,新闻作品也就没有了‘活力’和‘魅力’。记者不深人基层,不知大众所需所求、喜怒哀乐,如何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只有迈开双脚深入采访,才能不断发现有价值的报道题材。以范长江新闻奖得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朱海燕的事迹为例,朱海燕同志为采写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先进事迹,他不顾糖尿病、高血压、心梗等高原之大禁忌,连续5次走上青藏线,10次翻越唐古拉山,奔波150多天,从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一站一站往前走。3400米,3800米,4600米,5072米,随着海拔的升高,每前进一步,他都是在大口大口喘气、大把大把吃药、大瓶大瓶吊水的过程中坚持现场采访,一路艰辛,一路壮歌,写下了80余万字的作品。其中《青藏铁路全线开工》、《请过路吧 亲爱的藏羚羊》、《中国铁路实现飞天梦》三篇作品,先后荣获第12、13、16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三等奖。朱海燕笔下的一篇篇有关青藏铁路的报道,筑成了新闻中的一座高峰,那是他用生命打折的代价铸就的一篇篇新闻精品。朱海燕的事迹再次说明,“脚板底下出精品”不仅是新闻采写技巧问题,也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它强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主动性,体现其职业精神。“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只有深入、深入、再深入,才会有写不完的好题材,才会不断有新闻精品诞生。
  ……

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作者简介

刘保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曾任新闻学院资料室主任、“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评审专家;人大校工会常委兼宣传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中国石油报》顾问;《新闻与写作》《传媒观察》等杂志社顾问。
  1939年生,四川成都邛崃人。1960年被选飞行员入伍到空军部队,后改行从事新闻、宣传、秘书等工作。曾参与空军国土防空、训练及保卫边疆自卫反击战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还曾被部队派驻地方一县报主持近一年的新闻工作;曾因工作成绩显著,荣立三等功二次。
  1979年从部队转业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工作后,先后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论文300余篇,约计210万字。参与编著《应用写作大百科》等辞书共4部。主编《应该这样写》《新闻导语。背景,结尾写作经验荟萃》等教学参考用书共18本。撰写《新闻采写技巧》《毛泽东的青年观》《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等专著6本。有了篇学术论文先后获全国和省部级奖,1篇获“中国新闻奖”论文三等奖。由于在新闻教学中的贡献,曾获韬奋园丁二等奖。

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226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