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创造教育概论-(第三版)

  2020-05-14 00:00:00  

创造教育概论-(第三版) 内容简介

创造教育是创造学与教育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了创造教育的试验,但它作为一门学科是在40年代末形成的。作为中国研究创造教育*早的人之一,刘道玉先生历经8年的积累和思考,完成了我国**本系统论述创造教育的著作——《创造教育概论》。
研究创造教育必须发扬创造精神。本书围绕着知识、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对创造的本质、创造力的要素、创造过程与认识论的过程、创造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实施创造教育的制度方法和环境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言他人之未言,言他人之不敢言”。细心读完全书,不难发现,本书相当有“创造”精神和指导意义。

创造教育概论-(第三版) 目录

**章 知识、智力和创造力释义
**节 从培根的名言说起
第二节 知识不等于力量
第三节 知识是智力的基础
第四节 创造力是智力发展的*高表现
第五节 必须重视的新课题
第二章 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节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
第二节 国外创造学发展的概述
第三节 创造学在我国的兴起
第四节 破除对创造的神秘感
第三章 创造教育概说
**节 创造教育是时代的产物
第二节 创造教育的目的
第三节 创造教育的任务
第四节 创造教育的特征
第四章 创造教育理论的探索
**节 创造教育的本质
第二节 创造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创造教育的原则
第四节 创造教育体系
第五章 创造教育的实施
**节 创造教育过程及其本质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与创造过程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创造
第四节 课余活动与创造
第五节 思想工作与创造
第六章 创造性教学
**节 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第二节 教学方法与创造
第三节 教学艺术与创造
第四节 创造性教学方法
第七章 创造性学习
**节 学生是主体
第二节 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第三节 自我设计
第四节 锻炼“创造脑”
第五节 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八章 创造教育与教师
**节 创造型教师的素质
第二节 创造型教师的作用
第三节 大学教师必须做研究工作
第四节 教师应当是教育家
第五节 教师的职业道德
第九章 创造教育的环境
**节 人才与环境
第二节 信息与教育
第三节 竞争与合作
第四节 奖励与荣誉
第五节 科学学派的作用
第十章 创造教学制度与管理
**节 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制度
第二节 创造教学制度
第三节 创造教学的管理
第十一章 创造型人才的发现与保护
**节 摒弃旧观念
第二节 创造型人才的发现与识别
第三节 敢于保护人才
第十二章 创造从这里开始
**节 少年儿童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
第二节 抓好创造教育的关键期
第三节 为了21世纪
主要参考文献
第1版跋语
后记

创造教育概论-(第三版) 节选

第二章 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大约六十万年以前,历史进入到一个新时期,开始了人类的纪元。五千年以前,人类发明了文字,从而开创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人类是如何从低级动物进化到万物之灵,从愚昧到文明,从手工制作到智力密集的产业呢?这一切,都是源于劳动,是劳动锻炼了人的创造的大脑,是人脑的创造力创造了世界上的一切文明。
**节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
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各有自己的创世纪的理论。有神论者认为,世界本身以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这就是《旧约•创世纪论》的基本观点。无神论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历史是由具有高等思维能力的人创造的。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至于有神论者是如何杜撰创世纪论的,我们且不去考究它。重要的是,如何认识人类创造的历史,并且引出必要的规律,以便更自觉地、有目的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1.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创造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创造。事实上,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翔实地记载着人类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的历史。让我们简单地透视一下人类的文明史,那些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领域中闪烁着璀璨光泽的成果,又有哪一项不是通过创造而得来的?又有哪一项不凝聚着人们创造性劳动的智慧?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创造,就没有 人类,就没有人类的历史,也就不会有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类是如何通过创造来谱写自己的文明史的呢?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是广阔的,广至无边无际的宇宙,阔至整个人类社会。人类的实践动,按照对象划分,可以分为认识、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按照产品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物质产品的创造和精神产品的创造。创造存在于一切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者,不断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社会实践者,不断创新的社会理论,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并通过他们再去创造物的和精神的财富。精神产品生产者,通过学术研究,不断地创造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包括学术理论著作、文学创作、美术工艺作品等。体育作者,不断地创造新的教练方法,创造高雅、高难度的动作,创造世界的新纪录等。各个部门的这些创造。构成了整个人类的创造。正是各部门的这些创造,并通过它们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不断地丰富和推动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
2. 创造引起的革命 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一般来说,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先导。科学革命是指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它的直接后果是引起一门或相邻近的数门学科的发展,也随之导致人们思想方法上的改变。技术革命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它将导致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同时也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不论是科学革命还是技术革命,它们都是创造引起的,是以一项或几项重大的发明创造成果为标志的。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我们无须去追溯那遥远的过去,仅通过近现代几次工业革命,便可以窥见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几条线索。
**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主要是在英国、美国。后来影响到整个欧洲。这次工业革命,主要是由纺织机和用煤炼铁两项发明引起的。纺织机于1764年由哈格里沃斯(James Hargreues,1745—1778)发明,它不仅提高了纺织业生产的效率,而且还推动了其他行业生产的机械化。用煤冶炼铁矿石的发明,它的直接意义在于使炼铁生产工业化成为可能,并为其他工业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这次工业革命,其进步意义在于,初步实现了用机械代替手工劳动。既然是革命,总免不了有阻力。在纺织机发明后,一些工厂的工人拒绝使用机器,并为此而采取了对抗的行动。所以,一项新的技术的发明,不仅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还要触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也是在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出现的。这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铁路的营运和转炉炼钢为标志的。关于蒸汽机的发明,还有一段神秘的故事。过去都认为,是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在烧开水时产生了灵感,于是就发明了蒸汽机。事实不是这样的,瓦特的发明,也是集前人发明之大成。事实上,在瓦特发明新型蒸汽机的一百二十多年前,在英国亚历山大城就出现了一种用水蒸气推动的机械。18世纪初,英国铁匠纽科门发明了**台矿山抽水用的蒸汽机,并且在煤矿生产中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瓦特恰恰是在修理纽科门蒸汽机时,克服了它的缺点,发明了新型的蒸汽机,为此他耗费了10年的心血。新型的蒸汽机不仅降低了原来能耗的3/4,将热效提高4—6倍,而且使其成为一种工业上普遍使用的原动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于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这时的工业革命中心已由欧洲转移到美国。这次工业革命是以汽车制造、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化学制品的大量发明和生产为标志的。电动机是1829年发明的,从发明到使用,历时57年。汽车是1868年发明的,从发明到生产使用,历时27年。这两项重大发明,的确是重大事件,它们是工业的先行和原动力,给各工业生产部门都带来深刻的影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化学及其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许多新的化学制品,如塑料、尼龙、农药、抗菌素、避孕药、精神病药、染料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它们不仅给其他工业提供了所必需的原材料,而且也满足了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
目前,正在兴起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了的,现正在向着纵深方向发展。这次工业革命,是以材料、电子计算机、激光、生物工程和能源方面的重大发明为标志的。这次革命不论是在规模上或是在深刻性方面,都将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工业革命,它从各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深刻变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创造发明是如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又是如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反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为发明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切创造力量都要从它所引起的反应中汲取进行新的创造的力量。”总之,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串发明创造的连锁反应过程。
3. 创造对人类的馈赠
人类为发明创造,呕心沥血,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创造也不是无情物,它对人类的馈赠也是巨大的。请试想一下,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一切物质文明,又有哪一种不是由于创造而带来的呢?
今天,科学发明以更快的步伐进入社会生产和人们的13常生活,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已明显地缩短,一般不超过4.5年。我们今天享受的消费品,90%是在20世纪初还不曾有的。这就是说,现在与80年前的世界相比,我们似乎是生活在另一个物质文明更丰富的星球上了。可以预言,到21世纪末,由于某些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物质文明的更加丰富,人们有可能完全或部分地摆脱疾病的威胁和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这说明,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改善了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生活,从中也享受了创造的无限乐趣和意义。
  发明创造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必去——列举。我只想从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到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这一事例。说明创造带给人类的财富是多么的巨大。
这项创造性的研究,是从柏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在1896年发现铀矿放射现象开始的。经过若干年的研究.居里夫人(M.Curie,1867—1934)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P.Curie,1859—1906)一起,证明了钋也具有天然放射性质。这些工作奠定了原子物理和化学的开端,因此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一起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为了获得新的放射性元素,居里夫妇在极其简陋的屋子里,经过4年的繁重劳动和实验,从数吨沥青矿残渣中提炼出微量的氯化镭,并分离出了镭,研究了它的性质。由于这一重大发现,居里夫人又荣获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她是世界上仅有的3个两次诺92尔奖获得者之一,也是唯一的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由于她对放射性元素发现的重大贡献,她曾获得10多次科学奖金,16次获得奖章,获得各种荣誉职衔107个。她曾有一句名言:“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而不应该注意人。”因为创造,她获得了极大的荣誉,但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由于放射性中毒,她于1934年早浙。
  ……

创造教育概论-(第三版) 作者简介

刘道玉,字叔嘉,男,1933年11月24日出生,湖北省枣阳市人,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教育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 1956年3月8日加入共产党,1957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化学系助教,先后晋升为讲师(1964)、副教授(1982)和教授(1985)。1962年1月,赴前苏联科学院攻读副博士学位研究生,曾担任留苏研究生学生会主席。 1966年4月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副教务长,1973年3月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1977—1979年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司长。1981年7月任武汉大学校长。在任校长期间,倡导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尊重学生的志趣与选择权,提倡自学,围绕着教育体制和教学制度,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学分制、主辅修制、转学制、插班生制、导师制、学术假制、贷学金制等,从而拉开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其教育改革举措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化学研究方面,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曾与人合作出版学术著作3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多篇论文获得优秀成果奖励。 在教育学研究方面,主要是研究高等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和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先后出版了12本著作,发表了300多篇文章,其中多部专著和论文获得一等奖。 自1 986年起,被选为第22和23届化学会理事,终生化学会会员。1978年当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全国第十届和第十二届党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共湖北省委第十和第十一届省委委员,武汉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1985年5月荣获法国总统最高荣誉勋章,1987年11月荣获日本东洋哲学学术研究奖章,1993年荣获英国剑桥名人中心颁发的20世纪银质功勋童。

创造教育概论-(第三版)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226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