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完美主义研究

  2020-05-14 00:00:00  

完美主义研究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完美主义的时代,我们随时可以发现各种各样完美主义:身材完美主义、容貌完美主义、爱情完美主义、人际关系的完美主义、成绩完美主义、择校完美主义、法规制定的完美主义、绩效考核的完美主义、商品的完美主义、学历完美主义、健康完美主义、品行完美主义、成就完美主义……
本书是心理学理论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对完美主义心理现象的理论分析以及作者近十年来主持的完美主义实证研究项目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作者试图把科学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社会科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及思辨的方法结合起来,全面地探究完美主义心理。

完美主义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心理学理论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对完美主义心理现象的理论分析以及作者近十年来主持的完美主义实证研究项目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作者试图把科学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社会科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及思辨的方法结合起来,全面地探究完美主义心理。本书面向的主要读者是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心理学研究者。但是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对于心理咨询工作者和一般的读者也有可读性。
    本书是国内完美主义研究领域**部学术专著,书中提出了人类不完美感的发展阶段理论、完美动机的四模式理论、动机叠加理论、儒家文化与完美主义的关系理论等富有创新性的观点。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了解到:什么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哪些表现特点,完美主义的发生规律,完美主义对个人生活、社会文化和组织管理的影响,以及针对完美主义的心理咨询方法。

完美主义研究 目录

导论
**篇 理论篇
完美主义:一个概念的剖析
完美主义研究综述
第二篇 质的研究
中国研究生的完美主义倾向
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个案研究
消极完美主义者人格特征的质性研究
完美主义与基督教信仰
第三篇 完美主义的问卷测量
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消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
消极完美主义问卷在高中生人群中的应用
第四篇 定量研究

完美主义研究 节选

《完美主义研究》是心理学理论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对完美主义心理现象的理论分析以及作者近十年来主持的完美主义实证研究项目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作者试图把科学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社会科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及思辨的方法结合起来,全面地探究完美主义心理。《完美主义研究》面向的主要读者是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心理学研究者。但是《完美主义研究》的大部分内容对于心理咨询工作者和一般的读者也有可读性。《完美主义研究》是国内完美主义研究领域**部学术专著,书中提出了人类不完美感的发展阶段理论、完美动机的四模式理论、动机叠加理论、儒家文化与完美主义的关系理论等富有创新性的观点。通过阅读《完美主义研究》,读者能够了解到:什么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哪些表现特点,完美主义的发生规律,完美主义对个人生活、社会文化和组织管理的影响,以及针对完美主义的心理咨询方法。《完美主义研究》分成五篇。**篇,理论篇,系统分析了完美主义心理的发生、发展和特点,完美主义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完美主义研究的历史渊源。第二篇,质的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研究报告。第三篇,完美主义的问卷测量,为作者编制、修订的用于定量测量完美主义这个概念的心理测量工具。第四篇,定量研究,作者及其指导的学生完成的完美主义定量研究报告。第五篇,完美主义的感受分析咨询,作者在本篇系统介绍了自己设计的一种针对完美主义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另外,《完美主义研究》还收录了作者修订编制的各种完美主义问卷及其使用手册。希望通过这部著作,向读者展示完美主义研究的成果,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工作。

完美主义研究 相关资料

插图:3完美主义的成因多数完美主义的研究者认为完美主义是习得的,主要来自童年期与父母的互动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是造成子女完美主义的重要原因,例如,父母对子女的过分干涉保护、父母表扬不一致、父母所持的成就目标、惩罚严厉及冷漠拒绝等,都可能成为神经质的完美主义的促成因素。訾非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温暖理解的教育方式,可能有助于子女的完美主义的适应性维度(条理性)的发展,而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过度干涉等方式,则不能促进这方面的发展;父母过度保护和干涉子女,会让他们变得怕犯错误。国外的心理学家基于完美主义的研究及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五种完美主义的发展模型。社会期望模型认为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是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该理论主要来自于罗杰斯的价值条件作用。罗杰斯提出,不能满足父母期望的儿童,会体验到慢性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会导致他们对强加于自身的高标准感到无能为力,有条件的自我价值感,即,把自我的价值与自我能够达到的目标与标准相联系,会强化无助感的发展。社会学习模型认为儿童的完美主义倾向是通过模仿父母而发展起来的,儿童会把父母当成是完美的标准,并努力去学习和模仿。在这种家庭模式中,父母对于子女过分严厉,但从本质上讲他们是爱子女的。而社会反应模型则认为儿童的完美主义是对严酷环境条件或者逆境的社会反应。由于父母对子女充满敌意,子女极度的缺乏爱与温暖,他们对这种环境的应对机制是尽可能让自己变得完美。焦虑抚养模型则认为父母对于错误的极度关注以及对子女的过分保护会诱导子女的对错误的过分担心、对缺点的过度在意等完美主义倾向。整合模型认为,父母因素、儿童因素、环境压力以及内化、外化和拒绝这四种因素间的不同组合和交互影响,成为完美主义形成的心理机制。这五种完美主义发展模型都以早期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其形成机制,研究者们试图把模型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符合现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

完美主义研究 作者简介

訾非,男,1970年11月生,安徽滁州市人。2003年毕业于佐治亚大学教育心理系托兰斯创造力和资优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03年5月一2005年5月为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后。现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与表达性心理治疗,在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做出了长期的努力,探索建立了针对完美主义和强迫性人格的感受分析咨询模式。马敏,女,1984年6月生,山西大同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二级),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完美主义人格及青少年心理问题。

完美主义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sh1/202005/2260906.html